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平等的理想精神和現實文化的極端不平等,風馬牛不相及,這種平等文化和不平等文化同時大行其道,造成中國文化深刻的內在矛盾,這個矛盾對中國歷史上的治亂興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p>
中國文化的自我認識和研究,也常常被這種普遍性的自相矛盾精神折磨,跟在后面隔靴搔癢,無的放矢,甚至睜著眼睛說瞎話,失去獨立判斷的思想?! ?/p>
中國文化缺乏客觀絕對的價值標準,于是形成了文人相輕或者好好先生的學術風氣,因為誰的思想都沒有底,誰都不能成為思想英雄,中國的英雄只好來自“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權力世界?! ?/p>
話又說回頭,中國文化的自相矛盾又是天經地義?! ?/p>
中國這么大的國家,不用仁愛公平的思想來點綴統治理論,能行嗎?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統治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沒有中央集權的崇拜,沒有森嚴的等級秩序,現實嗎?
可以說,仁愛公平的政治口號,是中國在生產力十分落后的條件下,就能實現龐大國土有效統治的一個根本原因,如若不高舉這種博愛性質的政治思想,中國早就離心離德,四分五裂。
這一點孔子早就分析的清清楚楚,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薄 ?/p>
也可以說,中國這么大的國家,如若沒有專制強權,沒有法網恢恢官僚統治的等級森嚴,歷史上早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尾大不掉,中國也早就是國將不國?! ?/p>
中國歷史證明了,中國文化離不開仁愛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等大公無私的高調,這種主流文化高調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從中國文明有文字記載誕生的那一刻,就存在了,現代人如果要感恩政府,首先不要忘記我們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政治理想主義?! ?/p>
中國歷史也證明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秩序文化是穩定可靠的,雖然這種宗法血緣關系秩序不平等,無視人權獨立文化,但是中國一旦失去這種自上而下的獨裁意志的權力體系,中國馬上就天下大亂,傳統文化土崩瓦解?! ?/p>
中國專制文化是殘酷的鐵腕手段,它極端的統治邏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同一把達摩斯之劍懸在中國人頭上,既然性命都不在自己手中,那么事實上臣民的文化地位等同于奴才?! ?/p>
但是“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中國文化就是如此在矛盾中,心甘情愿的聽從著文化的專制。
如何自覺的適應這種矛盾,孔子提出的“克己復禮”,便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指南?! ?/p>
孔子集中國文化的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一身:既弘揚高調的仁愛理論,又大力推崇宗法和專制權力,這兩者具有深刻矛盾,孔子解決矛盾的方法是“學而優則仕”?! ?/p>
近現代的思想者,把孔子思想肢解,喜歡他的,稱贊他的政治理想主義,甚至認為他是民主思想的先驅;仇恨他的,聲討他的君權主義,甚至認為他的等級壓迫文化是在吃人?! ?/p>
中國的兩種文化,一個是正面理論的,是平等仁愛的,也是刻板表面的;另一個是實際操縱的,是等級壓迫的,是少數人操縱宮廷權術的,是務實靈活的。
那么什么是中國文化的主流?
對待公開宣傳的主流文化,是不能頂真的要求它言必信,行必果,就如同不要相信曹操真的忠于漢室,而把權力拱手相讓給漢獻帝?! ?/p>
中國歷史官僚,歷來懂的這一點?! ?/p>
中國的舊文人也懂這一點,但是不能擊穿這一點。然而中國的新文人,不僅要懂得這一點,還要敢于擊穿這一點,否則他就不宜稱為新文人?! ?/p>
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就是不平等,不承認這一點,就不能合理的解釋中國鐵板一塊的專制文化傳統?! ?/p>
胡適、錢穆、辜鴻銘、熊十力、梁漱溟等等,都沒有正視和集中去批判這一點,魯迅集中的揭露了這一點,但魯迅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詩句,含恨的道出了自己當時不幸的文化孤立處境。
孫中山、蔣介石也不去正視這一點,袁世凱就更不要說了,因此他們在中國空前不平等的社會災難和混亂中,沒有抓住社會的主要矛盾,導致屢屢失敗,甚至有身敗名裂。
毛澤東正是抓住了中國社會不平等的重大文化危機,發明創造了中國文化式的階級斗爭理論,用馬克思的思想,指導解決中國文化不平等的社會矛盾?! ?/p>
毛澤東的反對不平等的革命成功了,雖然他的平等文化理論有歷史局限性,但是哪一種底層的社會革命理論不帶有破壞性的重大缺陷呢?
