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百度新知邀請了幾次,讓我給寫點東西,終于在五四到來前夕寫了一段。
北京中山公園位于天安門西側,現在人們到這里游覽,可以看到一個四柱三間三樓的牌坊,上寫“保衛和平”四字。這個牌坊在111年以前由清政府建造,歷時一年半左右建造完成。它的經歷濃縮了一段中國近代歷史,與五四運動也有著深刻的關聯。
“保衛和平”牌坊的來歷與八國聯軍有關。西歷1900年,因中國民眾組織義和團反抗西方列強的凌辱,列強計劃向中國派軍隊鎮壓。德國當時是列強的后起之秀,國家實力增長迅速,但在全世界掠奪殖民地方面不如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因此,派兵鎮壓中國農民義和團的愛國運動,德國最積極,它希望借此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利益。當時德國駐中國的公使克林德在駐北京的列強外交使團會議上明確地宣稱:“瓜分中國的時機已到”,八國聯軍總司令也由德國陸軍元帥瓦德西擔任。當年6月10日,八國聯軍在大沽登陸,17日占領天津大沽口炮臺。此時,八國聯軍還未到北京,但北京城里已處于戰爭狀態。
在此之前,時任德國公使克林德已多次指揮使館內的德國水兵抓捕和殺害中國士兵和義和團民50多人。17日,八國聯軍占領大沽炮臺后,19日,清政府向各國宣戰,并通知各國使臣及家屬在24小時內離開北京,中國對各國使館不再保護。當晚,各國公使商議,要求清政府允許他們暫緩離京,并要求清政府在第二天上午9點答復。第二天,即1900年6月20日上午,9點不到,克林德便迫不及待地攜槍乘轎前往總理衙門,隨行的還有翻譯官和幾名德國士兵。走到東單西總布胡同口時,遇到清朝神機營章京恩海率幾十名部下巡邏。恩海見洋人前行,便命令停轎。此時,克林德在轎內首先開槍,恩海即刻還擊,克林德中彈被擊斃,其他隨行人員逃散。此即為“克林德事件”。
8月中旬,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慈禧太后、光緒等逃亡西安,命李鴻章與洋人談判。清政府的無能是不容置疑的,但列強即八國聯軍的蠻橫也是確切的。為了息事寧人,10月,清政府同意派重臣護送克林德靈柩回德國,并向德國政府道歉。清政府還答應在克林德“遇害”處建一個紀念牌坊。此大理石牌坊于西歷1901年6月動工,于西歷1903年1月完工,當時被稱為“克林德碑”,北京民眾稱之為“石頭牌坊”,立在東單西總布胡同口。在這一事件中,經日本人揭發,八國聯軍抓住了當時擊斃克林德的恩海,在事發地點將恩海處死。
“克林德碑”樹立后,世界和中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位于天安門西側的中山公園從明朝起就是皇家的“社稷壇”,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西歷1914年10月10日,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此皇家禁地對公眾開放,當時稱為“中央公園”。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年為了搶奪中國這塊肥肉,英、法、德、美、俄、日、意、奧八國曾經是站在同一條戰壕里的戰友。把中國搶光之后,看看世界上沒什么可搶了,它們轉眼就彼此搶劫、互相廝殺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成為當時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野蠻、最血腥的戰爭,現在看來,它空前但不絕后。
西歷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中國成為戰勝國。西歷1918年11月13日,歡欣鼓舞的中國人將位于東單的“克林德碑”拆毀,以洗刷這一恥辱。當天,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在天安門發表演講說:“現在世界大戰爭的結果,協約國占了勝利,定要把國際間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義都消滅了,用光明主義來代他。” 蔡元培還說:“生物進化,恃互助不恃強權。此次大戰,德國是強權論代表。協約國互助協商,抵抗德國,是互助論的代表。德國失敗了,協約國勝利了,此后人人都信仰互助論,排斥強權論了。”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文稱:德國當年來革中國皇帝的命,如今德國被協約國打敗,“我們中國人也乘勢將這塊克林德碑拆毀,大家都喜歡的了不得,都以為這塊國恥的紀念碑已經拆毀,好不痛快!在我看來,這塊碑實拆得多事。因為這塊碑是義和拳鬧出來的,不久義和拳又要鬧事,鬧出事來,又要請各國聯軍來我們中華大國朝賀一次,那時要設立的石碑,恐怕還不只一處,此時急忙拆毀這一塊克林德碑,豈非多事?”
西歷1919年初,原先堆放在東單北大街的“克林德碑”散件被運往“中央公園”,重新組裝樹立。碑上原先用拉丁文、德文、中文鐫刻的紀念克林德的文字被鏟除,由當時的國務總理錢能訓撰寫“公理戰勝”四個字,刻在碑上。從此,此碑也被稱為“公理戰勝坊”。由于在推倒“克林德碑”的過程中,有些部件受損,因此,重新樹立的“公理戰勝坊”沒有完全按照過去的形制。原先的“克林德碑”上有七脊飛檐,恢復后的只有三脊,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事實證明,當時的中國人包括蔡元培在內,想得太天真了。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列強的一次分贓大會,隨著巴黎和會的進程,中國人突然發現,公理并沒有戰勝強權。蔡元培所說的國際間“信仰互助,排斥強權”只是一廂情愿。中國作為戰勝國,原先被德國占據的青島居然不能收回,反而要交給日本。由此,直接促使了五四運動的爆發。現在看來,陳獨秀當時在逆向種族主義思想指導下的看法也太悲觀了。中國人民從此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西方世界的一個野蠻邏輯,打不過就沒有公理可言。要戰勝強權,不僅僅需要公理,還需要力量。而戰勝西方強權,只有靠陳獨秀看不起的中國民眾,而非陳獨秀這樣舞文弄墨的少數精英。
西歷1928年,天安門西側的中央公園正式改稱中山公園。西歷1949年10月,經歷了無數先烈的浴血奮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人終于又可以獨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運。西歷1952年,為了表彰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中的豐功偉績,新中國政府決定將“公理戰勝”坊改名為“保衛和平”坊,這一牌坊上現在“保衛和平”四個字由郭沫若題寫。它向中國人宣示了一個近代史上顛撲不破的真理——世界公理必須要用實力來保衛!沒有實力,光靠嘴巴喊喊書本上的大道理,公理不會實現,和平不會實現!至今,這個真理依然應被中國人牢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