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孔子不僅是一個裝知能手,也是一個造假能手——兼論儒“厚葬久喪”是喪祭的腐敗、墮落和反動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2011-03-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孔子不僅是一個裝知能手,也是一個造假能手  

——兼論儒“厚葬久喪”是喪祭的腐敗、墮落和反動  

   

探索者  

   

    現僅舉一例:關于“三年之喪”,并且簡而言之。  

(一)  

《中庸·18》: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由此,孔子說:“斯禮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周禮上規定:“父母之喪”的喪期一律是三年,從庶人到天子,不分貴賤,都一樣。“三年之喪”,來自于“周禮”的規定!  

但是,你翻遍了《四書》,也找不到孔子對“三年之喪”在《周禮》上的明確出處!  

《論語·陽貨·17·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由此,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是由于“子”“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這樣“三年之喪”,就不是來自于“周禮”的規定,而是來自于父母與其子兩者之間 “三年”的感情深度。據此,也就不可能有“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更不可能有“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因此,孔子的“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既非來自“周禮”,也非來自父母與其子兩者之間的感情!那么,來自什么?請讀者繼續看下去。  

(二)  

請看:  

《論語·憲問·14·40》: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1,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2,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3三年。”  

注釋 1.高宗諒陰:高宗,殷王,名昭,廟號武丁,盤庚弟小乙之子,繼小乙即位。傳少時居于民間,知稼穡之艱。曾學于賢臣甘盤。即位后,用傅說、甘盤共輔國政,王朝復興,在位五十九年,死后尊為高宗,《書》稱其為商朝中興的賢王。諒陰,是一種在近代醫學上稱為“不言癥”的病。對此,孔子不知而裝知并信口開河,把其當作居喪時住的房子——“兇廬”,而引申作守孝意解釋。后儒也都是“矮子觀場,隨人說研,和聲而已”,這樣就以訛傳訛傳,流傳了二千四百余年,假話當成了“真話”,而貽害無窮。郭沫若《駁〈說儒〉》說,“諒陰”是一種在近代醫學上稱為“不言癥”的病,并非居喪的“兇廬”。筆者從其說。3.冢(zhǒng)宰:商朝的官名,相當于后世的宰相。在大喪期間,充當事務總管。  

譯文 子張說:“《尚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殷高宗‘諒陰’,三年不言是何意?”孔子說:“何只是殷高宗,古之人皆如此。君薨,其繼君守孝三年,不問政事。在這期間,文武百官各理其職,而聽命于冢宰。”  

《論語·為政·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誨”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實,需要“誨”者,首先當是他孔老二。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孫們都犯有這個毛病。“上有所行,下有所效”,“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當時風行,如今尤烈!  

孔子不知“諒陰”(“不言癥”)是何意,卻在弟子子張面前拿著糊涂當明白,牽強附會、莫名其妙地把“高宗諒陰,三年不言”(高宗患“不言癥”,三年不言)說成了“何只是殷高宗,古之人皆如此。君薨,其繼君守孝三年,不問政事。在這期間,文武百官各理其職,而聽命于冢宰。”他不僅臉不變色心不跳地硬是把子張給忽悠了,還渾水摸魚地給“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造了一個“遠古”時的證據。孔子不知裝知、杜撰造假的本領“實在是高”!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是孔子的無中生有,私自杜撰出來的鬼話。  

實際上,在孔子當時根本就沒有“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之事!  

不僅在孔子當時就沒有“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之事,甚至于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孟子時,也沒有“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之事!  

孔子的生卒年是公元前551-前479年;孟子的生卒年是公元前372-前289年。從孔子死到孟子生是107年。  

關于“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的鬼話,完全都是來自孔、孟兩位的胡說。  

要說徹底解開、戳穿這個秘密,還得感謝《孟子》。它不但給我們徹底解開、戳穿了個秘密,它還徹底解開、戳穿了這其中的陰謀!  

   

(三)  

     請看:  

《孟子·滕文公上·5·2》:滕定公薨1,世子謂然友2曰:“昔者孟子嘗于我言于宋,于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3,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鄒4問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5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6,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7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8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于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9,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10。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11,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  

