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針對“生病的人”,那么,每一個感冒患者的情況都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平時身體健康的人,恢復較快,不吃藥問題不大。但是,有些人平時就體弱,或者身體有其他問題,感冒很可能就是大問題,不吃藥恐怕不行。再比方說,小孩子感冒就不能像大人一樣對待。秋冬季受寒的感冒,與本人這幾天的“熱傷風”也不能一樣對待。中國人講“辨證”,就是要區別對待,要找準病因,對癥下藥。同樣都是感冒,不同的人所面臨的都是不同的狀況,難以一概而論。
而西醫只針對“人生的病”,與中醫相比,既有長處也有缺陷。長處在于,它很實證,它一定要搞清究竟是什么病毒,病毒怎么來的,如何才能殺滅病毒。由此,便產生了抗生素之類的藥。不管對于病還是對于藥,西醫都很實證,不像中醫經常說一些“風寒”、“熱濕”之類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開出的藥像是柴胡、桔梗等,也只是清熱、解毒之類較為模糊的含義。
西醫的缺陷在于,它用外來的藥物替你殺滅了病毒,并沒有改變身體自身的抵抗能力,下次病毒再來,老毛病會再犯。而且,西醫忽視的問題是,病毒也是一種生命體,當它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或改變,它也會調整自己,不斷適應新的生存環境,這就是所謂“耐藥性”。西醫在針對“人生的病”這一方向上,更極端的做法是,發明一種針對病毒的統一的疫苗,幾乎不區分每個人的身體情況,統一注射疫苗,以為就此萬事大吉。事實上,由于人與人的差別,注射疫苗的結果也不相同,甚至有人會因此而死亡,但西醫認為,那只是一個概率問題,90%有效,那就很好了。
東西方對待病、對待藥、對待人的不同方式,其實也超出了治病救人的范圍。中國人說,治病與治世是一樣的。治理社會,無非是社會得了病,如何讓社會變得健康而已。比方說,貪污如果是一種社會的病,東西方對于貪污危害的認識基本差不多,就好比東方人、西方人都認為感冒是病一樣。但是,在解決貪污問題的方法上,東方、西方又不完全一樣,就好比治療感冒的方式不一樣。西方政治認為,貪污是一種社會病,解決它就要找到治這個病的藥。在西方政治術語中經常出現的“監督”、“透明”、“公開”等,就是西方政治開出的治理貪污的藥。如同抗生素治感冒一樣,它有效嗎?當然,有時候還非常有效,幾乎就像是特效。然而,它也像抗生素一樣,對于不同的社會現實,未必都一樣有效。這就是很多照搬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國家和地區都沒能解決貪污問題的原因。
借助醫藥的理論,那些照搬了西方政治制度卻依然腐敗的國家,無非是幾種情況,一是本身的體質的問題,即本身的社會現實與西方不一樣,同樣的藥,有的有效,有的無效,有的還會死人。二是抗藥性的問題。貪污如果是一種病毒,如果滋生的環境沒有改變,它總要產生。因此,面對“監督”、“透明”、“公開”之類的藥物,很快也會產生抗藥性。中國話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運用中醫的理論,治療感冒一是在患病階段對癥下藥,二是在平時增強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那么,針對貪污這一社會病,東方的治理方式與西方政治也是不一樣的。
當貪污問題發生,西方政治和東方政治就像西醫和中醫一樣,都有自己的藥方,效果也各有千秋。中醫的東方思維還非常注重提高自身免疫力,從人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日常生活細節,注意養生。移植到社會政治上,對于貪污這樣的社會病,這一思維認為,道德就是增強社會免疫力的手段,有了道德,就可以降低貪污出現的可能性。這里所謂的道德,不完全是個人修養,同樣是社會風氣。在這個問題上,西方政治同西醫一樣有欠缺。比方說貪污產生于人性的自私和貪婪,西方政治并不從源頭上約束它,反而聲稱自私是天性,所以貪污就總要發生,用政治藥物去治,即便在西方社會,抗藥性也同樣產生,只不過體現的方式與非西方國家不太一樣而已。
就醫學來說,西醫仿佛是一個詭計:鼓勵自私、鼓勵無節制的自由,就像提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疾病頻頻爆發,然后賣統一的藥,由此可以讓一家機構獲得巨大的利潤。而東方的方式是,從觀念上減少自私或強調有條件的自由,就像平常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道德素養和道德風氣,就像醫生的防病工作與治病一樣重要。但與西醫相比,中醫更可能的結局是,防病出色,發病少了,中醫的收入待遇、經濟利潤要比西醫為低。這實際上是一個社會成本的問題,西醫的開刀、移植、透析等不能說無效,但是,對人對社會的成本都太高。如果能像中醫那樣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事先,減少疾病的發生,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后的治療,對人、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當然,說中醫思維與西醫思維的不同,不代表一個好,另一個就壞。兩者各有利弊,各有用途。比方說生孩子這件事,不孕癥采用試管嬰兒的西醫辦法,的確容易直接有效。但是,中醫會更多地考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普遍的不孕癥?比方說工業化帶來的污染,或商品經濟社會導致的生活方式等。而西醫思維的缺陷是只針對“病”,以為一個藥方可以包治百病,卻不像中醫思維那樣認為,即使同樣的病也有不同的原因,消滅了病,未必救得了人。其中差異,值得玩味。
本人繼續感冒中,隨意聯想,草就一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