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調神大論篇二(一)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解釋:春天有三個月,這是萬物推陳出新的季節。天地之間能量信息開始作用于地球生命,萬物都有了欣欣向榮的現象,人們應該晚一點睡覺,早一點起床,在庭院各地到處走動一下,以披頭散發舒緩身形的原始自然形態,使得自我意識出于生發狀況下,如同萬物初生一樣,應該讓其生長而不是肅殺,應該給予生命的養料而不能剝奪資源,應該欣賞生命感嘆生命而不能懲罰生命虐待生命,這就是適應春天帶來生命蘇醒萌動的氣息和資訊,滋養身體維護生命的規律。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那么就會損傷肝臟的器官意識,到了夏天的時候就會產生寒性的疾病,使得人體適應夏天盛長氣息的能力減少。
引申:春天萬物開始生長,人體也是這樣,從嚴冬休眠狀態中蘇醒過來。舒緩自己在冬天里蜷縮的身體,接受陽光的沐浴,接收宇宙中能量信息。晚睡早起,做些運動量小的活動,順其自然,能吃就吃,能動就動,不要盲目克制自己,保持一定的能量信息聚集和散發的活動,為進入耗神耗力的夏天做準備。肝氣為春天的氣息而引發,是人體從休眠狀態向“長生”向“沐浴”狀態轉化過程的開始。(注:五行寄生十二宮:絕、胎、養、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肝運脾,脾生肉,肉生力,力足而陽足,不畏盛夏耗散之苦。如不思飲食,不思運動,則肝氣不運,脾氣不化,心氣不足!心氣不足則身體聚能而不耗散,血脈流動無力,淤塞不暢。肝木不助心火故生寒病。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解釋:夏天有三個月,這是萬物昌盛華美的季節。天體和地球能量信息相互融匯作用于地球生物最強的時候,地球生物就開始開花結果了,人們應該晚一點睡覺,早一點起床,不要厭惡陽光的炎熱,使得自我意識處于歡樂愉快狀況下,如同含苞待放的植物一樣,應該讓其散發自己華彩,應該使得自我的氣息得到散發和宣泄,就像平日喜歡和別人交流,情感外泄樣子,這是適應夏天帶來的生命勃發旺盛的氣息和資訊,滋養身體維護生長需要的規律。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那么就要損傷心臟的器官意識,到了秋天的時候,會發生瘧疾,使得人體適應秋天收斂氣息的能力下降,冬天的時候可能造成重復發病。
引申:夏天萬物茂盛,天地之氣廣泛交融,氣多則亂,外氣強盛而使得內氣被壓制反而不運。就像中暑一樣。開始人體還可以向外散熱,但是外界溫度高于人體溫度,使得熱傳導方向反了,加大人體負擔,造成內熱不去,內毒不外泄,自傷內腑。所以人不要厭煩陽光的熾熱,也應該做些運動,使得內陽運化,內毒外泄。陽光乃天之氣,既然天地交融,那作為萬物中的人類也需要地球的能量信息,如喝水吃飯,飲食大地水谷之氣,以地氣去中和熾熱的天氣。所以夏天是特別要注意飲食的。水谷之氣脾臟運化,脾臟運化取決于肝臟,所以春天肝氣不運,就會造成夏天心氣不足。作為萬物中人類也是要有旺盛的反應,要和萬物一樣散發自我的氣息。心氣為夏日宇宙能量信息而催,心陽不動,體寒不去,氣血淤塞,內毒不出,秋天必定會大泄體內之毒,造成身體因為下泄積聚的能量,而不能收集能量信息。當冬天來臨時候,寒氣深入肌膚,傷及內臟。
