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筆者過去曾發表于其他網站,未作修改.)
中藥材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大多是口服的,事關病人生死.為什么在藥房總是經常見到部分中藥材質量不理想?(如藥材的色,香,味,形不符合標準,雜質太多,受潮變質,加工粗糙,炮制不規范,品種復雜相互替代,產地不道地等),更嚴重的是用化學色素染色,用化學藥劑清冼使其干凈新鮮,漂白等等。
我們心中一直存在困惑: 中藥材質量是歸哪些部門哪些同志在監管?是不是有些管理的同志根本就不懂中藥材的傳統鑒別方法?根本就不會分辨藥材的真偽,質量的優劣以及炮制的規范?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希望大家來共同來探討.也希望中藥飲片廠做良心藥,做優質藥,讓廣大老百姓放心,稱心。
中藥的種植所用的種子一定要是原始而純正的品種,與天然野生的相一致,與古代醫家所用的藥材品種相一致.不能用現代經人工改良后的新品種.為什么?因為我們現在治病配伍所用的藥材的功效大多都是根據古代醫家所著的本草書籍所記錄的,古代醫家所用的中藥材都是原始而純正的天然野生或種植的品種,現代改良的新品種與原始品種的藥性肯定會有一些差異.除非神農再世,重新嘗百草定藥性.
中藥的治病作用是中草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和歸經,是中草藥吸天地之靈氣和日月之精華所致.不可能用現代技術和化學的方法分析出來,即使是化學成分基本相同的不同品種藥材的治病功效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最簡單明確的例子--石膏.
我們不希望看到今后有良醫卻無良藥可用.同時也希望國家大力繼承和發展用藥很少卻能治百病的中醫針灸事業.
治病需良藥,談中藥的質量問題
中醫治病要有好的效果,除了辯證處方正確,煮服方法合理以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中藥材質量必須可靠。好的藥材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采摘適合季節,植物性藥材都有最適宜的采摘時間,《神農本草經》引名醫曰記載了藥材的采摘時間。
二:選用道地藥材,如四大懷藥,浙八味。
三:炮制規范,選用的輔料如蜜,醋,酒,鹽,等都必須優質。
四:加工精細,該去殼的,該去核的,該去節的,該去粗皮的等都必須去干凈,如山萸肉需去盡核,麻黃有去節和不去節之分(功效不同)。五:干燥程度合理,對容易變質的,出油的因采用真空包裝,如柏子仁。
六:雜質含量越少越好,藥材越干凈越好。
七,注意藥材的色澤有沒有染色或漂白等的作假手段。
針對當前中藥飲片存在的眾多質量問題,我主要提以下一條建議:由于藥材品種繁多,同一名稱的藥材往往有多個品種,如柴胡有南北之分有黑柴胡紅柴胡有竹葉柴胡長白柴胡等36種之多,黃精有雞頭黃精,姜形黃精,大黃精。等等舉不勝舉。現在的藥材包裝袋標注十分不清楚,只在合格證上標明了品名,規格,產地。我認為品種因標明什么科植物,什么種類,什么部位的藥材。如莪術,是姜科植物蓬莪術或者廣西莪術或者溫郁金的干燥根莖,產地分別是四川溫江,廣西南寧,浙江溫州。使大家一看就清清楚楚。產地應標明省市縣,包裝袋上還應標明炮制方法,質量等級。現在中藥材包裝上的標注太過于簡單,是十分不合理的。如五味子,我看到過北五味子中摻入南五味子,廣山藥產地標注河南,等等,不多說了,我總是為買不到稱心如意的中藥而苦惱,因此我強調為醫者一定要熟識中藥,經常到藥房去看看質量情況。
談用藥需辨藥的重要性
