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駁《河殤》兼論中華文明的兩大源頭

劉瑯 · 2011-02-2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駁《河殤》兼論中華文明的兩大源頭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9588&PostID=31059370

   

  “河殤”,翻譯成老百姓的大白話,就是:短命的黃河文明!短命二字施之于父母之邦,只怕也只有中國文人才下得了手。這部流行一時的政論片全部的意思,就是宣傳發源于黃河內陸的中華文明衰落了,在那經年流淌的泥沙里再也不能演化出新的文明因子,中華文明的出路就是藍色的文明——由黃色向藍色的轉變。

  據說王震將軍看過《河殤》后非常氣憤,他不能容忍這種否定中國數千年文化傳統的行徑。拋開其政治理念不談,《河殤》的史學依據確實是很脆弱的:中華文明并非純粹的黃色文明,而是中原黃色文明與南方藍色文明的融合。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這本來是中國學界的共識,可是隨著日益增多的地下考古新發現,這一常識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最近,在遼河流域有了重大的突破--據認為公元前六千年的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非常成熟的龍的造型。面對這比之夏代還要古老的證據,人們猜測紛紛,認為遼河流域也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甚至是一個更重要的發祥地。此外,在青海、云南、貴州等地區,考古學家們也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遺跡。仿佛與這些新發現的事實相呼應,有關“楚文化”研究的興趣,也形成了一陣熱潮。因為楚文化,仿佛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一種混和或中介,對它日益增長著的關注,暗示“中國文明起源于中原”這一觀念已受到了強烈的動搖。

  中原文明起源于天文哲學。夏商以前的早期宗教自然觀為太陽崇拜,在周代轉變為北斗崇拜。而其人文因素一為慎終追遠的政典文化(尚書),一為敬祖尚親的人倫文化(三禮)。

  中原文明因為面對大自然的嚴峻挑戰,一向講求組織以發揮集體力量,而周公旦的封建及宗法制度更使社會組織結構的緊密到達了最高峰。當時施政的著眼點是天下秩序的整合,所以力求組織階層分明--王、諸侯、卿、大夫、士、人民,秩序的建立必靠彼此身分的認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占主要地位的儒家學說和法家學說(法家亦源于儒家)。

  而在長江流域一帶,自然條件良好,生存競爭壓力不大,因而哲學家思考上傾向崇尚自然,一切皆為上天所賜,平等成了主要精神。于是以老莊為主的道學,便成為楚人的國家意識形態。

  舊史家把楚文明視為中原文明內一個附屬的偏遠次級文明,并將其歸屬于周王朝的“諸侯”。20世紀以來,學術文化界也流行著一種以楚文化為蠻夷文化及所謂沅湘民間巫術文化的謬見。實際上,楚文化上承重黎祝融之后,乃正是炎黃文明的正宗和本根所在。屈原說:“帝高陽之苗裔兮,神(朕)皇考曰伯庸”(祝融)。就是自豪地強調楚人對于華夏始祖主流文明承繼的這一正統性。殷商亡政后,楚族受到周人的歧視,一度暫時衰落而降處蠻夷。但是這個民族的驕傲與自豪卻從來沒有丟失過。從楚先王熊繹“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通過春秋的爭霸角逐,到宣威時代,楚文明得到了復興。它借助位居華中的地理交通及資源之便,兼并一系列小國,在春秋之末多次問鼎周室,再次上升為一個政治經濟軍事非常強盛的大國。威王與懷王前期的楚國,即屈原盛年的時代,楚之國力已遠遠超越于當時北方中原諸國而與新興的西秦可相比肩。

  新考古資料逐漸證明楚文明因為環境的不同,很早發展出自成一體的文化,相當的精致并特殊,甚至比中原文明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原沒有任何一國的文化比楚人更多姿多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楚人吞并了幾十個國家和部族,透過通婚把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像他們的始租,并非胼手胝足的農神,而是飛揚縹緲的火神;河神更是位妙目流盼的美女。其他的神祗,或是彩衣姣服的巫女,又或桂酒椒漿的芳烈。楚辭更是音節委婉,詞藻繽紛,充滿哀艷纏綿的情緒。不同于中原文明的“火”及“鳥”類圖騰族,楚文明以“蛇”及“獸”類圖騰為主,分布地區幾乎遍及黃河南岸到長江南北岸。或許由于山岳及沼澤太多,這個文明的部族通常不大,獨立性高,作戰的機動能力很強,部族間的組織松懈,大多采取平等的聯盟方式,不像中原文明有井然有序的階級組織。楚文明在人類文明的貢獻上,絕不亞于黃河流域的華夏體系。

