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才是傳統(tǒng)
——中醫(yī)看世界(39)
很多人關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是,對于什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人從來沒有取得過一致的認識,我提出來一個觀點,就是認識傳統(tǒng)文化要找到那個不變的東西。因為,變化的東西都是與時俱進的,只有那個不變的才能作為傳統(tǒng)去繼承。
我們說春節(jié)是傳統(tǒng),但是,春節(jié)在變,現在已經變得不認識了,只剩下一個不變的日子,將來可能就沒了。中國人的春節(jié)早已失去了不變的“靈魂”,已經沒幾個人知道春節(jié)有什么意義了。任何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是屬于宗教的,沒有宗教信仰,節(jié)日還有什么意義?
我們說祭祖是傳統(tǒng),但是,祭祖也一直在變,現在只剩下清明節(jié)的一個形式了,形式也變了,將來也可能沒有了。兄弟相殘,父子反目早已寫入中國正史,前日祭黃帝,明日就開仗,祭祖的意義早就沒有了。
我們說中醫(yī)是傳統(tǒng),但是,中醫(yī)也在變,現在,能夠用中醫(yī)的方法看病的中醫(yī)師已經不多了,能夠堅持多久,實在不容樂觀。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失去了不變的東西,終于變成了“不是東西”。
很多人說儒家學說是傳統(tǒng),但是,儒家的東西一直在變。儒家講“一陰一陽之謂道”,正是這句話使中國人丟失了不變的真道,撿來了變化無窮的末道。中國人很是自得于一句話,即“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它成了中國人為人處世的信條。于是我們看到,中國人的道德越變越下流,先是講仁,不成就講義,講義不成又講禮,講禮不成又講智,講智不成又講信,后來又變成了禮義廉恥,還是不行,只好由別人去講法,講兵。
儒家講陰陽,講變化,而忘記了陰陽的根本。陰陽的根本是什么?是太極,太極有極故有變,太極非永恒,它也有根本,那就是無極,即中華文化不能丟掉的真道。中國文化如果丟掉了真道,陰陽的變化就會衰竭。中國的儒家文化實際上已經衰竭,這是不以儒生的意愿改變的現實。有人說,儒家文化在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都傳承的很好,那是自欺欺人,根本無視這些國家和地區(qū)都是美國的奴才。
中國的道家講真道,但是,也變了。張陵的道教把老子變成了神,徹底背叛了“道”的自然主義本性,把老子的真道搞得面目全非。以莊子為代表的“逍遙道”,片面強調道的自然屬性,而不強調道的文化屬性——德,結果把老子完整的道德拆解了。老子是為了尋找“德”的終極根據才發(fā)現“道”的,這是我們正確認識“道”的基礎。如果不講德布天下,那么講道就沒有社會意義。當然,我們也看到。老子講“德”,要求很高,他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這就有點難為人了,有點讓人望而生畏,因此,老子的“道德”沒能象西方的上帝那樣成為大眾的信仰,只成為少數人的個人修行。相應地,歷史上的中國文化系統(tǒng),是殘缺不全和支離破碎的,因為,它缺少最重要的核心文化形態(tài),也就是守護真道的宗教信仰文化形態(tài),而歷史上的中國人則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統(tǒng)一信仰的種族。
因此,我們說,變化的東西是無法繼承的,或者說繼承“變化”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不變的真理才是要繼承而且可以繼承的傳統(tǒng)。
辛卯年四月二十五
關鍵詞:中國文化 傳統(tǒng) 變化 真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