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人生的特點。
何以自明,韓非們?(1)
費希特(1762-1814年)和黑格爾(1770-1831年)基本上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的臣民。即使是黑格爾稱道的普魯士政府,也是在國王威廉治下,與1914年后建立的魏瑪共和國相距百年之間,對于人生而言也遠了一些。
這一個事實很容易地說明了費希特或者是黑格爾關于國家主義的理論其實與韓非的君主主義的理念相似。黑格爾的“社會服從于國家”論,說透了也是君權,黑格爾認為普魯士國家是最好的國家形式,而普魯士國家是一個地道的封建君主國。
韓非與費希特、黑格爾在思想上的一致性表現在對君權的崇拜。區別則在于韓非的思想發端于君權絕對論發韌的階段,所以韓非一瀉千里,其思想包攬了尼采、海森格爾,甚至直至希特勒,對專制主義的向往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而費希特、黑格爾的思想則反映了末路的封建主義,現代國家的概念已經是在否定君權絕對論,尼采、海森格爾以及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僅僅只是專制時代的回光返照。
在思想界,韓非是一方領主,他的成就在于他的思想的深刻,他的深刻使他成為他之后的二千多年間一種社會思想傾向的代表。即使是現代中國,一些蔑視人民,崇尚獨裁,鼓吹國家利益至上的人們仍然以他的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即使是一些侫人鼓吹的康熙、雍正輩,也不過是韓非思想的一類體現。他的追隨者掩蓋了他的狂熱和偏執,但是常常表現得比他更惡劣、更為狠毒。這是一個毒如蛇蝎的群體。
黑格爾的功績之一是區分了國家和社會,并讓社會服從于國家。馬克思肯定了黑格爾這一發現,但是正如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論證的主要命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運動,就是讓國家服從于社會,并促使國家逐步消亡的社會運動。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國家是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那個階級的國家,統治階級壟斷權力的專制國家是讓社會服從于國家。所以黑格爾和馬克思在理論上具有連續性,而在方向上卻彼此相反。
把黑格爾的思想向后追溯,看到的就是韓非的思想,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這是一個歷程,證明了社會發展所遵循的自然法則。但是,這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一切在現代出現的,無論是黑格爾的國家觀或者是韓非的君權觀都只是舊殘余的回光返照。
在這里談韓非的思想,是因為現代社會,崇拜韓非者不乏其人,這是一些自以為是精英的小知識分子,他們以蔑視工農為能,把韓非,尼采、海森格爾等人視為偶象。既然蔑視眾生,自然也是蔑視現代文明。于是批判韓非,問一問那些現代社會的異類:何以自明,韓非們?
一)韓非人生的特點:
其一,韓非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的王族,執韓國之政的韓王安是他的堂弟。從小生長在深宮高墻之內,即無衣食之憂的韓非更有高人一等的顯赫的地位,使他以居高臨下的目光觀察蕓蕓眾生,也自然以維持貴族利益為自己理論的導向;
其二,天生的口吃和乖戾的個性,使他很難嶄露頭角,對于一個天生應該治人的貴族子弟,這是多么巨大的不幸。貴族圏內的勾心斗角不斷磨練他的偏激,如果沒有偏激,他更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
但是,特別的韓非有兩個特別的幸運:
如果是在平和的時期,韓非只能郁郁而終。幸運的是,他出生在一個混亂而充滿激情的時期,暴君們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驅使民眾去屠殺另一些民眾,并且劫掠他們的財富。而無恥的文人則跟在強盜們的后面,為他們出謀劃策,為他們掩飾種種罪惡。
更為幸運的是他遇見荀況這樣的恩師,他的恩師教導他的“性惡”論,使他的種種罪惡感都化為正義;他的恩師教導他蔑視“祖宗之法”,這樣他就可以在毫無道德約束的精神狀態下為所欲為;他的恩師教導他崇拜“圣人”,這樣他就可以追隨強權,感受大屠殺的狂歡。。。
一個不道德的靈魂就在三千年前的中國大地出現了,與瘋狂和血腥共舞;與禁錮與極權同在。
