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殘暴反孔是無理、自卑、怯懦的結果
羅 寧
現在,粗暴、無理的反孔,作為一種時尚的痛快,正在流行。通過粗暴、無理的反孔,很多人淋漓盡致的宣泄著他們的種種不痛快。因此,很多人借反孔獲取并享受到了盡情宣泄后的輕松和愉悅。但是,對于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而言,因為反孔而得到的輕松和愉悅,則不過是致使中國社會走不出悲哀困境的,無理、自卑、怯懦心態的無奈延續?! ?/p>
在近兩千五百年前,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生活之中,處于社會邊緣、底層的,不得志、貧寒、落寞的教師------孔子,以其符合人性、人倫、人文和人生需要的,可以真實助益人類生存發展的,以言簡意賅的語言所表述的,閃爍著智慧、理性光芒的思想、學說,在當時贏得了他的貧窮而又睿智的學生們的信服,此后,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的近兩千五百年間,還普遍贏得了各個地方人類的信服與崇敬。否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不會源遠流長的至今還具有廣泛、深刻的影響。
當然,面臨著種種生存發展困難與問題的廣大被統治者,始終是信服與崇敬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基本人類群體。而廣大的被統治者之所以會自發自愿的,代代相繼的學習、喜愛、尊崇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多方面的啟迪與教益。所以,無權無勢的孔子的思想、學說,首先應該是廣大被統治者的精神財富?! ?/p>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作為人類社會的統治者-----奴隸主諸侯們,在孔子生前及去世后的五百余年間,在漢武帝吸收、改造孔子的思想、學說,以創立儒術之前,歷來是拒絕、漠視、冷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并且,秦始皇還曾經殘暴、血腥進行過 “焚書坑儒”。因為,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有教無類”,孔子關于“苛政猛于虎”的指責,與奴隸主諸侯們的利益追求是背道而馳的?! ?/p>
漢武帝正是在清楚、明確的看到了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在廣大的被統治者中間所具有的深刻、普遍的社會影響力之后,出于鞏固、擴大、發展、維持統治利益的需要,才一改自春秋戰國時代起,以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為極端的,拒絕、蔑視、冷對、打壓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粗暴、殘暴做法。轉而采用提取出孔子思想、學說中可以被利用的部分,在與其他人類認識成果進行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創立并運用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志、品牌的儒術,以更為有效的對廣大被統治者進行思想統治的方法,來文武并重的鞏固、擴大、維護皇帝的政治統治?! ?/p>
自漢武帝以后的歷代皇帝的統治實踐結果證明,漢武帝富有遠見卓識的選擇與決策是成功的。通過運用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標志、品牌的儒術,歷代皇帝不僅得以增強了皇帝統治的社會基礎,而且也相應以更為符合、貼近廣大被統治者心理需求的途徑,有效的增進了皇帝統治的合理性。所以,從漢武帝開始,歷代的統治者們均給予孔子及其后人以至高無上的尊榮和禮遇,以由此來不斷提升儒術的影響力及使用成效。
生前無權無勢,凄涼、屈辱的孔子,只是因為所述說的思想、學說,具有深邃的智慧屬性與能夠折服人的理性品質,才得以被廣大的被統治者真誠信服與尊崇。而漢武帝高瞻遠矚的政治利用,則使得孔子在去世后的近兩千年以來,得到了歷代統治者所賦予的無以復加的尊崇與榮耀。無疑,這種命運的根本轉折,是孔子生前所無法預料的。
在人類生存所在的地球上,在人類生存發展過的以往歷程中,包括孔子去世之后的兩千五百多年間,并且,在將來更長的期間內,無數權勢顯赫一時的統治者,都已經并還將繼續歸于銷聲匿跡;無數曾經宏偉壯麗的宮殿,也已經并還將繼續歸于無影無蹤。 但是,時間的無盡流逝,卻不能減損、消磨孔子思想、學說的人性光芒。如同其他世界級的人類思想大家一樣,孔子的思想、學說,沒有因為孔子生前曾經的貧寒、落寞,而歸于消亡;也沒有因為統治者無以復加的改造、利用,而喪失魅力與影響力。
因為能夠普遍適宜、滿足不同時代人類的人性、人文、人倫及人生的本質生存需求,孔子的思想、學說,才得以依憑所具有的智慧屬性與理性品質,無脛而走的超越了時空、文化的局限,自然的贏得了人類的普遍信服與尊崇;才得以超越人類統治者的冷對、打壓與改造、利用,自然的賦予無數人類社會成員以深刻的啟迪與助益。由此,孔子的思想、學說,才得以廣泛的在人類社會流傳?! ?/p>
