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世界民族之中最偉大的民族之一,在于她繼承和發揚了人類“性本善”的文化,創造了“象形文字”。學過人類發展史的人們都不會忘記,人既是良性動物,又是高級動物。我們說人是良性動物,是因為人天生就善良,她是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而生活,而不是依靠殘暴的力量而生活;她是依靠群體的力量而生存,而不是依靠個體的兇猛而生存。因此,中國的《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 之初,性本善”,這是人類區別于任何動物的地方,也是人類成為高級動物的關鍵所在。從“進化論”我們得知,人是依靠“前肢”的長期活動,使自己的“前肢”演變成“雙手”,使自己從“類人猿” 演變成“人”。人又憑借自己的“雙手”不斷地勞動,創造了勞動工具,創造了語言,創造了思維,創造了文字,創造了人類文明。在那個兇禽猛獸當道,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里,人類屬于最無攻擊力的弱勢群體。弱勢群體的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是依靠群體的力量和智慧戰勝了兇禽猛獸,戰勝了自然界,改造了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是“人性”戰勝“獸性”的光輝歷史,也是善良戰勝邪惡,群體戰勝個體的歷史。
中華民族創造的“象形文字”,有著人性“性本善”的偉大內涵。中國的文字把世界上萬千動物歸納為四大類:四條腿的動物叫獸類,歸為“犬”字旁,“獸”者,上下都是嘴的“犬”也,它們依靠弱肉強食而生,天性殘暴;兩條腿的動物叫禽類,歸為“鳥”字旁,它們依靠適宜的環境而活,候鳥就是禽類的代表;多腿和無腿的動物,歸為“蟲”字旁,它們隨氣候的改變而變化自己的生存方式,冬眠就是這類動物的特征。而群體而生的蟲類,如螞蟻、蜜蜂,它們依靠自己的有組織和勤勞而生存,所以不受氣候的限制;水中生活的動物,歸為“魚”字旁,它們依靠以大欺小而存,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嚇”,就是魚的生存方式。唯“人”和“羊”獨立成為一類,不歸屬于任何動物群體。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文字時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個人的看法是,動物界之中唯“人”和“羊”既是最弱勢群體,又是最善良動物。“人”字的筆畫最簡單,只有一撇一捺,但她卻最高大。人字加一橫為“大”,大字加一橫為“天”,所以“人”是頂天立地的動物。而“羊”字既簡單又正直,頭上有兩只角,四條腿和一條尾巴,兩只角沒有如何攻擊力,形同擺設。我們的祖先在創造“人”和“羊”字時,還考慮到“人”和“羊”都屬于群體動物,他們離開了群體就無法生存(人飼養的羊除外)我想問一下,即使是現代文明社會,誰敢說一聲他離開社會獨自能生活下去?我想他一個人生活,不是被餓死也得病死。“羊”的特性更是善良而且軟弱,規規矩矩吃草為生,既不敢與異類相斗,也極少與同類相爭,具有“君子”的風度,羊群是動物界真正做到“和諧”的動物。這可能是中國文字中的“群”字為什么要用君子的“君”字與“羊”字合成之故,也是中國人為什么把老百姓稱之為“群眾”的原因。群眾么,唯一的希望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他們既不去傷害他人,也不愿被他人傷害。所以,“群眾”他們雖然屬于弱勢群體,但是他們生性善良。
善良的“良”字一旦與獸類的“犬” 字旁相結合,就成為一個“狼”字,善良就變成了邪惡,人性就變成了獸性。狼是動物界最狡猾、最殘忍的動物之一。所以,人們 才有“狼子野心” 之稱。人類自從出現剩余產品之后,人性的善良就開始滲透著獸性的殘暴。進入私有制社會之后,統治階級的人性就完全變成了獸性,他們信奉弱肉強食和優勝劣汰的野獸邏輯。奴隸主殺害奴隸天經地義,地主欺壓農民理所當然,資本家剝削工人合情合理。現代社會的精英們鼓吹的什么“價值觀”, 鼓吹的什么“市場經濟”,其本質就是鼓吹獸性,就是鼓吹優勝劣汰。他們把人說成是自私的動物,貪婪是人的本性,其目的就是妄圖用“人性惡”取代“人性善”。 私有制社會之所以把人類分為三六九等,社會出現貧富貴賤,說到底就是統治階級已經變成了野獸,他們憑借手中的權力稱王霸道,作威作福。所以《國際歌》里,才有“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血肉,一旦把它們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的歌詞,中國老百姓才把舊社會稱之為“人吃人的社會”。
我們說人是高級動物,高級就高級在她有思想。“思”者,人們“心上一塊田”也,這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條件;“想” 者,人們心上“有一個眼能看到的綠樹成蔭的環境”也。所以,人們的所謂的“思想”,其真正含義,就是人的心目中有一個生存的好條件和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這就是高級動物的追求和理想。然而,“資本”的貪婪本性,它在為社會精英“造福”的同時,也使人類的生存受到威脅;它在創造人類高度科學、文明的同時,也在為人類的毀滅創造了條件。因此,“資本”這個人們向往的東西,它比地球上任何兇禽猛獸都兇殘,它是社會萬惡之源,是人類走向滅亡的墳墓。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之所以成為人類向往的理想,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消滅人的獸性、恢復人的人性;制止人的貪婪欲望、是發揚人的奉獻精神的思想武器,是消滅社會萬惡之源,讓人類過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尊卑、沒有貧富的天下為公的生活,讓“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最后我用偉大領袖毛澤東的一句話為“人性”作詮釋:“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毫不理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53——654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