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哲學精神作為個人意志的表現極其稀少和微弱,但是在國家意志上它卻表現的極其集中和強大。
儒家思想是一種倫理和政治思想,但它一旦成為統治理論,必然要求它同時上升為一種抽象普遍和絕對的能夠應對一切的思辨哲學,否則它就不能擔當歷史文化重任。
儒家文化思想在普通中國人身上的表現和愿望,最起碼在形式上,遠遠不及國家文化對它寄寓的全部希望和強烈作為,也因為如此,一旦國家權威衰弱,儒教哲學文化立馬沉淪,甚至被當做喪家之犬遭到攻擊。
中華民族哲學精神的此起彼落,或者是此強彼弱,即國家哲學意志的起來與強大和個人哲學意志的沉弱,是互為條件。
也因此,盡管黑格爾、馬克思等眾多西方學者紛紛認為中國人沒有哲學自由意志的獨立性,但是另一方面,一個沒有個體意志自由的民族,它整體的民族文化卻是一直未曾中斷的延綿了五千年,在全世界絕無僅有,而且發展為全世界人口規模最大的一種文明。
因此對中華民族的哲學精神要作辯證的認識,和辯證的評價。
要認識到國家哲學意志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強項,我們不能丟掉,否則中國就會一盤散沙;也要認識到個人哲學意志是中國文化的劣勢,不補救這個劣勢,中國人要想成為思想和科學的巨人,可能只有望洋興嘆。
我們要在國家哲學意志的主導下,加強創造個人哲學意志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這一點日本做的比較成功。
中國古代專制王權,將國家專制文化意志推向了極端,造成中華民族哲學精神的畸重畸輕,近百年來專制文化哲學受到西方主體自由哲學文化的強烈沖擊,在這種新形勢下,糾正中國歷史哲學文化畸重畸輕的傾向,已具有良好的客觀條件,而將中國國家意志哲學和西方的個人意志哲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可以成為最佳的哲學理論基礎。
今天,孔子的思想比任何時代都具有社會精神引領的重大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的哲學精神之四)
——獨立思考 閱讀經典—— 蘇州雨果書店與您交流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