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究竟什么是“中道”?

胡一帆 · 2011-05-16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究竟什么是“中道”?  

  

  

  “中道”為佛學(xué)的核心概念,不同于“中庸”。  

  《雜阿含經(jīng)·第十·二六二》:  

【……佛般泥洹未久。……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fù)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于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踴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yuǎn)塵離垢,得法眼凈。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yīng)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fù)轉(zhuǎn)還,不復(fù)見我,唯見正法。”】  

在這篇“闡陀經(jīng)”里,涉及到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個被視為佛法根本要義的“三法印”。同時又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以“儒、釋、道”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當(dāng)中,一對兒經(jīng)常混淆、摘不清楚、易陷思辨、常致悖論和兩難且極為核心的概念——“有”和“無”,以及“有和無”關(guān)系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處置的基本論述。至于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蘇格拉底思想后續(xù)的傳承上更是問題。理解不了這對關(guān)系,直迷失在眾多禪宗公案之機(jī)之辯不能自拔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什么是“中道”?“二邊”又是什么?為什么要“離二邊”?  

長老闡陀在請教諸比丘令其“知法、見法”時,諸比丘的回答是——“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聽到這種回復(fù),長老闡陀非常認(rèn)同,并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認(rèn)同,也即認(rèn)同“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的說法。  

然而在認(rèn)同的同時,長老闡陀卻非常困惑,并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困惑,也即:“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  

——大意是說,我認(rèn)同你們上述的說法,但我卻不喜歡聽那些,把無論什么東西(色受想行識)都說得虛無縹緲、不可捉摸、虛幻不實、沒有愛、禁一切情欲、干脆死了一了百了、甚至活死人……的觀點,想問的是為什么在“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里面還要有“行”,還要有“法”,還要有“涅槃”。換言之,既然“無常、無我、涅槃”,為何還要“有常、有我、有生”?為何還得吃喝拉撒睡?還要七情六欲?把這“臭皮囊”廢了扔了豈不是更干脆利索?諸比丘,這是啥原因呢?  

對此,長老闡陀是“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jīng)行處至經(jīng)行處,處處請諸比丘”。然而,沒有一個比丘能搭上他這茬兒!沒辦法,無奈之下長老闡陀想,尊者阿難可是“佛所贊嘆,諸梵行者皆悉識知”的啊,不如我去請教請教他吧!  

就這樣,長老闡陀去拜見尊者阿難。見到尊者阿難時,把之前向諸比丘請教一事的來龍去脈和自己為何來此地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向尊者阿難敘述了一遍。  

尊者阿難聽后,“善哉!闡陀,我意大喜。”估計這會兒阿難是喜出望外,知音難覓,好學(xué)生難得。心里說,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馬上接著回答,“我慶仁者能于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尊者阿難表達(dá)的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的關(guān)鍵句是:“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  

什么是“梵行”?就是每個人對自身的言談舉止等須持“無所覆藏,破虛偽刺”之行。  

即:“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  

……總之,“率性、至誠、致柔、愚民、無邪、好惡……”都可以作為“梵行”的注解。這種“梵行”本身是“有常、有我、有生”,但這樣的“有常、有我、有生”同樣也符合“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的內(nèi)在要求。  

長老闡陀在請教諸比丘無果后,發(fā)出“是中誰復(fù)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的感慨。表明確實沒有一位比丘能回答他這個疑問。同樣也表明,直到世尊滅去,實際的情況是在絕大多數(shù)諸比丘的理解中,都還停留在“無常、無我、涅槃”本身上,過度關(guān)注以“藏識、神識或無垢識”為代表的“人體藏象生命系統(tǒng)”的顯現(xiàn)和精進(jìn),而刻意抑制甚至犧牲以“眼耳鼻舌身意”為代表的“人體解剖生理系統(tǒng)”的釋放和發(fā)揮。沒有搞清楚“無常、無我、涅槃”和“有常、有我、有生”之間的關(guān)系,以至于無法實現(xiàn)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同本質(zhì)屬性的渾圓一體,因此大多對“無”和“有”之究竟仍不究竟。在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佛說正法向出世法的側(cè)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接下來,阿難回憶起了世尊曾經(jīng)講過,“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大意是說,世人“若有若無”,把“有和無”或“藏象生命系統(tǒng)和解剖生理系統(tǒng)”對立起來混淆起來;而如來則“于中道”,“離二邊”。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不生無見”。總之,在人世間,“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受想行識”時的諸作業(yè),率性如實而為,可也,真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是“覆藏”即是“虛偽刺”,因“愛”而執(zhí)取執(zhí)著。  

