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兩個傳統 鍛造核心價值
——關于中國社會主流文化的思考(二)
■ 《環球財經》編委 摩羅
近代中國積累下兩個重大命題。第一,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持續掠奪,嚴重破壞著中國的國家主權。第二,西方殖民者嚴重破壞著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使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階級分化和階級壓迫,依附于西方掠奪者的買辦階級日漸壯大,成為西方殖民者掠奪中國勞動者的代理人,廣大底層民眾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要想拯救中國,就必須解決上述兩個時代命題。帝國主義給中國造成的這兩種破壞,與中國人自古以來信奉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觀念嚴重抵觸。帝國主義與中國的矛盾,不僅體現在政治壓迫、經濟掠奪、產業控制、種族歧視上,而且體現在精神文化的深層結構上。具有深厚文化傳統的中華民族,不可能長久忍受這種由政治到經濟到文化的全方位摧毀。而在當時,要尋找怎樣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這個民族,是非常需要政治智慧和文化智慧的。
革命文化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和諧
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時,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切斷了命脈。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指導思想頗不現實。于是,中國共產黨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找到了對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和殖民掠奪制度進行徹底批判的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
近代以來,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目標,中國優秀兒女從西方社會引進了無數新鮮思想,為什么最后只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并指導中華兒女成功地造出一個新的中國和新的世界?就因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核心價值方面神髓相通。老一輩共產黨人在中國最為危難的關頭挺身而出,就是要將中華民族從地獄中拯救出來,走上一條獨立、平等、繁榮、富裕的發展之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和諧。馬克思主義雖然以階級斗爭學說號召全世界受壓迫階級起來革命,但是這種階級斗爭學說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僅僅是作為手段而存在的。馬克思主義的終極目的是建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共產主義社會,其核心價值觀始終是公平、正義、和諧。
這種核心價值觀與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天然契合。所以中國共產黨人是以中國古老文化傳統的深層結構為基礎,來理解、接納、融合馬克思主義精髓的。在老一輩共產黨人漫長的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革命文化,既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而催生的果實,也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傳統在反抗殖民統治和買辦統治的政治實踐中自然誕生的果實。也就是說,中國革命文化不只是受益于馬克思主義,也同樣受益于中國五千年文化傳統。
什么是當今中國的主流文化?
《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一文既認可了當下中國“多元一體、多樣共生”文化格局的正當性、合理性,又突出強調了堅持主流文化的必要性。什么是當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我們需要作出什么樣的努力才能讓“社會主義主流文化”與時俱進地發展和壯大?
筆者認為,當今我們在文化上的中心命題就是: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相結合,以此鍛造出能夠指引中華民族復興與崛起,指導未來國際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謀求中國的民族解放、階級平等,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第一步結合而造就的成果。經過六十多年艱苦卓絕的社會變革和經濟建設,我們已經是國際社會具有獨特發展模式、獨特政治經驗、獨特價值立場的大國。我們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力日漸提高。在可以預期的未來,我們所奉行的文化立場、文化價值和文化精神,發揮效用的地理范圍和政治范圍將會越來越大。
革命戰爭年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的第一步結合,鍛造出了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革命文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步結合,將會鍛造出幫助國際社會走向公平、正義、和諧相處的“大同文化”——這就是我們所要尋找和鍛造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步結合”
任何社會變革和文化創造,都必須承認現實、尊重傳統。支撐今天中國社會運轉的基本文化資源和意識形態框架,就是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和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百年革命文化,在我們今天的語境中討論文化建設問題,如果既不談馬克思主義和革命文化,又不談中國傳統文化,那就沒有進行文化建設的現實基礎和基本資源。
隨著世界大勢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的壓榨、掠奪、血腥、屠戮,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換新的形式,以所謂全球化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如果得不到新的文化資源、思想資源的補充和支持,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可能遭遇理論困難。馬克思主義作為誕生于西方文明內部的一種極具批判性的異質思想,需要從西方文明之外得到其他文化的補充和支持,才有可能適用于更為廣泛的文化空間和地理范圍,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壯大,才能在不同的時空語境中發揮更好的效用。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資源達到深度融合時,意味著社會主義理想擁有了真正相輔相成的文化土壤和社會土壤。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事業,從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中獲得了思想溝通和價值支持,而前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者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與此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創造了輝煌成就,同時也越來越嚴重地面臨著一些致命問題。比如,政治上以強凌弱,經濟上強國一直掠奪弱國,資源上竭澤而漁,世界觀上以人力逆天意,人性觀上無限膨脹欲望,大氣和地球遭遇嚴重破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因此受到威脅。
必須有一種歷史深厚、資源廣泛并且具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和強大的民族作為承載者的異質文化挺身而出,既能接受西方文化的優秀因素,又能制約西方文化自我毀滅的某些方面。當今世界,具有這種文化資源、精神力量和強大承載者的文化,惟有中華。
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西方的病,需要東方的藥來醫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第二步結合,以此作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這既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也是我們對全世界實現公平、正義、和諧的價值目標所負有的使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