從這段足以看出上古智者邏輯是縝密的,思路是清晰的,理論是系統的。完全超越了現代人思維概念!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解釋:秋天有三個月,這是萬物受盛平衡的季節。天氣變化劇烈了(日夜溫差大),地氣表達明朗而不散發(明而不述,即主題表達清楚不要再發揮了)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象雞一樣天黑就睡,天明就起的生活。使得自我意識處于安逸寧靜的狀況下,用以緩解秋天的變化的氣候帶給人們的身體影響,收斂自我的意識,使得心身和秋天氣候相互適應,不可以向外散發自我的能量信息,使得肺臟的器官意識保持在清醒的工作狀態,這就是適應秋天帶來的生命受盛安逸的氣息和資訊,滋養身體收斂能量信息的規律。如果違背這個道理那么會損傷肺臟的器官意識,到了冬天的時候,就會發生完谷不化的泄瀉病,使得人體適應冬天潛藏氣息的能力下降。
引申:秋天萬物結實,收氣而得實。地球軌道變化,太陽的射角出現轉移,日夜溫差變大,北方的冷空氣南下,氣候無常。地面的營養物質已經被生物吸收很多,再不能提供更多養料。人只有保持心境平和,減少多余能量散發,這樣才能減少對地球資源的索取。早睡早起的生活可以多吸收點太陽的能量而少浪費自我的能量。萬物結果實是一種能量信息方式,果實吸收生命的能量信息為了是將能量信息還給大地,使得新的生命獲得能量的基礎。而作為萬物中人類也要為下一個地球季節變化做準備。肺臟屬于太陰。主收斂,是凝聚能量信息的基礎。肺臟主氣。氣主血。肺臟是幫助心臟工作的器官。氣血運行通暢,才能將五臟吸收和轉化水谷的精華,運送到腎臟中。肺臟功能下降,五臟轉化水谷能力下降,腎臟接受水谷精華下降,所以就會導致飧泄的疾病出現。容平的平是平衡的意思。當外界能量信息減少時,萬物為了保存自我個體信息,就將自身的能量信息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來維持生命的延續。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解釋:冬天有三個月,這是萬物封閉潛藏的季節。河水已經結冰地面已經凍裂,這時人們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向外散發自己的能量信息),早一點睡覺晚一點起床,一定等到陽光充裕的時候才出來,使得自我意識仿佛在潛伏在藏匿,如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好似自己有什么意外收獲獨自享用怕被別人知道。避免嚴寒侵襲保持身體溫暖,不能讓熱量外泄于肌膚孔竅,(盡量少出汗)使得自我的能量信息不會受到影響不會外泄。這就是適應冬天帶來的生命潛伏待發的氣息和資訊,滋養身體儲存能量信息的規律。如果違背這個道理那么會損傷腎臟的器官意識,到了春天的時候就會造成筋失其養,手足軟弱而厥冷,,使得人體適應春天生發氣息的能力下降。
引申:冬天萬物處于休眠的狀態,可以獲得能量信息很少,所以不要輕易催動陽氣,耗散自身的能量,減少運動,不要向外界散發自己的能量信息,要讓身體有一定的休養的時期。平時多曬曬太陽,多接收一點太陽的能量信息。心態要處于半休眠狀態,要學會欣賞自己,這樣就不會與人斗氣。不斗狠就不會耗散能量。時常也可以做點小的運動,只要達到驅寒溫肢的程度即可。千萬不要激烈運動,弄得大汗淋漓的,這樣寒氣很容易傷害到自己。腎臟是藏五臟之精微物質的。腎上腺中糖皮質和鹽皮質是驅動自身能量信息運行的母本信息,所以腎臟具有先天之氣。如果損傷了腎臟的意識,那么就造成很不好的后果。腎臟是排毒的器官,由于冬天氣息促使人體很少運動,毒氣一般只能靠腎臟排出,腎臟出現問題,毒氣就留于體內,損傷腎上腺,在具有生發氣息的春天里腎上腺不能催動肝氣運行,肝氣不能給予筋能量信息,筋就顯得軟弱,筋傷了肢體缺乏運動能力,繼而造成肢體厥冷。
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解釋:宇宙能量信息清晰不混亂的時候,我們能看見天空發光發熱的天體,它們遵循著宇宙的規律周而復始運行,所以不會從宇宙中消亡!