中醫大師張錫純說:“就學醫的第一層功夫言之,則最在識藥性。”他一生精研典籍無數,在中藥性能、氣味、使用方法、配伍、真偽鑒別、生用熟用、煮服方法等有所發明。如果我們在診療過程中,辯證處方都很正確,而病人服用后卻效果不佳,那么就要考慮中藥的質量問題了——品種是否純正?加工是否合理?炮制是否規范?優劣如何?等等,這就要求中醫師必須知藥識藥,自古以來,學醫者都是中醫和中藥同時學習的,是不分開的,他們既能上山采藥,又能制作各種藥劑。在當前中藥材存在質量問題較多的情況下,醫生學會辨藥十分必要。下面舉例說明: 發散風寒宜用桂枝尖,則藥力強,見效捷。 麻黃須去節,去節則二頭通,走表逐寒力強,如未去節,二頭不通,則有止汗作用。
杏仁去皮尖,宜打碎入煎,則苦溫潤肺效速。
五靈脂宜用糖五靈脂快,效果佳,而不用靈脂米。
用蘆根宜連莖用,連莖用則清肺降火力強。
橘紅多用柑皮、柚皮壓扁實來 冒充橘紅,用者當辨。
芥子宜用灰白色的白芥子,而不用黃芥子。
好的生雞金是深黃色的,是鄉下土雞特有的。
許多全草類藥材應該是青色的,才有良效,
而不是發霉或烘干不當變黑色或枯黃色。如蒲公英,車前草等。
黃芩有枯黃芩與條黃芩之分,枯芩治上焦,條芩治下焦。
連翹治風溫,宜用帶心連翹。
同一名稱的藥材往往有多個品種,如防風有關防風,西防風,水防風之分,也有南北之分,如南北柴胡,南北葶歷子等,功效不盡相同,用著當辨別后用之。
等等———————————說不盡,道不完的中藥鑒別應用知識。
如要基本掌握中藥的鑒別方法和運用規律, 我向大家鄭重推薦盧贛鵬著《常用中藥材傳統鑒別》,著名中醫龔士澄著《臨證方藥運用心得》,都是醫書之精品,不可不讀啊!
我想:如果我們現在所用的藥材與70多年前張錫純所用的藥材在品種上在質量上完全一致的話,那么他所擬的“活絡效靈丹”我們可以治愈多少疼痛患者,他所擬的“理沖湯”我們可以治愈多少腫瘤患者,還有他許許多多的經過無數次臨床驗證過的處方都可以為廣大老百姓造福啊!
民間中醫網湘山牧童說得好: 中醫的發展離不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傳統古籍經典,但同樣離不開所有中醫天天都在用的中藥材,但當今藥房中的中藥,由于某些人的唯利是圖的黑心,許多已經是真假混雜,或以次充好.全然不顧患者疾病之苦,也讓許多中醫師開出了對癥之方,卻無對癥之效.成了我們中醫藥發展的一大阻難.
當今中藥材質量問題多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個原因:
1.管理不嚴,督查無力,整治力度不強.
2.管理中藥材的不識中藥材,根本不懂中藥材真假偽劣的傳統鑒定方法和炮制規范.
3.藥農種植藥材缺乏專業機構的指導和規范,收購藥材的部門管理松懈.
當今中藥材的質量不理想,主要表現在藥材不地道,加工粗糙,炮制不規范,以次充好,品種復雜混亂以習用品替代,雜質含量多不干凈臟的很,出油變質等等.下面列舉一二說明之:
1.龍骨用舌頭添之無粘吸力,能用嗎?
2,牡蠣色灰黑,很少見到瓷白色,能用嗎?
3,五靈脂應用糖五靈脂塊而不是五靈脂米,糖五靈脂塊卻難以見到.
4,杜仲皮薄的如牛皮紙,外面的糙皮卻很厚.
5,茯苓有苦味,不知用何種木質培育的?
6,廣山藥代懷山藥.
7,山萸肉里核很多.
8,白芥子卻用黃芥子代替.
9,柴胡品種多,北柴胡效佳卻不多.許多藥材都是一個名稱卻都有好幾品種,那個品種最地道,療效最好,古代醫家都是用哪個品種的?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10,煮食過后剩下的鱉甲是無效果的,要用生殺的取下的.
------------------等等,一時也說不完,請大家去用心發現吧!
鑒別藥材的簡單有效的傳統方法主要有仔細看,用心品嘗,認真聞聞,細致摸,還有開水泡看水的顏色,粘性等等.
看什么?看藥材表面的顏色,看藥材斷面的顏色,看藥材中夾雜的雜質,碎葉的顏色,看藥材的形狀特征等等.
主要看藥材的顏色深淺,符不符合常理,是不是藥材的正常顏色,如果藥材的顏色一片均勻,那也是不正常的,如茯苓一片雪白,如夜交藤看上去都是淡紫紅色,紅花的黃芯色偏深都是值得懷疑了.制過的半夏如果里面是鮮黃色的那我也不敢用----等等.
