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寧:匡復中華道義 思想,要想拉權力清單先正其心
長期以來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侵襲,中國人不言說道義而言說利益。動不動就想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道義思想追求的利益合理化。追求價值是西方人的思想,中國人追求的不是價值是道義。即價值的合理性。
早前我就說過大肆宣揚“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的思想是既不知有道,也不知有德。所以說大肆宣揚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不能太缺德。因為在人的生活中法律明令禁止的僅是給人的行為準則畫的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人行為規范的最低標準。是他律而非人的自律——自我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什么該干,什么不該干,不是依靠多如牛毛的法律的他律來實現。因為在嚴密的法律也是大框架而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如剛在微博上看一個用餐廳的餐具喂寵物狗的小視頻。這好像是法無禁止啊,也不可為。必須遭到譴責。
從貓論流行開始,到現實是各行各業人們追求利益不擇手段。賣地財政的公務員自肥,教育醫療亂象。更有甚者:如吳亦凡粉絲救援團怪像。這些人只講偏愛私愛。完全不顧道義!
天下之亂皆因私爭而起。只要是爭私.私爭必然造成天下動蕩。所以中國的圣賢政治思想不是用細的不能再細,多如牛毛的法律去規制人的行為。而是通過率先垂范的教育感化使人的行為達到自律。達到天下和睦的方法叫“一人興仁,天下歸仁”。這種方法被后人形容為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現在一些人口口聲聲的簡政放權是古人形容的垂衣裳而治天下嗎?不是。因為這些人缺少道之思想,德之思想。所以防止公權力濫用的方法不是簡單靠什么法律而是用道.德之思想把人的行為引向正道。
在法治思想之下,誰有拉權力清單的權力?不是政府自己。政府有什么職能都是國家憲法賦予的。所以說作為政府而言沒有權力給自己轉變什么職能。也沒有超越憲法給自己拉權力清單的權力。政府需要做的是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能。雖然我沒去過中南海,但我知道那里面有塊為人民服務的牌子。為人民服務是憲法賦予人民政府的職責,也是人民政府一切行為的精神指導。怎樣為人民服務需要清單嗎?能拉的出來清單嗎?世界是一個無時無刻都在運動變化的世界。所以需要人民政府在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法律精神下主動有為的去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拉什么權力清單。
既然為人民服務的清單拉不清就需要用權者用權有道。而小人們無論是攬權還是放權都不能體現用權有道。在今天而言,不提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放權實質就是篡權,與亂權。因為所謂的放權給所謂的市場是給誰?是給資本家奴役人民的權力,篡奪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力。比如這些以管理者自居的人言說簡政放權,我們說你就把稅務局這個政簡了不就得了。你把稅收這個權力放了行嗎?這些人肯定不答應。因為稅收就是這些以管理者自居的人的權力利潤,生存來源。他們就是要在資本投資的利益里分得一杯羹。
現在有人說:中國治理資本沒有建立底層邏輯。所以在此就說說中國治理資本的邏輯。換用中國古語,中國治理資本不是依靠邏輯而是依靠道。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中國治理資本就是維護社會正義。
不是讓市場而是應該讓人民意志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人分地域而居,物分地域而產。市場本來作用不是決定資源配置,而是實現資源交換。而有這樣才能互通有無,更好的豐富人民生活。市場的主體是人,也沒有離開人的市場。根本就沒有什么一個看不見的神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究竟是誰在起作用?所以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一個神化市場的,因果都搞反了的混賬話。
天命尚在人為。所以說根本就不存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而非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人是想要誰的意志在資源分配(財富分配)中起決定作用呢?他們的意思還是以資為本,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資本人說了算。有錢人說了算,有財說了算。而不是有道之人說了算,有德之人說了算。所以說所謂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只能是讓“資本人”的意志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以住房市場為例,我們需要一個有為的政府,而不是需要一個無為的政府。政府需要建立和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證人們的住房需求而不是放任助長投機需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把投機需求當做正常的市場需求就大錯特錯。因為一旦把住房的投機投資利益需求當成市場需求,就是把全國的土地都蓋成房子也滿足不了這種利益需求。不能實現居者有其屋。所以說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就是維護居者有其屋的天然正義。而不是多投機需求無所作為。如此政府才叫用權有道。人類意志不可能違背自然意志,人類意志要服從自然規律。所以中華文化里對為政者要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今天看來小人們無論是攬權還是放權都不能體現用權有道.人類意志不可能違背自然意志,人類意志要服從自然規律。所以中華文化里對為政者要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今天看來小人們無論是攬權還是放權都不能體現用權有道.
所以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絕對錯誤的提法。市場的作用在于實現資源交換而不是資源配置。具體怎樣交換合理地配置資源要體現人民大眾意志。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讓人民意志在管理國家中起決定作用。為政者在管理市場,管理國家當中的的個人意志必須體現與符合人民意志。
什么是市場經濟?在沒有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之前,五千年來中國沒有市場嗎?沒有經濟嗎?有,有人類生活就必然有勞動,有了勞動生產就必然有經濟。存在勞動的交換,就必然有市場。而中國人為什么五千年來,不會把市場奉若神明呢?