這里的天明不是天空明朗的意思。而是天體突然發出光和熱。掩蓋了太陽月亮的光和熱。突發的能量影響到地球空間的能量吸收和運作!
引申:此句讓我想到流星爆炸,超星體爆炸。如最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 ,在俄羅斯帝國西伯利亞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云騰空而起,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氣溫瞬間灼熱烤人,爆炸中心區草木燒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還有人被巨大的聲響震聾了耳朵。不僅附近居民驚恐萬狀,而且還涉及到其它國家。英國倫敦的許多電燈驟然熄滅,一片黑暗;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抖動……
大約當地時間早上7:15分左右,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若。數分鐘后,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并且觀察到了蕈狀云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站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被當時英國剛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
此句闡述了一個觀點:天陽不可張,張著玉石俱焚也!危害人間!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云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解釋為:如果宇宙能量不能正常吸收和散發。地球會進行自我調節。就會以火山噴發形式出現!火山噴發,帶著大量水汽和火山灰沖向天空。水汽和其它氣體因為質量輕而不會馬上下降,但火山灰卻會大量下降覆蓋在植物表面!天空一片黑暗,分不清白晝和黑夜。植物因得不到陽光,又被火山灰覆蓋,生命得不到延續。連一些年代久遠,高大的樹木也不能幸免!二氧化硫,甲烷等有惡臭味,彌漫在空氣中,始終不肯發散而去!接著氣體溫差變化,水汽凝結成酸雨,氣體溫差造成狂風。一時間狂風暴雨施虐大地!此時地球也分不清四季變化了,地球自然循環出現巨大變化,不按照原有規律運行,那么植物和動物紛紛死去!
引申:此句更是具體講了地球的火山噴發情景!特別是講述海島火山噴發的場景!
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氣體,對氣候造成極大的影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昏暗的白晝和狂風暴雨,甚至泥漿雨都會困擾當地居民長達數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氣體被噴到高空中去,它們就會隨風散布到很遠的地方。這些火山物質會遮住陽光,導致氣溫下降。此外,它們還會濾掉某些波長的光線,使得太陽和月亮看起來就像蒙上一層光暈,或是泛著奇異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時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觀。
此句闡述一個觀點:地陽之氣不可張。張者四季不顯,萬物凋零!
唯圣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解釋:智慧的人類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拼命發展自己,掠奪地球和生物資源,那么人類就不會感染奇怪的毛病,萬物也不會因為人類開發而滅亡,地球也會生氣勃勃的!
引申:人類可以為了自身發展和種群延續,發展醫學和利用自然資源!但不可以過度追求人類單一發展欲望!生命自然有其法則!如果強行發展壯大自己,那只有走向滅亡一條道路!所以才有后面的“治未病”的觀點出現!
此節也可以闡述一個真理,西醫進步不是人類幸福,而是人類滅亡開始!西醫的出現是伴隨著赤裸裸的對地球資源和生物資源掠奪!許多新毛病都是人類在掠奪資源過程產生的!西醫只是暫緩這些毛病發展速度,但始終解決不了這些毛病!西醫進步歷史完全建立在戰爭掠奪歷史上!西醫歷史就是屠殺生物和人類的歷史!
由于人類掠奪資源,一些沉睡于原始森林中病毒被帶到人類社會!由于人類掠奪資源,一些地層中重金屬元素被地表生物和水源吸收,人類誤食這些水和生物,就會造成中毒!由于人類掠奪資源,戰爭不可避免。戰爭中刀槍傷害,造成人類骨折和人體創傷,甚至失去生命!
哪怕不發生戰爭,植物和動物,甚至地球都會為了維護自身生存需求,對人類進行大規模的反擊!火山噴發,地震,磁極反轉,溫室效應,冰山時期轉化,水災,旱災,瘟疫等等,會讓西醫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人類必然接受上帝的審判!
