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視一套”新聞報料:“日本:孩子寫大字書法迎新年”。大意是,日本某個地方在2011年頭三天的時間里,舉辦有約2000名孩子參加的用毛筆寫大字,以書法的形式迎接新年的活動。這個消息是新聞。但日本人比中國人更重視書法,這大概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了。
我不懂書法,也更不擅長書法。曾記得,我讀私塾的時候,先生讓我們用白紙蒙著字帖寫毛筆字,這被蒙著的字帖又稱為“引本”,(可能是“引導書寫之范本”的簡稱)而不是現在的所謂“描紅”。我沒有考察日本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用毛筆練書法的,但論毛筆書法的歷史,中國人無疑是日本人的“先生?!笨墒乾F在,不少日本人好像比中國人更熱衷于用毛筆寫字,這也許是不爭的事實吧。據說“一般企業每年新職員進公司時,公司里有很隆重的歡迎儀式。新職員代表上臺表決心時,會從西服內兜中掏出一份文稿。這份講稿是用毛筆正楷豎著書寫的,而總裁的答辭也同樣是用毛筆豎著寫的?!保ㄕ砸笳继谩睹P簽名正楷寫稿日本書法火過中國》。)依此看來,日本人對書法的喜愛可見一斑。
并非我輩“杞人憂天”,照此下去,作為毛筆書法“學生”的日本用不了多久就會超過作為“先生”的中國。我認為甚至有讓“毛筆書法”成為日本的“國粹”的可能,就像韓國把“端午節”作為其“非物質文化”“申遺”一樣去“注冊商標”。如果真是這樣,現代的“先生”倒真的是應該反省了。
古代中國的文人雅士,大家閨秀無不以深諳“琴棋書畫”之精妙而引以為自豪。如果要說“國粹,”“琴棋書畫”應該是比京劇更早的“國粹”了。我們不是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嗎?什么《三字經》、《弟子規》,是中華文化之“精華”,還是封建文化之糟粕?還尚有爭論,不也被媒體炒得熱火朝天嗎?為什么作為純藝術的“琴棋書畫”應該“如何傳承?”卻幾乎是很少有人問津?(商業炒作除外)
先撇開“琴、棋、畫”不說。僅就“書”來說,書寫基本上是我們天天都要做的事(即使是敲鍵盤也不能完全代替用筆書寫)。過去,就有書法是“知識的外貌”之說。即是現在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如果你能寫一手好字,而且還是毛筆字,求職時一定能加分添力的。
而我們現在奉行的是“應試教育”,學校培養的是“五分+綿羊”的“特色”學生。這種教育體制,對大多數人來說,好像有沒有本事沒關系,“有文憑、當順民就可以了”?,F在的小學還開書寫課嗎?(當然還包括其他非應試的課程)還教學生練毛筆字嗎?即使家長要求,孩子也有興趣想在“課外”練習毛筆字,而他們的“課外”已被“奧賽”和計算分數的各種“補習”排得滿滿的,我們的學生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寫毛筆字嗎?是這種教育體制的現代“先生”難道不應該反省嗎?
說到應該反省的“先生”,自然要說到“先生”的“學生”日本。日本早在西漢就開始當中國的“學生”,在唐朝時,達到了學習和吸收漢文化的高峰期。僅“在唐代,日本共派遣了十九次‘遣唐使’,”“是為了進一步深造和求解疑難而被派來中國的?!薄鞍阎袊诳茖W上取得的新成就介紹到日本?!保ㄒ陨弦?,見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冊526-527頁)當年,日本人在向中國人學習的時候,中國人就是老“先生”,日本人就是老“學生”。“日皇授遣唐使節刀,告誡使者說:‘卿等奉使,言語必和,禮意必篤,毋生嫌隙,毋為詭激,判官以下違者,便宜從事’?!保ㄒ姺段臑憽吨袊ㄊ泛喚帯沸抻啽镜谌幍谝粌?87頁)可見人家是何等恭謙。正因為“學生”日本能虛心學得中國“先生”的“真學問、真本事,”并能逐步把它變成自己的“綜合國力”。所以,在一千多年以后的“甲午戰爭”中,“學生”終于能第一次打敗“先生”。
隨后的歲月里,“學生”還在繼續“教訓”著“先生”,其“教訓”的時間竟有半個世紀之久。直到“學生"占據了“先生”的“大半壁江山,”叫不幸的“先生”“斯文掃地”,讓“先生”的蒙受“奇恥大辱”,而永遠無法抹去。再看看“教訓”了“先生”的“學生”日本,即使是在“二戰”戰敗之后,僅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便從廢墟中再次崛起,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位置。除了有美國的扶持之外,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學生”學習功底的深厚。
“甲午戰爭”之后,輪到“先生”開始當“學生”了。也許是,歷史上的中國總是以“先生”自居,不習慣當“學生”的緣故。我泱泱大國不是有古代的“四大發明”嗎?看看“先生”用這些發明干了些什么?“學生們”又干了些什么?“先生”用火藥做鞭炮;“學生們”用火藥做槍炮彈。“先生”用“指南針”看“風水”;“學生們”用“指南針”看世界(航海)。總之“先生”的發現和發明大大的落后于“學生”的發展和發揚。這正印了“先生”自己的一句老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直到進步了的“學生”來“欺負”落后了的“先生”,這時的“先生”才不得不被迫去當“學生”。
而在我們當“學生”的時候,往往卻又有害怕“先生欺負學生”的不健康的心態(當年的“學生”日本大概沒有)。還是毛主席說得好:“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不管是什么人)學經濟工作。拜他們做老師,恭恭敬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保ㄒ姟墩撊嗣衩裰鲗U罚┪乙詾?,如果“學生”能解決好“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虛心又努力的學到了“先生”的“真學問、真本事”(就像當年的“學生”日本那樣)并為我所用,自己卻不被“先生”所用。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學生”真的被“先生”“欺負了”,這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學生”沒有學得“先生”的“真學問、真本事”,并且超過“先生”;要么就是因為“學生”沒有骨氣,而被“先生”所收買利用了。
據說在2010年度里,“先生”的GDP超過了曾經的“學生”,取代了“學生”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位置。這對“先生”來說當然是喜事,但是僅僅這點成績,還容不得“先生”引以為自豪。因為從“綜合國力”看,“先生”還不及“學生”;而人均GDP,“先生”還遠遠不及“學生”。
看來“先生”還得繼續反省下去。
(照片來自毛丹青的博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