然而,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智慧屬性與理性品質,及其所具有的廣泛影響,卻不能幫助孔子擺脫屈辱,并屢屢被摧殘的厄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社會生活中,比尊崇孔子的社會現象更具震撼力的,應該還是那些激烈反對孔子的社會現象。
孔子的思想、學說以其所具有的睿智、深刻、普適及超越時空的廣泛影響力,居高臨下的在中國社會普遍擁有了強勁的人性、道德優勢。因此,孔子的經典言論,習慣成自然的就成為了一般社會成員評判是非及決定取舍的衡量尺度與指南?! ?/p>
所以,每當不同時代內權勢熏天的人物,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最終深切的感受到了人們利用、借助孔子的思想、學說,所形成的沉重社會道德壓力之后,為了擺脫危機,往往會在理屈詞窮的情況下,基于低端的文明發展程度,服從于無理、自卑、怯懦的心理支配,十分粗暴、殘暴的運用暴力,來野蠻的損毀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承載物。而在當代,在社會成員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現實社會環境中,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則成為了那些不了解孔子,對于了解孔子也不感興趣的人們,安全宣泄不滿情緒的出氣筒?! ?/p>
關于反對孔子的社會現象,通過在互聯網上的搜索,人們可以找到很多資料。為了說明觀點,對于眾所周知的若干事件,我作如下的闡述分析:
一
孔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人類社會統治者------奴隸主諸侯們,各霸一方,為了擴張自己的權勢與利益,無休止的驅使民眾相互征戰,相互殺戮、屠殺,致使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而關注人生、關愛人類的孔子所主張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希望社會恢復西周時期“禮” 制的有序狀態的愿望,與奴隸主諸侯們追求利益、權勢的貪婪欲望,自然是背道而馳的,也是不利的?! ?/p>
因此,在孔子生前,在孔子去世后的近五百年間,雖然獨裁、專制、貪婪、殘暴的奴隸主諸侯們,事實上都在草菅人命,但是,在世人面前,則都需要以愛人為標榜。否則,他們就不能在人類的信任、支持下,保持實力,擴大利益。同時,他們又不愿意放棄追求既得、可期利益與權勢的欲望。如被奴隸主諸侯們所熱衷的人殉制度,就一直持續存在至晚清末年。
所以,在符合人類生存發展所依循自然法則的孔子思想、學說面前,言行不一,理屈詞窮的奴隸主諸侯們,便只能不講理、自卑、怯懦的拒絕、蔑視、冷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甚至還要動用權勢去威脅、圍困孔子。當然,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并沒有因此而失去智慧、理性的豐富魅力與道德優勢?! ?/p>
二
秦始皇統一中國社會,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衡器同一的雄才偉略,是后人難以企及的。但是,秦始皇高效的專制、獨裁統治,也是極其殘暴、殘忍、血腥的。
因此,信服、堅持孔子思想、學說的儒生們,對于秦始皇的暴政有所評判,并持異議與指責的立場,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面對儒生們的評判、異議與指責,同樣需要通過愛人的形象和影響力,以吸引天下人類歸心、歸順的秦始皇,自然會對儒生們的言論及其所形成的社會影響,十分不安,憂心如焚?! ?/p>
盡握天下權勢,通過運用暴政獲取成功的秦始皇,是只會信任暴政的,也是不會放棄暴政的。當然,秦王朝最終也敗亡于暴政。所以,對于儒生們的評判、異議與指責,理屈詞窮,無言以對的秦始皇,在惱羞成怒的之際,習慣性的采用盡失人心的野蠻、殘暴、血腥的“焚書坑儒”手段,以圖制服社會成員對暴政的不滿,就是不奇怪的。
活埋數百名手無縛雞之力,只是提出了批評意見的儒生,焚毀載有孔子及各種思想、學說的書籍,對于一言九鼎的秦始皇而言,確實是一件殘暴、殘忍但又輕而易舉的事。同時,也說明對全社會施行暴政統治的秦始皇,在面對敘述、記載人類生存發展所依循自然法則的儒生、書籍時,內心是沉重、慌亂的?! ?/p>
睿智精明的秦始皇,恐懼天下會因為儒生們的言論及書籍的傳播,而致使秦王朝喪失民心。所以,只知道施行暴政,不知道以理服人的秦始皇,自以為能夠永絕后患,讓所有的異議絕滅,便不講理的,在自卑、怯懦的心理支配下,采用了后患無窮的“焚書坑儒”敗著。從而使得天下人不再對講理抱有希望與信心。由此,秦始皇雖然贏得了短暫的耳根清靜,但是,卻也因此而為短命秦朝的毀滅,擂響了快速暴亡的喪鐘?! ?/p>