注釋 1.滕定公薨(hōng):滕定公,滕文公之父。薨:死。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亡。2.然友:趙岐注:“世子之傅也。”3.大故:重大事故,指大喪。4.之鄒:到鄒。《史記正義》:“今鄒縣去徐州滕縣四十余里,蓋往返不過大半日,故可問而后行事。”5.自盡:竭盡自己的力量。6.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zhān)粥之食:三年之喪,據儒家說,上古便曾行三年之喪,即子女對父母,臣對君,都守孝三年。現在看來,其說并無根據,這是以訛傳訛。齊疏之服:齊,緝(qī),衣服縫邊;疏,粗布。穿用粗布作成的不縫邊的喪服。飦粥之食:飦同饘(zhān),《禮記·檀弓》孔穎達疏:“厚曰饘,稀曰粥。”意指粗茶淡飯。7.宗國:周朝重宗法,魯滕諸國的始封祖國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封魯,行輩為長。因此其余姬姓諸國皆以魯國為宗國。8.《志》:古書名。已不得而知。9.歠(chuò)粥,面深墨,即位而哭:歠,《說文》:“飲也。”墨,黑。喝稀飯,面色黑瘦,臨孝子之位而哭。“君薨,……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10.偃:仰面倒下,放倒。11.五月居廬:《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諸侯五月乃葬,未葬前,孝子必居兇廬。兇廬也叫梁闇(àn),用土磚砌成,不用柱,不用楣(měi),不用修飾,以草為屏。甚至在守孝期間內都居于此。  

譯文 滕定公死了,其太子對師傅然友說:“昔日孟子曾與我在宋國談過許多話,我至今不忘,記憶猶新。今天不幸橫遭喪父之禍,我想派你為使去問孟子,然后再辦喪事。”然友即去鄒見孟子,孟子說:“喪親,本應自盡其心,不亦善乎?曾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就可堪稱為孝了。’關于諸侯之禮我未學過,盡管如此,還是聽到一些。(可見當時“禮壞樂崩”的程度。甚至于連鼓吹了一輩子周禮的孟子也沒學過,只是道聽途說,瞎吹呼了一輩子。可悲也!)盡三年喪禮,穿粗布縫邊喪服,喝稀粥,從天子到庶人,夏商周三朝以來都是這樣。”然友返國復命,太子定為三年之喪。滕國的百官皆不愿意,說:“我們宗主國魯國的先君也莫實行這種喪禮,我們滕國的先君也莫實行這種喪禮,到你這里反而要實行這種喪禮,不可。并且《志》曰:‘喪祭從先祖。’”又說:“我們應該繼續接受這一傳統。”因此太子便又對然友說:“我過去未曾搞過學問,只好馳馬射箭。今父老兄弟、文武百官,都不贊成。我惟恐不能盡心辦好喪事,請你再代我去問問孟子。”然友又再次去鄒問孟子,孟子說:“是這樣。然而,辦喪事是不能求助于他人的。孔子說:‘君薨,太子把政務交于宰相,食稀粥,面黑瘦,臨孝子之位就悲哭,文武百官誰敢不悲。這是因太子率先垂范的結果。’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上風有吹,下草必偃之。問題的關鍵在于太子自己。”然友返回復命。太子說:“當然,問題的關鍵確實在我。”于是太子居喪廬中五個月,不曾頒布過任何命令和禁規,官吏和族人都很贊賞,稱贊他知禮。及下葬之時,四方來人觀之見太子以及“百官族人”面色戚戚,哭泣哀哀。對此,來吊者無不興奮非凡!  

請注意:  

1、魯國是滕國的宗國。周朝重宗法,魯滕諸國的始封祖國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封魯,行輩為長。因此其余姬姓諸國皆以魯國為宗國。請特別注意,魯是滕的宗主國,而魯是周公的封國,周公“制禮作樂”,完成“禮制”。當然滕必然是禮樂之邦。在滕“世子”之前,滕所實行的喪葬之禮必定是周(制)禮。既然“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先君莫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那么由此看來,即便在孟子時,也沒有“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之事。  

《論語·里仁·4·20》:“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既然“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且《志》曰:‘喪祭從先祖’”,當然“子之身而反之,不可”,是“謂不孝矣”!而此時,孟子也不管這一套了。孔二和孟軻都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無可無不可”,就是典型的、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由此看來,孔孟所鼓吹的所謂“孝”,所謂“喪祭”,既不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也不是“喪祭從先祖”,而是孔二和孟軻的肆意杜撰和胡說八道!  

孔二是“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孟軻是“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是在跟著孔子“庶人”也要、也能“三年之喪”嗎?其能嗎?“天子”可以“三年不言”,令“冢宰”代理,命“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庶人”命誰代理,三年喝西北風?“庶人”也“三年之喪”,又如何供養那些“食于人”者(《孟子·滕文公上·5·4》)?  

2、“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是孔二和孟軻的一個陰謀。  

然友對孟子說根據他的“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說法,滕世子“定為三年之喪。”對此,滕“世子”的“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然而,對于滕“世子”“父兄百官”一致的反對意見,孟子的態度和回答是什么?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孟子一個“然”,就說明他統統承認了滕“世子”“父兄百官”的反對意見都是對的。對于“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出處,孟軻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來。  

