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就是這樣,春節一來,大家各自回故鄉陪父母親過年,春節過后,北京的朋友才有機會見面聊天吃飯,以彌補春節沒有見面的缺憾。
這幾天,參加了好幾次朋友聚會,飯桌上都要爭論朝鮮問題。有主張通過嚴厲制裁迫使朝鮮棄核的,也有認為朝鮮棄核已無可能,應順勢而為,默認朝鮮的核國家地位以打破僵局的。雖然雙方觀點嚴重對立,但大家一個共同的看法是,朝鮮問題已經積重難返,頗為棘手。
我這里并不想談如何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我只是想說:朝鮮半島核問題之所以變成目前這種寬嚴皆誤,進退兩難的局面,從我們自己方面找原因,確實和中國在近三十多年來采取了一種首鼠兩端的半島政策有關:一方面不愿朝鮮半島核武化,另一方又不愿公開申明對朝鮮的安全義務。瞻前顧后,患得患失,結果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近三十多年的對朝政策,是整個外交政策的一個縮影??偟膩碚f,毛主席去世之后,中國在國際上逐漸變得不敢擔當了,在國際關系中采取了要么不粘鍋,要么片面追隨美國的政策,這不僅損害了中國自身的國際形象,也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同時還是國際關系倒退的一個重要原因。
普京的俄羅斯,在這方面做的就比我們好——比如俄羅斯對敘利亞問題的仗義執言與武裝介入——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座村莊,也許可以說,俄羅斯是村里的爺們,雖然比較窮,但還是敢打抱不平的。中國則是一膽小富戶,村里有不平事生怕沾包,躲的遠遠的,有錢只肯討好村子西頭名叫山姆的惡霸。
目前國內有一種輿論認為,在國際關系中只須考慮利益,無須考慮道義,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豈不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時下中國在國際上,最缺的就是一個道義形象,而只有自私怕事,唯利是圖的形象。和許多網友自鳴得意的想象相反,犬儒外交并不利于中國的國家利益,因為你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中國在國際上的犬儒主義是國內貓論及各種唯利是圖政策的一種折射。從文化的角度看,這是小農意識左右了外交政策的結果。
中國自秦漢以來,即為小農大國,小富即安,膽小怕事,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和世俗理性,斤斤計較成為華夏民族的潛意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單獨看并無問題,尤其是當周邊都是落后的戎狄蠻夷時更是這樣。但西方工業文明來襲后其弊端就非常明顯,所以才有了五四新文化運動。
從文化的角度看,新中國前三十年的主流文化體現了五四新文化/革命文化的傳統,新中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種得理不讓人的國家性格以及對“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歷史潮流的順應與支持,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不僅凜然不可侵犯,而且獲得廣泛尊重,“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誰敢當兒戲?
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還是過于深厚了,新文化/革命文化激起了強烈的排異反應,包括反右和文革,庶幾都可以說是這種排異反應的一種表現。而改革開放從小崗村開始并以包產到戶為象征絕不是偶然的,這標志著以小農意識為內核的傳統文化對五四新文化的勝利,今天甚囂塵上的祭孔讀經運動,就是這一勝利的邏輯結果。
有人說,改開以來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這是皮相之論。對西方文化只學到了皮毛,還有一些消費主義、性解放之類的文化垃圾,小農意識才是在骨子里的。
所以近三十多年,無論內政外交,均不過是小農意識重新占據主流罷了。農村不用說,城市國企改革汲汲于“產權”,其背后的想象也無非是小農會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盡責,完全忽略了現代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是高度分離的。張維迎、吳敬璉是現代經濟學家嗎?不是,他們是小農經濟學家。他們的想象力從來沒有超過小農的視野。
外交就更是這樣了,韜光養晦,決不當頭的外交政策就是小農意識占主導的外交政策,骨子里是想在國際社會里當順民,但你當順民就沒人欺負你了嗎?顯然不是。大清國、民國都是順民,結果割地賠款,永無止境,首都南京被屠城。新中國的前三十年是美蘇眼中的“刁民”,結果卻是尼克松訪華和中國被“抬進”聯合國。
越是順民越是容易被欺負,人家就是要欺負順民,因為順民遭遇不平唾面自干,欺負順民成本最低。意大利的小偷、美國的黑人流氓、俄羅斯的警察等等都喜歡欺負中國人,為什么呢?膽小怕事,篤信破財免災。
拋棄小農意識,重建剛健有力、科學理性的新文化,這才是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新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當然,是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集東西方優秀文化之大成,剛健有力,朝氣蓬勃,既有終極關懷也有現實的人生指南,最應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核心,也最能使中華民族一新其精神面貌,憑借毛澤東思想,中國不僅足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可以為人類找出一條通向光明未來的道路。
本文首發作者微信公眾號“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