章篇小論:《五行來自于何處》(舊文節選)
五行來至于陰陽平衡。這是古人高深哲學理論。要懂五行必須要有對萬物本質的了解。萬物本質是什么?能量和信息之間相互平衡,相互影響。即陰陽平衡論,演化成五行相生相克論!
西方也有古代五行學說。不知有人看過美國影片《第五元素》嗎?西方把世界看成有四大元素構成:水,土,風,火。那第五元素就是地球生物。最高的地球生物就是人類!西方的四大元素論,解釋是一個靜態的宇宙觀。而中國的道學把宇宙看成動態的!這是兩者本質的區別!
作為類地球生物的生存環境,必須具備四大元素:水,土,風,火。即大氣,水源,火山,土壤。既然地球生物出現了,這個地球世界應該是動態,中國道學就用五行來解釋萬物之間的能量信息相互平衡,相互影響的理論!
宇宙有生死,恒星和行星也必然跟隨著宇宙有生滅,當然作為行星上生物,也就有了原始生滅的信息!影響萬物的生滅周期的就是萬物之間的能量信息的影響和作用!
世界上什么能量最大:宇宙能量最大。世界上什么能量影響到人類:宇宙能量!宇宙能量信息無所不在!宇宙生滅的基因存在于每個宇宙萬物信息中!這種生滅被嚴格控制在宇宙能量范圍之下!
沒有宇宙,就沒有恒星,沒有恒星就沒有行星。沒有行星就沒有智慧生命!所以宇宙控制著恒星,恒星控制行星,行星控制生命。結論是宇宙壽命比恒星長,恒星壽命比行星長,行星壽命比智慧生物長!
.佛家說萬物皆有佛性。指的是萬物都含有宇宙能量信息。如果將自我的能量信息回歸了宇宙,那完成成佛的過程!
中國道學的陰陽五行解釋地球循環的過程。宇宙形成是陰陽相互平衡和影響,作用的結果!地球作為人類的生存基礎是由五行作用的結果。地球是由一個體積很小的超重質量的物質組成的核心——某種金屬。這種金屬元素的體積可能只有一粒米大小。那就是宇宙大爆炸留下——有物質。我們的宇宙是只有“無”能量的空心宇宙,只帶有能量而沒有信息。這個“有物質”來至于另一個宇宙。“有物質”接受“無能量”能量供給,最后由于能量凝聚過多而發生大塌縮,最終引發了大爆炸。有形物質形成星系的核心,一些電子等微小物質形成星塵和氣體。
地球核心有了,但我們宇宙中“無能量”太多,于是為了保持平衡狀態,地球核心不斷吸收著太空中“有物質”——太空中能量更小的氣體和星塵,來平衡“無能量”的作用!從而達到平衡狀態,而不至于形成塌縮。
這些星塵和氣體組成最原始地球。我們宇宙是寒冷的。有著絕對零度的低溫。當這些物質慢慢冷卻下來,就形成行星——地球。
這些物質后來演化成:水,土,風,火。在大氣,水源,火山,土壤相互作用下,新的地球生命出現了。道學五行也就出現!
地球核心——金屬,為了平衡不斷融化地球外殼的,來補充本身的能量,來維持本身旋轉。這就是土。土是宇宙星塵和氣體演化的,它在演化過程中吸收大量的宇宙能量,為地球核心提供了動力來源。所以我們的版塊移動也就存在了。
地球外殼的能量,用版塊向地球核心移動方式完成轉換。土生金的理論成立!可以說地震本來就是地球鮮活生命的寫照。地球正常運作的寫照。(這里插一句:月亮等一些星體對地球核心影響時,如陰歷月初,十五,引力作用地球時,也是地震活動高發時期。因為水壓對版塊作用,和引力對版塊作用產生的版塊錯位摩擦。)
萬物要保持現有生存方式必須達到一種平衡,即聚氣之后必須散氣。聚集能量后,再散出物質,吸收宇宙能量,來完成一個能量循環。地球核心靠外殼能量維持自身生命的活動,當一些外殼能量消耗后,地球會把這些物質以火山噴發的方式,來回歸地球表面,讓他們繼續吸收宇宙能量。火生土的理論成立!(這里我插一句:地球就像一個乒乓球,這里塌陷那里凸起,地震往往會造成火山爆發)
沒有地球核心——金屬,巨大引力作用,那些天空中組成水的物質是不會被吸引到地球來的。所以金生水的理論成立!