看雜質的顏色是不是與藥材的顏色有一樣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藥材中夾雜的雜質的顏色都是與藥材有明顯的區別,如果雜質的顏色也有染色的情況,那要打大大的問號了.如紅花中夾雜的紅花那青色的碎葉上有斑斑紅點,那就的好好鑒別了,可再用開水泡一下看水顏色.
看形狀,鼻子聞,嘴巴嘗等等方法大家可到書店買一些關于中藥材鑒定方面的書籍看看,并且對著藥材實物仔細分析.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初步掌握中藥材的傳統鑒定方法,從而有效避免偽劣藥材的毒害.
再比如,有蠟樣光澤或者帶黃顏色的三七我是不敢用的,對于那些黃泥與白龍骨各半的龍骨飲片也必須仔細挑選后才能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炮制藥材的輔料(蜂蜜,黃酒,醋,鹽等等)也一定要用優質產品,不能用那些用色素,化學品調制出來的劣質品.
我總得現在好像沒人在管理中藥材質量,或者管理的人根本是藥材鑒別的外行,否則,為什么藥材質量如此令人擔憂?
國家在重視中醫的繼承和發展時,決不能忽視中藥材的質量問題,否則,良醫無良藥,一切都是空談.從2009年以來,許多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有的藥材價格甚至是幾年前的幾十倍,部分普通老百姓已經到了吃不起中藥的地步,中藥從過去的價廉效優的平民藥變成了現在的貴族藥,嚴重阻礙了中醫藥的復興和普及應用。中藥材漲價原因除了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部分藥材減產引起外,筆者認為主要還是認為炒作引起的,不法奸商囤貨居奇,游資壟斷,低價收購高價倒賣引起的。吃虧的是藥材種植戶和廣大病人,而中間商卻獲取高額利潤。中藥材越是漲價往往越是假冒偽劣藥材泛濫橫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囤貨居奇,許多藥材堆積在倉庫容易受潮蟲蛀變質,商家會不會采用化學藥劑來防霉防蟲呢?那些變質的藥材會不會通過處理后賣給藥材店呢?中藥材當今面臨的問題真的很多很多,說穿了罪魁禍首是藥材收購加工炮制銷售行業的私有化造成的。
因此,再三強調為醫者要精通中醫也要精通中藥.如今是市場經濟.一定要學會用傳統方法鑒定中藥材的真假優劣.診病之余多到中藥房看看,聞聞,嘗嘗藥材,發現問題多提提建議,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廣大飽受病痛折磨治病心切的患者,也對得起自己治病救人的職責.
也大力呼吁廣大中藥飲片廠做良心藥,做優質藥!
針對當前中藥材質量不理想的狀況,建議國家盡快設置專門管理全國中藥材質量的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責應該是:
1.負責管理全國的中藥材飲片質量,負責對中藥材的品種的鑒定,產地的鑒定(要推廣使用道地藥材),加工炮制的規范管理,真假優劣鑒定等工作.經常性的對全國各地的藥材飲片進行檢查和鑒定.
2.由于中藥材品種復雜,同一名稱的藥材往往有多個品種.組織老中醫藥專家對部分中藥材的正品與習用品的功效進行重新鑒定,以確保使用效果最理想的藥材,以確保現在使用的藥材與歷代名家使用的(包括歷代本草中記載的藥材特征與功效)藥材在品種與產地及功效上相一致.
3.負責指導規范全國藥農種植中藥材,使藥材的種植有計劃有標準,統一收購,統一定價.各種藥材的種植要確定道地產地,不能到處亂種植.(只有道地產地的藥材功效最佳).負責規范藥農種植藥材的田間管理,(不能用大棚種植藥材.控制亂施化肥和農藥及采摘時間).
4.為藥農提供優質的品種原始而純正的中藥材種子.(要與自然野生的藥材品種相一致,不能為了提高產量而用人工或科技的方法來培育新品種藥材,否則藥性會有所改變,與歷代本草記載的藥性會有所差異,需要經多年臨床實驗重新確定功效.
總之,中藥材質量必須嚴管嚴查嚴治。如果中藥材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中醫治病就不可能有好的療效,振興祖國中醫藥事業就難以實現。
熙春齋主人于浙北小城平湖謹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