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里認為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萬物生之有時,故用之不可無度。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信奉資源的市場的配置。難道自由市場經濟能解決人類的環境污染,資源危機?今天我們的建設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就是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泛濫,唯利是圖造成的。
有的時候我就非常氣憤,天下無事的時候,那些市場經濟的巫婆神漢們出來忽悠,而一有個災難,他們就都死魚閉氣了。旱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沒見一個市場經濟學家出來,用自由市場經濟忽悠一番。那時我就主張:如水災的時候,我們應該學學西門豹治鄴。扔幾個自由經濟學家到水里去。我就不信,他們萬能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就治不了水。
經濟學作為人類的一門學問必須要考慮兩個重要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而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很顯然在考慮這兩個關系上建立學說。他們不過是在以經濟人假說前提下建立起來的一門學說。把人單純的看成經濟動物來研究。所謂的供求關系的市場運行機制不過是建立在利益驅動之上。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就是新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本質。
造就市場迷信者不懂立人之道曰仁.義,眼里只有利,而沒有義。中國人講仁義,仁即二人.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與人相處抱有"仁"的態度.
仁是什么?打個比喻,如果把人們生存的世界比做一個大屋子,仁的前提是個人不能私自占有這間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給別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間,不能獨占,就叫仁。即懷“仁”的態度處世。仁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
義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尋物之利時要利取中道是為義。不仁不義就是自私自利了。義是什么?義是利取中道。在這間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個人使用的空間。原始人類共同圍獵,共同享用圍獵成果,自然資源在一個部族中是公有的。人類的社會化生產也要求社會化生產的財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會化生產的財富用于每個人的生活。
自由經濟學家們天天口里,市場呀,政府呀,如何如何的胡鼓搗一番。他都沒搞明白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不明白:市場也好政府也好都是人在其中活動。西方資本主義想要的是資本肆意而為。讓政府充當守夜人。為其服務。而政府出現的意義就是人類社會各種組織中最終為社會穩定負總責任的政治組織。政府正也,正之所出。所以說政府是駕馭市場的。
市場需求本質是人的需求。而一個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必須要一個以義為利的政府才能穩定。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市場的運動名以上是供求關系,本質上是利益關系,利益驅動。而少了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的政府國家天下就會亂了套。如農業是基礎產業??赊r業生產利潤少,如果依任市場的所謂調節,放縱市場的趨利,就是土地撂荒。沒人去生產糧食。真輪到物以稀為貴的糧食少了,出現了糧荒,糧價上漲再去種糧就來不及了。那是會出饑荒的。
總的來***的改革三十年來以市場論者占主角。然而在此不得不說,這些占據改革主角的市場論者都是窩囊廢。因為他們除了迷信“一只看不見的手”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也不會做。前有“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后又“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如果你們沒辦法總是死路一條,總是難以為繼的話,就最好有自知之明。無德無才你占據那個位置干什么?中國有十三億人,有德有才之人大有人在。叫你們改革你們不會順從人民的意愿,順從人民的意愿,你們就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順從你們改革的私愿就行了?
同樣是提倡競爭,從前毛澤東有句名言——“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毛澤東深悉辨證之道。認為公是相對于私來說的,私是相對于公來說的。個人是集體的一部分,集體利益增加了,個人利益也隨著改善了。不能搞成公私對立。人不僅是為了個人,也是為了集體,為了子孫后代,為了社會.人類的前途而努力奮斗。
但通過三十多年來對吳敬璉們的市場從理論到實踐觀察,造成的問題如:食品安全問題.資源的濫采濫掘.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吳敬璉們的市場經濟已經把中國帶入了一個互坑時代。“今天你用毒大米毒饅頭坑我,明天我用毒火鍋毒膠囊坑你。為了錢財殺雞取卵自相殘殺,哪管道德良知和什么未來!坑吧,全坑死了拉倒,咱們都一鍋毒水煮了下地獄,誰都別想跑!”
在此我們要問:“同樣是提倡競爭,為什么你吳敬璉們的市場競爭不會力爭上游,只會力爭下流呢???因為吳敬璉們不懂辨證法只會造成利益的對立。
整天拿個虛頭巴腦的概念市場呀,政府呀,搗鼓來搗鼓去??赡銈兺浟苏皇莻€虛構概念,政府也是人在工作運轉。市場也不是空無的,市場里面也是人在活動。市場需求本質是人的需求。難道說你政府里面的人,拿著人民給的工資,吃著人民的俸祿,你政府里面的人干不好事情?而市場里面的人就干的好事情?那要你在政府里面,拿著人民的給的工資干什么?改革到了要破除市場論迷信,自由市場論沒有市場的時候了。改革到了匡復社會正義的時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