秦始皇因為統一中國而功績顯赫,因為“焚書坑儒”等暴政而惡名遠揚。盡管秦始皇決意要秦王朝江山萬世相傳,為此,無所不為。但是,秦王朝在依憑暴政延續了短暫的十五年之后,就在蜂擁而起的暴力反抗浪潮中歸于了覆滅?! ?/p>
三
最終推翻了明王朝的李自成的起義大軍,橫掃了半個中國的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部隊,都曾經血腥、野蠻、殘暴的以誅殺儒生、焚毀《論語》等書籍、搗毀拆除孔廟為能事?! ?/p>
李自成、洪秀全們的所作所為,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基于對明王朝、對清王朝的專制、獨裁的殘暴統治不滿、憤怒、仇恨,已經忍無可忍,并決意以死相拼,最終走上了聚眾起義的革命道路。因此,盡管信服孔可能成為李自成、洪秀全起義革命的直接障礙,但是,卻可以被李自成、洪秀全們用無理、野蠻、殘暴的方式,作為揭竿而起,與明王朝、清王朝決裂的標志性行為,當做宣泄仇恨、鼓舞士氣、凝聚民心、擴大影響的祭旗物,以向天下表明革命到底的堅定意志?! ?/p>
李自成、洪秀全們之所以要用野蠻、殘暴的方式反孔,深層次的原因之一應該在于,明王朝、清王朝高規格長期利用、尊崇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標志、品牌的儒術,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影響廣泛、深入影響,在事實上已經對李自成、洪秀全們構成了必需破解的巨大精神壓力。而如果不能夠有效的破解,正在進行并需要繼續擴大的起義、造反、革命,自然就會在人們既有的意識障礙下,遇到諸多的困難。但是,李自成、洪秀全們雖然亦人才濟濟,卻找不到破解、否定以孔子思想、學說我標志、品牌的儒術的突破口。因此,在自卑、怯懦的心理支配下,不可理喻的運用暴力,野蠻、殘暴的殺死儒生,燒毀《論語》等書籍,砸毀孔廟,就自然成為了李自成、洪秀全們的可行選擇?! ?/p>
儒生、《論語》等書籍及孔廟,在社會因為革命而動蕩,因為運用暴力而盛行野蠻的條件下,成為暴力的犧牲品,曾經屢屢在劫難逃。但是,孔子思想、學說符合人類生存發展所依循自然法則的智慧、理性本質,卻不會因此劫難而消亡?! ?/p>
四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人們在呼喚科學、民主的同時,也在高呼 “打倒孔老二!”,“砸爛孔家店!”但是,人們明顯的錯誤則在于,當時中國社會的積貧積弱及其所承受的喪權辱國之恥,直接的責任完全應該在于專制、獨裁的政治體制,在于殘暴、自私、腐敗、無知、無能、固步自封的清王朝,并不在于作為統治工具之一的儒術,更不在于主張“仁者愛人”的孔子及其思想、學說?! ?/p>
五四運動助長、支持了新文化運動在中國社會的強勢發展,為中斷老大厚重的中華文化傳承,發揮了重大的歷史性作用。但是,卻沒有因為響亮一時的“打倒孔老二!”,“砸爛孔家店!”的口號,也沒有通過任何形式的理論意義上的進取,在打倒、否定儒術,打倒、否定孔子思想、學說方面,取得實際成效。并且,在促進中國社會走向民主、科學方面,五四運動的有益作用,所能夠生發出的實際成效也是十分有限的?! ?/p>
五
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后,在1966年的冬天,來自北京的紅衛兵領袖帶領眾多的革命群眾,在曲阜的孔廟、孔墓掀起了反孔斗爭的新高潮。紅衛兵們高喊著打倒孔子的革命口號,齊心合力的拉倒石碑,搗毀塑像,挖開孔子家族成員的墳墓,曝尸于墓園。如此作為,在1974年的批林批孔運動中又再次重演?! ?/p>
紅衛兵在的所作所為,無疑已經不可理喻的突破了所有人類可以容忍、接受的人性、人倫底線。因此,所有當時在曲阜孔廟、孔墓參加過反孔斗爭的人們,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諱莫如深,從不愿提及。而所有堅定的主張、支持反孔的人們,也都在小心翼翼的回避并不提及當年紅衛兵無理、野蠻、殘暴的所作所為?! ?/p>
人們都十分清楚,當年的紅衛兵與批林批孔的革命群眾,如果張揚自己在曲阜孔廟、孔墓開展反孔斗爭時,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搗毀歷史文物,扒人祖墳,曝先人遺體的行為,那么,做出這種滅絕人性之事的人,即使是在當前激烈反孔的人們中間,都立即會成為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人類公敵。
所以,紅衛兵及批林批孔運動中的革命群眾,當年在曲阜孔廟、孔墓開展反孔斗爭時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會作為當代中國社會的恥辱,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之上的。并且,如此無理、野蠻、殘暴的惡行公然發生,并直到當今都沒有受到譴責與追究,中國社會成員們的靈魂,無疑將會受到良心、良知的沉重折磨與懲罰?! ?/p>
至于紅衛兵與批林批孔的革命群眾,為什么要無理、野蠻、殘暴的在曲阜孔廟、孔墓,突破人性底線的開展反孔革命行動,并且,為什么要不可理喻的,無理、粗暴的要將所有的政治罪名、罪過,如同栽贓于劉少奇主席那樣,傾瀉在孔子頭上,現在的人們或許會有各種認識與看法?! ?/p>