作者:壺公評論
何以自明,韓非們?(1)
費希特(1762-1814年)和黑格爾(1770-1831年)基本上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的臣民。即使是黑格爾稱道的普魯士政府,也是在國王威廉治下,與1914年后建立的魏瑪共和國相距百年之間,對于人生而言也遠了一些。
這一個事實很容易地說明了費希特或者是黑格爾關于國家主義的理論其實與韓非的君主主義的理念相似。黑格爾的“社會服從于國家”論,說透了也是君權,黑格爾認為普魯士國家是最好的國家形式,而普魯士國家是一個地道的封建君主國。
韓非與費希特、黑格爾在思想上的一致性表現在對君權的崇拜。區別則在于韓非的思想發端于君權絕對論發韌的階段,所以韓非一瀉千里,其思想包攬了尼采、海森格爾,甚至直至希特勒,對專制主義的向往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而費希特、黑格爾的思想則反映了末路的封建主義,現代國家的概念已經是在否定君權絕對論,尼采、海森格爾以及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僅僅只是專制時代的回光返照。
在思想界,韓非是一方領主,他的成就在于他的思想的深刻,他的深刻使他成為他之后的二千多年間一種社會思想傾向的代表。即使是現代中國,一些蔑視人民,崇尚獨裁,鼓吹國家利益至上的人們仍然以他的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即使是一些侫人鼓吹的康熙、雍正輩,也不過是韓非思想的一類體現。他的追隨者掩蓋了他的狂熱和偏執,但是常常表現得比他更惡劣、更為狠毒。這是一個毒如蛇蝎的群體。
黑格爾的功績之一是區分了國家和社會,并讓社會服從于國家。馬克思肯定了黑格爾這一發現,但是正如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論證的主要命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運動,就是讓國家服從于社會,并促使國家逐步消亡的社會運動。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國家是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那個階級的國家,統治階級壟斷權力的專制國家是讓社會服從于國家。所以黑格爾和馬克思在理論上具有連續性,而在方向上卻彼此相反。
把黑格爾的思想向后追溯,看到的就是韓非的思想,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這是一個歷程,證明了社會發展所遵循的自然法則。但是,這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一切在現代出現的,無論是黑格爾的國家觀或者是韓非的君權觀都只是舊殘余的回光返照。
在這里談韓非的思想,是因為現代社會,崇拜韓非者不乏其人,這是一些自以為是精英的小知識分子,他們以蔑視工農為能,把韓非,尼采、海森格爾等人視為偶象。既然蔑視眾生,自然也是蔑視現代文明。于是批判韓非,問一問那些現代社會的異類:何以自明,韓非們?
一)韓非人生的特點:
其一,韓非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的王族,執韓國之政的韓王安是他的堂弟。從小生長在深宮高墻之內,即無衣食之憂的韓非更有高人一等的顯赫的地位,使他以居高臨下的目光觀察蕓蕓眾生,也自然以維持貴族利益為自己理論的導向;
其二,天生的口吃和乖戾的個性,使他很難嶄露頭角,對于一個天生應該治人的貴族子弟,這是多么巨大的不幸。貴族圏內的勾心斗角不斷磨練他的偏激,如果沒有偏激,他更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
但是,特別的韓非有兩個特別的幸運:
如果是在平和的時期,韓非只能郁郁而終。幸運的是,他出生在一個混亂而充滿激情的時期,暴君們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驅使民眾去屠殺另一些民眾,并且劫掠他們的財富。而無恥的文人則跟在強盜們的后面,為他們出謀劃策,為他們掩飾種種罪惡。
更為幸運的是他遇見荀況這樣的恩師,他的恩師教導他的“性惡”論,使他的種種罪惡感都化為正義;他的恩師教導他蔑視“祖宗之法”,這樣他就可以在毫無道德約束的精神狀態下為所欲為;他的恩師教導他崇拜“圣人”,這樣他就可以追隨強權,感受大屠殺的狂歡。。。
一個不道德的靈魂就在三千年前的中國大地出現了,與瘋狂和血腥共舞;與禁錮與極權同在。
作者:壺公評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