  六國里最有條件成就霸業的,本是楚人。楚國地處南方,土地肥沃,自惠王滅陳、蔡、杞、莒諸國后,幅員廣闊,但正因資源豐富,生活優悠,民風漸趨靡爛,雖有富大之名,其實虛有其表,兵員雖眾,卻疏于訓練,不耐堅戰。多元化也增加了整合上的困難,列國中以楚國的地方勢力最是強大,身居最高領導者的楚王,在重要的事務上都必須咨詢各大部族的長老或領袖。加上其族群分散于各地,交通不便,整合集結的力量較弱,使楚國在整體作戰力上并不顯得特別強。例如楚國在抗秦一事上反覆搖擺,背后實有說不出來的苦衷。其間在楚悼王時代,兵法家吳起雖曾以生命為代價,促成楚國的中央集權改革運動,但功效仍然有限。日后,急于施展富國強兵之術的李斯所以會拋棄祖國,西入秦境尋求發展,也在于深感楚國集結國力困難,規模雖大,卻不適于激烈競爭的挑戰。因此進入戰國時代后,楚國的領域雖然更大了,但競爭上的表現反而不如春秋時期。所以楚國雖然占有南方全部土地,對秦國卻處處被動挨打。楚懷王二三其德,受騙來秦,困苦而死,楚國更是一蹶不振,先后三次遷都。

  楚之亡國突顯其中央集權之不足。秦始皇以傾國之力,派出王翦的六十萬大軍滅楚。雖然楚各部落兵力數量非常龐大,但王翦不以硬碰硬,他下令進入楚境后,各軍團立刻構筑防御堡壘,堅壁清野,不肯進行會戰,楚軍雖數度挑戰,但王翦以逸待勞,相應不理。久而久之,聯盟式的楚軍,缺乏強有力的指揮及領導,便逐漸松懈了下來。加上人數龐大,糧食補充困難,行政體系混亂,各自為政,各部落軍團不得已只好向東退卻。王翦趁機追擊,楚軍士氣潰散,被擊得大敗,總司令項燕戰死,郢都也被攻破,龐大富足的楚國因而滅亡。

  秦以強大的武力和政治制度的高效率及決策機制的高度統一,制勝了列國,也制勝了楚。然而,正因為楚國是分權部落國家,并未遭到全面擊潰。最后主力的項燕軍團雖然失敗,主將也死于戰場,但分布各地的部族仍擁有相當的獨立抗戰能力。因此早自秦始皇在世時,便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隱言,蘊涵著對于楚所具有的強大文化優勢的不屈信念。有趣的是,到了近代,神州即將陸沉的時候,又發出了“只要湘人在,中國不會亡”的吶喊。湘楚,以及深受楚文體影響的南粵大地,輸出了諸如曾左、康梁、孫文、毛劉等一代代英杰。中國的新思潮、大變革,往往發起于南方,而成于北方。其文化背景或許正在于此。

  楚國亡后,楚地的游擊活動,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秦始皇三次巡行之所以都以楚地為重點,主要原因便是鎮壓楚地。始皇死后,首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使以楚軍作號召,初期聲勢最大的反抗軍--項梁軍團,更是以楚軍主帥項燕的后代自居。劉邦也是楚人,他的集團大多屬楚國的平民階級,原本是附屬項梁軍團的副帥,應算得上是楚軍的庶系。所謂楚漢相爭,其實可以視為劉邦的楚庶系聯合中原諸侯,以對抗項羽的楚嫡系的一場戰爭。雙方所代表的,都是來自南方的藍色文明。項羽出身楚貴族,滅秦之后,受傳統楚文化的約束,沒有及時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劉邦出身民間,沒有傳統的包袱,這是他擊敗項羽的一個重要因素。劉邦立國之初,以老莊無為的思想為治國哲學,同時雜取儒法,在政治制度上,漢承秦制。而在文化上,卻是漢承楚風。漢承楚言,楚風,楚歌,楚舞,楚藝,楚俗。后世有不肖子孫以為秦滅楚是黃土文明戰勝了海洋文明(《河殤》),卻無知于滅秦者是楚人這一史實,更不知漢建立后,一個融合中原文明及楚文明的嶄新文明--漢文明誕生了,而劉邦則是這一新文明的創建者。

  因此,盡管在史遷筆下,劉邦形如無賴,但是,一代史學大師湯恩比卻認為,人類史上最有遠見、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凱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高祖劉邦。

后世雖有數祖忘典的疑古派,但5000年來流傳有自的系統世序、歷法、文獻記載,以及近百年來地下出土的文物、文獻與這些書面記載的驚人之印證和吻合,使人可以確信,夏商周文明絕不是建立在所謂原始巫教(張光直)或野蠻奴隸制(郭沫若)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當時舉世最為先進的天文歷法知識、理性宗教哲學和最發達優越的農業及工藝城邦文明基礎之上的。融南北文明于一體的中原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所產生過的一切文明中,最優秀、最智慧、最具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一種淵源于遠古的文明。

(風之谷書院http://130012.blog.tianya.cn)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9. 美國又燒起來了!為什么一場山火難倒整個美國?
  10. “搞建設究竟要多少年才上軌道?應該縮短。”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网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国产AⅤ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无弹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