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斷不是定律,新解釋≠新科學觀
——《易龍圖》:大自然生命體信息思維建筑二十四
③“復數時空”與“信息、能量、物質三要素”相矛盾
其“宇宙本質上是一個復數時空的結緣體,‘色界’在佛經中簡稱‘色’,在道經中簡稱‘有’,是實數表示的世界;‘無色界’在佛經中簡稱‘空’,在道經中簡稱‘無’,是以虛數表示的世界”之表述,依然沒有擺脫柏拉圖“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一元兩分”的割裂思維。尤其是與文中所講的“信息、能量、物質”三要素“緣生”萬物的三重“世界”的關系相矛盾。這里的問題在于,虛象,即“空”、“無”,不可數,因而并不是虛數;實象,即“色”、“有”,其中一樣也包含著“不可數”以及動。也就是說“復數時空”依然陷入了孤立、靜止和片面的宇宙觀。
④論斷不是定律,用舊理念解釋“新”宇宙,并不是“新科學觀”
在第四節中,該文論述到:“實際上,我們生存的‘色界’宇宙本身也是一個‘空界’宇宙,我們人體的‘色身’本身也隱含著一個虛無空靈的‘法身’,色界和空界是相輔相成,互為因緣,亦此亦彼,即此即彼的,這才是新道學的宇宙觀。”
并強調“佛陀《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道德經》講‘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有入無間’。這些論斷實際上都可看作是新道學的自然定律。”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謂“新道學的宇宙觀”,最終還是由佛陀《心經》的辯證論斷來決定的,并不是老子《道德經》所創立的“道學”有了“新宇宙觀”。
同樣,對于“光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解釋,亦如是。
⑤“靈子”及“靈子場”的“虛無”和“空靈”。
文中一方面斷言“光子也是有心靈的”,一方面又假設“如果在‘色界’中費米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膠子、光子、中間玻色子等媒介場傳遞;那么‘無色界’中的相互作用則以承載心靈信息的‘靈子’傳遞。”
并斷言“靈子則以呈‘選擇性’與‘合目的性’為主(信息)”,其媒介場稱為“靈子場”。
那么,我們就搞不清作為“‘色界’通往‘空界’臨界線的光”的‘心靈信息’是否也要由、或者也是由“靈子”傳遞的呢?如果是,那么光速到底應該是多少?如果不是那么“靈子”所傳遞的“信息量”又怎樣與“能量”發生關系地呢?
如果“信息是宇宙以選擇性存在的方式,它標志著有序和無序、方向性與合目的性”,那么“無序”是否又標志著該文所稱的“信息”,是與現代信息學中的有關“信息”的定義及其解釋不是同一個東西呢?也就是說,“無序”究竟帶給了我們哪些“信息”呢?換句話說就是:無序是可“信”的“新聞”或“消息”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