當地球生命出現后,這種循環方式出現了轉變!地球的多余能量產生植被。茂盛的植被掩蓋地球外殼,從而改變了地球吸收宇宙能量方式。植被代替地球外殼吸收宇宙能量。那如何將這些植被轉換成能量維持地球動力呢?很簡單,這些植被通過地球地殼變化——地震,火山,雷暴等自然生滅的循環,最終成為殘骸轉化石油,煤炭等能量,重新將宇宙能量回歸大地——土。木生火,火生土理論成立!這是一個新循環方式,這是地球生命產生后循環方式!(過分抽取地球能量資源,是人類走向被地球報復滅亡的必然)
沒有的水對地球自身循環能量的轉化,平衡作用,那這種循環方式就不存立。沒有地球能量作用于水,那新的生命形式就不可能出現。所以說水生木的理論存立!
這里的生的含義,就是宇宙能量的轉換!有生當然就有克。克的含義,遏制某些能量過多的聚集!地球核心控制著地球生命能量積聚。地球生命控制地球外殼能量積聚。地球外殼控制著水源能量積聚。水源控制著火山的能量積聚!火山控制著地球核心能量積聚。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理論成立。這就是五行運,化!
只有無休止的轉化,沒有適當控制,那對一個質量在宇宙很小的地球來說,很快就會因為失去能量補充進入休眠狀態。
人是由地球生物細胞組成,當然帶有地球生物細胞能量信息。地球生物細胞是地球能量信息循環產生,當然帶有地球循環信息。地球來至于宇宙能量信息轉化結果,當然帶有宇宙循環信息!這也是古代說的天,地,人三界循環的信息!天人合一的理論成立!
(注:這是先天五行,還有后天五行,下次繼續闡述)
萬物皆有自我特點的能量信息轉化方式,就有了自我的意識。就如同地球有著宇宙意識——圍著太陽公轉,但同時也有著自我意識——自轉。就如同地球生物會跟著地球能量信息生滅,也同時會選擇自我生滅方式。有些植被會長在不同地區,會在不同時間開花,結果。這就是植被的自我意識!
人之所以能稱為萬物之靈。天地靈氣所造。因為人最大特點,能夠吸收各種能量信息,建立同一物種中最大差別性!即人人都有著不同的自我意識!
人有著宇宙平衡共性——陰陽雙體。有形的肉體和無形的意識。肉體有著地球生物特點:轉化能量。意識有著宇宙特點:形成自我的宇宙意識!
地球生物承擔著地球能量轉換的作用。地球生物環境破壞必然造成地球能量循環的改變。
人類如果想延長自己的壽命,那必須跟隨著地球意識運作。所以作為古代中醫的經典《素問》在開篇就說了,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人如果想長壽,那必須遵循地球的法則。合理利用宇宙能量。人是有自我意識的,這種人類的自我意識組成社會意識。那必須要求人類社會意識跟隨地球意識來運作!道學用同樣話說: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素問》是一篇講人體作為地球生物運作的規律的古代科學學術。其中只講兩個關系:肉體在能量信息轉換中變化,意識如何控制這種變化!
人體對應的天,地,人的關系是神,氣,形。形隨物(地球生物意識),氣隨地(地球意識),神隨天(宇宙意識)。天控制地,地控制物。神控制氣,氣控制形。形失去意識,氣也失去意識,神也就沒有意識了!
太極生陰陽雙性,陰陽雙性生天地人三界,天地人三界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