這時,他也不再拿他的“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的空話繼續忽悠然友了,他也知道這些騙不了人,而是使用了他的撒手锏——給滕“世子”“戴高帽”,而讓滕“世子”落入圈套。權勢者最喜歡戴高帽,而儒特別擅長此道,利用這一手往往是“勢在必得”! 孟子說:“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什么“禮”,什么“情”,什么“父兄百官”等等統統都靠不住!問題的關鍵是“在世子”。“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只要你“世子”說是就是,說有就有!你是“君子”你說了算(言外之意,若你說了不算,你就不是“君子”)!根本就沒有什么“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之事,甚至于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孟子時,也沒有“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的根據!這完全要視滕“世子”,也就是“權威”、“君子”而定,同時也完全是服務于“權威”、“君子”的利益——“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這樣可以培養“百官有司”對“君”的畏懼感,對“君”的忠順,對“君”的諂媚,對“君”的奴才性。如果,在整個社會中,都實現了“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那么,就會在整個社會中,普遍地造成、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對“上”的畏懼感,對“上”的忠順,對“上”的諂媚和對“上”的奴才性。這樣,整個社會中的各個等級的“下”,都會安貧卑辱,做著各自的奴才;各個等級的“上”,也都會安富尊榮,做著各自的主子。這樣也就“克己復禮”了——奴隸社會復辟了,進而,奴隸社會也就“萬歲”了!  

《論語·學而·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當然,這僅僅是“君”和孔二孟軻們的一廂情愿。“樹欲靜而風不止”,在階級社會里,階級斗爭是客觀必然!“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僅社會中的各個等級的“下”絕對不會甘心情愿、老老實實地做著各自的奴才;甚至于社會中的各個等級的“上”也絕對不會甘心情愿、老老實實地做著各自的主子!孔二孟軻的這一陰謀,只能自我欣賞,掩耳盜鈴,不攻自破!  

請看:“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  

對于滕國的“大喪”,“四方來觀之”的所謂“吊者”,當然不是一般“庶民”,甚至于也不是一般“庶人”,都是一些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之類,很可能其中還有許多外國貴賓。他們對“至葬”時,滕“世子”以及滕“百官族人”“至極”的“顏色之戚,哭泣之哀”,不但沒有半點“哀”、“戚”之態,而是“大悅”,比看一場猴戲還要興高采烈!當然,孟子說得也明白,喪者的“顏色之戚,哭泣之哀”是讓“四方來觀之”,讓“吊者大悅”之,觀鬧劇也!  

滕“世子”的“顏色之戚,哭泣之哀”,是做給滕“百官有司”看的,當然是裝出來!  

滕“百官有司”的“顏色之戚,哭泣之哀”,是“莫敢不”,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仿效、模仿,是逼出來的哭臉,擠出來的眼淚,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是“必”“甚”出來者,是“君子之風”,所“必偃”出來的。可見孔孟的“孝”者“顏色之戚,哭泣之哀”的虛偽性和“三年之喪”的虛偽性。滕國的“大喪”,是孟軻遙控滕“世子”所導演的一場鬧劇!非慰亡靈者也!  

(四)  

《孟子·滕文公上·5·5》:“孟子曰:‘……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ruī)姑嘬(zuō)之,其顙(sǎng)有泚(cǐ),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于面目,蓋歸反蘽(léi)梩(lí)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若根據“且《志》曰:‘喪祭從先祖’”,那么只能是“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而不會有“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并非“喪祭從先祖”,而是“喪祭從”后祖。因“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于面目,蓋歸反蘽梩而掩之。”如果說“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是人類社會喪祭的一種改革,那么其后的“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等厚葬久喪,就是喪祭的一種腐敗、墮落和反動,殺殉更是天大的罪惡,是“滅天理”。孔孟之流就是其鼓吹者和維護者。《孟子·梁惠王上·1·4》:“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孔老二喪心病狂地詛咒發明俑,以俑代替活人殉葬的那個人,斷子絕孫!  

其實,在1949年新中國誕生之前,在中國的大地上仍然時有人殉發生和有關報道。筆者記得在少年上小學時,就曾讀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家大地主的老太爺死了,買了貧窮家的兩個小孩,一男一女,作為童男女陪葬,好幾天后,從墳墓傍邊經過的路人,仍然還可以聽到這兩個小孩在墳墓里的哭泣聲┅┅。這就是舊中國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革命不前進,社會不進步,人民不解放,“人殉”殘劇就很可能在中國重演!中國近年來在多地不斷出現的“黑磚窯”、“黑煤窯”、“黑作坊”就是其先兆!孔老二的付出就是其先兆!  

墨子對當時厚葬久喪和殺殉之禮不僅做了深惡痛絕的批判還提出了徹底的改革,著有《節葬》三篇,現僅存《節葬下》一篇。  

喪祭在本質上應該是生者對死者表達其哀思的一種方式。  

毛澤東說得好,他說:“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種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服務》)  

這是革命的共產黨人的“喪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9. 美國又燒起來了!為什么一場山火難倒整個美國?
  10. “搞建設究竟要多少年才上軌道?應該縮短。”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专区欧美精品 |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 亚洲网中文字幕 | 在线国产视频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