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中國當前的種種困境,必須明確毛澤東思想的道統問題
當前中國,除了祖國統一與領土爭端問題的困擾以外。各種思潮泛濫,也直接威脅到社會穩定。種種亂象之下,似乎找不到什么靈丹妙藥能夠徹底消除對內對外的種種矛盾。其實不然,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從建黨、立國的根本思想上去進行考慮。具體的說,就是必須明確毛澤東思想的道統問題,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之中。
一、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有利于民族精神的重塑。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道統已經根深蒂固,深深的影響著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每當國家的命運走到歷史的關頭的時候,民族精神就會起到聚集民心,振奮人心的作用。
近代以來,隨著我們國家在近代化的過程中,落后于世界的腳步而屢遭侵略。當時的先進人物從對時事的反思,進而引申到對思想的反思,而采取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發動了諸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以及后來的五四運動等。這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化這樣的歷史時期進行了林林種種的文化反思與探索。在這些人物與思想之中,比較優秀的有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思想。
因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客觀上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所以指導成立了中華民國,也因為三民主義的歷史局限性,從而被毛澤東思想所取代,而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兩者的思想至今都還在接受歷史的檢驗,但是無論三民主義還是毛澤東思想都是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這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是毛澤東思想,是在近代化這樣的歷史進程中,繼承三民主義,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道統。這也都是不容置疑的。
在經歷建國后的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之后,人民的思想已經變得混亂與虛無。更為可怕的是在經歷百年貧窮落后之后,人民對于經濟的渴求過于追求,從而形成與對思想文化的追求方面的畸形格局。雖然黨和政府也一直是強調精神文明的建設,但是這種對文化的注重遠遠擋不住人民對經濟的過分追求。在犧牲道德、環境等種種底線,經濟發展到瓶頸階段,飲鴆止渴之后,社會上的大多數人,才痛定思痛,發展重塑民族精神的需要。
然而,要塑造與弘揚民族精神,要繼承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就必須厘清中國文化的道統問題。就必須明確當代的道統繼承與發揚者——毛澤東思想入手。只有這樣上溯到廣博的傳統文化中去的時候,才能不至于發生思想偏頗的問題。才能真正重塑民族精神,只有重塑民族精神,才能再次聚集民心,振奮人心。
二、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有理于社會的穩定。
當前社會思想混亂,各種思潮泛濫,沉渣泛起,導致社會矛盾在不斷的集聚發酵,直接威脅到社會的穩定。雖然黨和政府不斷增加維穩的力度與經費,但是要想清除各種錯誤思潮的片面影響,單靠抵制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因為這樣的處理的辦法不過是揚湯止沸,根本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要想解決當前社會的種種亂象,就必須正本清源,從源頭上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就必須將立國、治國思想進行重新的梳理、明確。就必須將毛澤東思想與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道統明確聯系起來,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之中。
只有弘揚我們傳統思想在當代新發展的產物——毛澤東思想。讓毛澤東的思想端正黨和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讓毛澤東思想引導人民,積極的去端正社會的風氣,去消弭各種有礙社會發展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
三、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有利于祖國的統一。
幾千年來,中國之所以在經歷了多次的分裂之后,始終能夠回歸到統一的歷史格局。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有著直接的聯系。在面臨統一的這一文化道統問題時,封建時代的各個王朝不可回避,代表資產階級的中華民國不可回避,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可回避。
然而維系這一統一格局的思想的,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一統的道統。任何號稱是中國人的人與政府都無可避免的要贊成與維護這一歷史潮流,任何人都不敢違背統一的歷史道德。在中華民國國號還在偏安一隅的時候,我們只有將自己納入傳統文化的道統之中,這樣中華民國無論是在名實方面,還是在道統方面都將是歷史的陪襯。
四、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有利于中國在亞洲的崛起。
歷史上中國之所以一直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這與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廣泛影響,決定著中國與世界的政治實力的對比。二戰后,隨著東亞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復興,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引導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開始重新影響整個東亞和整個亞洲。如果我們自己不去積極主動的以中華文化道統自居去引導東亞,乃至整個亞洲,我們將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喪失對亞洲的影響力與領導權。
因此中華民族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興,就必須厘清中華文化的道統,必須展示出道統繼承者與領導者的姿態。這樣更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崛起。
五、將毛澤東思想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有利于東西方的抗爭。
中西文化雖然在碰撞中進行交流與融合,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而產生的文化對抗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西方文化給中國文化傳統帶來的沖擊是不容忽視與不容忽略的。要保持中華文化道統的獨立性,就必須保持明確中華文化的道統問題。就必須扛起道統傳承者的大旗。
當前世界三大文化圈雖然各有優勢,但是文化之間的碰撞與沖擊一直在延續,如果我們不去積極的謀求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文化道統的領導權,不主動提出道統問題,不敢、不想做道統的傳承者,不敢與西方的文化相抗衡,我們必將被歷史所遺棄,那時候,東方的文化必將落后于世界,東方的國度,也將再次落后于世界。因此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東亞乃至東方文明,也從歷史因素的角度等待的中國的文化道統的明確與弘揚,而當前中國能有資格繼承文化道統的,只有毛澤東思想,別無選擇。
所以要謀求在東西文化對抗中的優勢,就必須明確毛澤東思想的文化道統問題。就必須將毛澤東思想重新進行闡述與發揚。
總之,當前無論的從文化角度,還是從社會穩定角度,還是從東西對抗角度,都必須將毛澤東思想進行重新的闡述,必須明確毛澤東細想的道統問題。這是人民的選擇,是文化自覺的選擇,更是歷史的選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