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盛行是因為中國有詩的傳統
柳鯤鵬
2011-7-26
關鍵字:短信 詩 中華文化
簡介:短信在中國之流行普及,因為中國是詩的國度,是文化的國度。
短信在中國之流行普及,說是“泛濫成災”也不夸張。泛濫到什么程度?因為用短信過于頻繁,不少人碰到一些常見字一時想不起來怎么寫(吾就有此感覺)。想當年因為漢字輸入計算機的困難,不少人認為只有拼音化是唯一出路,現在倒好。吾不了解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的情況,吾斷定他們永遠不可能象中國這樣。為什么?因為中國是詩的國度,是文化的國度。
中國為什么是詩的國度?因為漢語。漢語本身就是詩的語言,漢語的優越性是其他語言不能比的。中國的各種諺語、成語能流傳幾千年,這是其他語言無法想象的。但是從清朝末期近代以來,中國出現了很多思想洋奴,說中國文化不行。為什么不行呢?因為被外國侵略打了敗仗。多么洋奴的理由啊,世界上那么多國家打了敗仗,他們有沒有污蔑自己國家的文化?這些思想洋奴搞了一個什么新文化運動,給漢語帶來了巨大災難,搞得會寫詩的人越來越少,中華文化也面臨滅頂之災。
當年洋奴們的洋大人們侵略中國的時候,據說是人性、民主、文明的。但是他們強奸屠殺中國人的時候,宮女能背唐詩能寫文章,這些侵略者會什么?除了會說他們本國的語言,看過書嗎?背過詩嗎?他們有文化嗎?他們連洗澡都不會!臭烘烘的還自稱文明?如果這些什么人性民主從侵略者嘴里說出來(比如今天的霉國)也算為美化自己,洋奴們說這些東西是什么意思?諷刺中華文化劣等?
絕大多數人輸入漢字時都用拼音。吾建議試試用筆畫輸入,只要度過開頭的不習慣,筆畫輸入的便利遠遠超過拼音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