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為后人乘涼,要學我們老祖宗
一日,有緣在柴靜的博客上,看到她講起了白巖松。她說:
“他喜歡胡德夫,一架鋼琴,唱《匆匆》,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匆匆,匆匆,莫等到了盡頭,枉嘆此行成空……’ 他喃喃自語“我恨不能給他跪下”。我回頭看到他淚光閃閃。這是一條最遙遠的路,以他的資歷聲望,本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沒有后退,也沒有拐彎,只是往前走去。 ”
白巖松,新聞1+1的主持人,名聞天下,當代的無冕之王。于是,我就有興趣了解一下這個胡德夫是何許人,這首《匆匆》又是一首什么歌,能讓白巖松生發出要給他下跪的念頭。
在這個資訊高度發達的時候,我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胡德夫唱《匆匆》的視頻。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你要學好學壞都是如此容易,如此簡單。
《匆匆》確實是一首好歌,當我聽到“人生本有盡,宇宙永無窮”時,不由感慨人生之短暫與渺茫,面對無限的時間與空間,渺小的個體還比不上那隨風而逝的微塵,有何意義?又該做些什么以不枉此生呢?于是又聽到胡德夫深沉的唱:種樹為后人乘涼,要學我們老祖宗。不由地就生發起那種英雄之氣:人生在世,瞬間即逝,當發大愿,學我們老祖宗,蔭澤后人,以此把自己融入這無盡的人類的時間洪流中,與全人類的福祉掛鉤,在為全人類,為眾生服務中,也成全了自己人生的使命與意義。
不像西方物欲文明對中華文明的排斥與誤解乃至歪曲,胡德夫在《匆匆》一歌中高度肯定我們共同的祖先,我們祖先的德行是無私的——我們的祖先是善于為后人種樹,而不是盜賣山林,更深一步講,我們的祖先,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后代的生存與發展。我們的祖先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是要去掉人內心中那種無窮的貪欲,正是這種無窮的貪欲導致了當今生態的大崩盤與物種的大絕滅。我們的祖先提倡節儉,清心寡欲,正是這一切,成就了我們后代的福祉。
如今,我們這些有覺悟的終生,當繼承我們祖先的遺志與做法,把我們跟自己的祖先融合在一起,延續他們的血脈與慧命。
與《匆匆》類似,胡德夫的《最最遙遠的路程》也深深的打動了我。聽這首歌,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風雨中的男人,一個滄桑的男人,雖然歷盡苦難,但壯志不移,繼續沿著自己的使命堅強的走下去!雖白刃臨身,雖千萬人,吾往矣!
歌手:胡德夫歌名:匆匆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
匆匆,匆匆
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
人生本有盡,宇宙永無窮,匆匆,匆匆
種樹為后人乘涼,要學我們老祖宗
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
匆匆,匆匆
我們都是趕路人,珍惜光陰莫放松,匆匆,匆匆
莫等到了盡頭,枉嘆此行成空
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
匆匆,匆匆
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
匆匆,匆匆
最最遙遠的路程
hai ya o hai yo …………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復雜的訓練 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
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
才能找到自己的門 自己的人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lai …………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lai …………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這是最后一個上坡 引向田園絕對的美麗
你我需穿透每場虛幻的夢
才能走進自己的田自己的門
hai ya o hai yo …………
na lu wan ho-ai yan …………
胡德夫匆匆的視頻鏈接如下:
http://video.sina.com.cn/v/b/41177385-1321732551.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