但是,當時的政治家在渴望通過天下大亂達致天下大治的雄心壯志的驅使下,在不容熱愛人民的高大形象受到損害的政治需要局限下,在極其厭惡孔子“仁者愛人”主張的惱怒情緒支配下,通過紅衛兵與批林批孔的革命群眾,在曲阜孔廟、孔墓,不可理喻的突破人性底線開展反孔革命行動;運用革命大批判文章這一載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運用一切粗暴辱罵言詞,不講道理的進行反孔革命斗爭,以宣泄、表達政治需要的深層動機;以隱藏自卑、怯懦心理狀態的潛在邏輯,卻是昭然若揭的。
人類社會有史以來,人類之中的強勢群體,借助并運用暴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的征服一切,已經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寫滿了無數的人間喜劇與悲劇?! ?/p>
暴力,可以輕易的消滅、制服理論家、思想家和學者,或者讓他們停止探討、思考、協作并閉嘴。暴力加利益,也能夠收買、扭曲、利用理論家、思想家和學者的靈魂、學識和良知?! ?/p>
在人類生存所在的這個地球上,在人類生存發展的全部歷程中,已經有日益增多的人類,通過回顧歷史、審視現實、展望未來,而得以明白:人類的思想只能被人類的思想所征服;人類的學說只能被人類的學說所否定;人類的理論只能被人類的理論所擊敗。能夠恒久、普適的啟迪、教益人類的思想、學說、理論,則永遠不會被暴力所征服、所否定、所擊敗?! ?/p>
惟有具備真理屬性、品質的人類思想、學說,是任何強大的人類暴力都不能打敗、消滅的。并且,任何運用暴力以征服思想的權勢人物及其必然失敗的努力,最終都會成為人類社會的恥辱與笑柄?! ?/p>
任何曾經或者試圖通過運用暴力征服、否定、擊敗人類思想、學說、理論的努力,不論具有怎樣的動機與成效,都是野蠻、殘暴的,都是人類在理屈詞窮的無理狀態中,為自卑、怯懦心理所支配的結果?! ?/p>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當年氣勢如虹的運用暴力征服了六國,首次統一了中國社會的秦始皇,雖然通過運用暴力“焚書坑儒”, 致使當時的秦朝上下鴉雀無聲,人們噤若寒蟬?! ?/p>
紅衛兵與批林批孔的革命群眾,當年在曲阜孔廟、孔墓,不可理喻的突破人性、人倫底線,進行了斷碑、毀像、扒墳、曝尸的反孔革命行動,并且,還將當時可以想到的所有罪名、罪過,用及其粗暴、野蠻的方式、鋪天蓋地的傾瀉在孔子頭上,但是,孔子的思想、學說,卻并沒有因此而喪失智慧的品質與人性的魅力?! ?/p>
公元前206年,“焚書坑儒”以求萬世相傳的秦王朝,只維系了15年便歸于覆滅?! ?/p>
公元2011年,在秦王朝覆滅2217年后,在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結束35年后,孔子的塑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在天安門廣場樹立起來。同時,作為中國社會文化載體的孔子學院,也已經遍布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
孔子在中國社會的歷史命運,不由的令我想起科學家、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的歷史命運?! ?/p>
公元1600年,在意大利羅馬的鮮花廣場,羅馬教廷以思想異端的罪名,用火刑燒死了科學家、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
喬爾丹諾、布魯諾堅定的支持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日心說,主張泛神論。并且,在羅馬教廷的強大壓力下,不改弦易轍?! ?/p>
喬爾丹諾、布魯諾在受刑時,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薄 ?/p>
1989年6月9日 ,為了永遠的紀念,人們在燒死喬爾丹諾、布魯諾的羅馬鮮花廣場,樹立起喬爾丹諾、布魯諾的塑像?! ?/p>
人們終于了解,知道了科學家、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為人類所做出的杰出思想貢獻的價值。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389年?! ?/p>
勝利只能永遠屬于死于火刑的喬爾丹諾、布魯諾。同時,永遠的失敗,則永遠的屬于成功施行了火刑的羅馬教廷?! ?/p>
我確信,如同喬爾丹諾、布魯諾一樣,時間與勝利也會站在在孔子一邊?! ?/p>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在中國社會必然回歸理性的基礎之上,人們對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最終會依據孔子思想、學說具有的符合人類生存發展所依循自然法則的智慧屬性、理性品質,做出公正的裁判?!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