一提中國傳統文化,專家共識首推孔子。確實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影響的思想家,但孔子的影響主要是在封建社會。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孔子學說束縛中國幾千年,對中國人民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孔子的影響主要是統治者吹捧起來的偉大,導師說“孔學名高實秕糠”是非常精辟論斷。
把孔子塑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化身,進而提出復興國學的漂亮口號,將儒學和西學披上馬克思主義的漂亮外衣進行有機包裝,就能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應該是許多專家的一廂情愿。如果這樣的話,那么袁世凱、蔣介石、慈禧都可以代表那時的先進文化了。他們也都提倡尊孔讀經,蔣介石還將孔子的生日定為國家紀念日。
不要以為外國人喜歡孔子,孔子就成了中國的“文化名片”了。當年日本人也是提倡中國尊孔的,也非常喜歡孔子,但就是這個在中國尊孔的小日本讓中國差點亡國滅種。現在在世界上建立些孔子學院,就覺得孔子走向世界,外國因孔子而喜歡中國了。只有象驢一樣笨的人才會那樣認為。離開了人民的支持,就是到火星也沒用。
有些人將當今出現的“社會上信用缺失、物欲橫流、價值紊亂等等弊端”歸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是很滑稽的。民國出了多少國學大師,現在專家們羨慕的民國范,有幾人做到救民于水火,挽大廈于將傾了?近幾十多年和國際強力接軌,將以導師思想為代表的,集人類文化之大成的紅色文化束之高擱,崇洋媚外心理讓西方文化成為主流,這才是當今社會出現信仰危機的根本所在。孔子挽救不了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危局,也彌補不了今日之信仰迷失。
其實復興國學是個偽命題,玩尊孔這樣的游戲,不過是溫水煮青蛙式的老套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間也。”從國學的意義上來說,導師思想是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最科學的本土化馬克思主義,是儒釋道集大成者。不提導師思想,而唯獨提那個生前如喪家之犬一事無成的孔子思想,只能是復古,復興不了國學。
袁世凱尊孔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被倒袁風潮搞得暴病而亡,蔣介石尊孔也不能挽救蔣家王朝敗退臺灣茍延殘喘的凄涼。現在在西化意識充斥學界,顏色革命風起云涌,許多國家炮火連天,國內各種矛盾逐步激化。在這種大背景下,有專家想學袁世凱和蔣介石,想用孔夫子來贏得民眾支持,贏得世界尊重,無異是南轅北轍、天真兒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