日本明治維新,是資本主義改良性革命,它的成功也是立足于對舊文化不平等的徹底性批判(請讀者注意中日兩國對不平等舊文化批判的共同歷史選擇)?! ?/p>
日本的這種文化批判,福澤諭吉是主要代表,他的批判意圖,是喚醒日本上層文化精英自上而下的反省和維新,推動日本社會性的實現文化平等;
而毛澤東的文化批判,是號召社會底層以暴易暴,以牙還牙,自下而上的反抗統治者的不平等的文化壓迫?! ?/p>
兩種文化批判的命運,現在已是一目了然?! ?/p>
中國走自下而上的文化批判,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破壞性最大的選擇,說明了社會底層已經忍無可忍,社會矛盾不可調和,雙方不惜同歸于盡?! ?/p>
但是自下而上的文化戰爭,這種本能性的簡單樸素的反抗壓迫的精神,對于中國歷來是自上而下統治的文化傳統,肯定是不能觸動文化靈魂的,毛澤東認識到這一點,這就是毛澤東再次自上而下的發動旨在追求平等的文化大革命的深層原因?! ?/p>
毛澤東理想主義文化的靈魂就是平等,但是中國傳統的專制官僚主義文化體系,本質上是排斥平等的,毛澤東的絕對確保平等的文化意志追求又離不開官僚體系,這使毛澤東的文化實驗陷入深刻的自相矛盾,它的有效性僅僅取決于權力意志的偏好?! ?/p>
一旦毛澤東逝世,權力意志拋棄了這種偏好,毛澤東的平等文化實驗立馬就都成了浮云。
毛澤東自上而下改革不平等的文化,依靠的是強大的專制權力(無產階級專政),而專制權力本身又是不平等文化的溫床,這種文化悖論,使不平等文化能夠在專制權力的保護下,輕而易舉的衣錦還鄉。
毛澤東的文化平等實驗失敗了,但是文化平等的問題中國還沒有根本解決?! ?/p>
中國還面臨著文化需要自上而下的進行平等性質的改革,這已經日益緊迫,溫總理坦誠了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政治腐敗,腐敗只是結果,原因是什么,就是政治文化的不平等。因此推敲溫總理的思想,中國政治文化的不平等,是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p>
為什么筆者宣傳福澤諭吉的思想?
中國現在種種不平等的文化現象,福澤諭吉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進行了分析批判,當然他的批判對象是日本不平等文化,但日本不平等文化是跟中國學的?! ?/p>
福澤諭吉文化批判是追溯歷史,文化的根本恰恰是源于歷史,數說中國今日不平等的文化,哪一個不是歷史中長大?
談起批判中國的不平等文化,首先會想起魯迅,魯迅大罵中國舊文化吃人,矛頭所指就是不平等的專制等級文化。
魯迅的批判,國人看了很刺激,以為是魯迅的思想原創,其實魯迅批判思想和福澤諭吉很接近,但是后者說的更加透徹,后者還充滿理性,后者的思想深刻于魯迅,而魯迅最精彩的批判可能都受到福澤諭吉的影響,因為我發現福澤諭吉都已經重點的講到了。
福澤諭吉的文化批判非常全面,還十分具體細致?! ?/p>
福澤諭吉為批判舊文化而具備的知識基礎遠勝于魯迅,福澤諭吉對西方哲學、歷史、宗教、經濟學,融會貫通,福澤諭吉學習研究的客觀條件,也大大的好于魯迅?! ?/p>
受到歷史條件限制,魯迅雖然是一個中國人永遠記住的思想戰士,但可惜魯迅沒有成為一個有歷史文化創造意義的思想家?! ?/p>
(《福澤諭吉和毛澤東》之三,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