“此無故彼無”,即是“梵”,因無所“覆藏”,破了“虛偽刺”。“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此滅故彼滅”,即是“梵行”,因無所“覆藏”,破了“虛偽刺”。“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最后,闡陀“于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fù)轉(zhuǎn)還,不復(fù)見我,唯見正法。”也即“超越狐疑”,“得無所畏”,直至“天人合一”。

   

《雜阿含經(jīng)·第六·一二一》:【……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xì)、若好若丑、若遠(yuǎn)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xì)、若好若丑、若遠(yuǎn)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fù)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fù)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fù)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圣弟子寧于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羅陀:“若多聞圣弟子,于此五受陰,如實觀察非我、非我所者,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在這篇佛經(jīng)里,特別是最后三段,不像上面闡陀經(jīng)里是轉(zhuǎn)述尊者阿難的親聞,這里記載的直接是世尊臨終時親言“諸行無常”、“中”、“是我、異我、相在”、“非我、非我所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看出,世尊明確表達(dá)“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不能“中邊”不辨。對“是我、異我、相在”,只要“如實”,并對“如實”采取“無所取、無所著”的態(tài)度,即是“自覺涅槃”。  

《莊子·大宗師》:“何為真人?”“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對比尊者阿難向長老闡陀以及世尊的陳述,諸如:  

“若有;若無”;  

“是我、異我、相在;非我、非我所者”;  

“無常、無我、涅槃;有常、有我、有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中道;兩邊”;……的關(guān)系,兩者的模式及其指向幾乎如出一轍:  

“其一也一”,對應(yīng)于“無常、無我、涅槃”,“此無故彼無”,“非我、非我所者”……其無也無,也即梵也梵;  

“其不一也一”,對應(yīng)于“有常、有我、有生”,“此滅故彼滅”,“是我、異我、相在”……其有也無,也即梵行也梵。  

二者兼顧以至“合一”即是“說于中道,而離兩邊”或“自覺涅槃”。也即,最好把“離兩邊”之“離”解讀為“兼”或“合”更符合世尊的原意。

   

需要再強(qiáng)調(diào)一遍:  

“人”是由藏象生命系統(tǒng)和解剖生理系統(tǒng)或“靈與肉”共同構(gòu)成的,這是人的最基本面。  

“一”是指人的藏象生命系統(tǒng)或“神識、藏識以至無垢識”,其原本就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的,所以說“其一也一”,只是要避免其受遮蔽;  

“不一”是指以“眼耳鼻舌身意”為代表的人的解剖生理系統(tǒng),只要循其質(zhì)樸、率真、醇正,那么“其不一也一”,只是注意不能使其被“覆藏”或處“虛偽刺”。  

兩者結(jié)合的方法,即是始終處“一”而擔(dān)待“不一”,直至“天人合一”,即是“天與人不相勝也”,即是“無為而無不為”,也即是“自覺涅槃”,此之謂“中道”。

   

補(bǔ)充一點,《心經(jīng)》是站在人之本體“空”的角度去論述,去統(tǒng)攝“色受想行識”的;而《莊子·大宗師》則分別站在“一”和“不一”兩個角度去論述,直至“天與人不相勝也”,不存在誰統(tǒng)攝誰的問題,“率性謂之道”,各得其所而已。這也是佛說“自覺涅槃”和《心經(jīng)》中“究竟涅槃”的根本區(qū)別點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yùn)行與維護(hù)。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biāo)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zé)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dāng)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jī)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jī)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nóng)村調(diào)研總結(jié)
  9. 哪些人不敢承認(rèn)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jì)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tuán)!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jì)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rèn)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fēng)”,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jì)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jì)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jì)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dāng)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fēng)中的農(nóng)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 思思久久99精品久久中文 | 亚洲VAV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