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金融復合戰——當世界統治中國
第一章 當世界統治中國
四、東西方文明的本質區別
美歐控世集團意欲完控中國的原因也并不復雜。第一,統一地球、控制世界是美歐控世集團與生俱來的“天性”,更是控世集團精英們的“高尚遠大”理想,否則就不叫控世集團了,而中國則是美歐控世集團控制全球、統一世界的最大障礙(主要是人口和版圖),不完控中國,全球私有化美夢就會半途而廢,化為泡影;第二,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明形態,中國文明無法“自主升級”到西方文明,但卻可以部分接納和包容西方文明,而西方文明既不能兼容中國文明,更不可能“降級”到中國文明,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小小的地球村里怎么可能容得下兩大文明形態呢?何況美國正在創建一種既不同于歐洲文明、又與中國文明大相徑庭的新型文明形態,本世紀的文明大對決也就很難避免了。
文明決戰需要機緣巧合
文明對決之所以難以避免,時機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美歐控世集團主導下的全球私有化進程已經促成了完全意義上的全球市場、全球意識、世界思想和世界文化的大潮,但最重要的是,中國正在積極融入世界,成為全球私有化進程中最后的一條巨大匯流,其文明沖擊力超過以往任何一次非歐民族國家融入世界時所造成的渦流激蕩,比如17世紀末、18世界初的俄羅斯和19世紀末的日本,兩者均未形成能撼動西方文明的沖擊力,也未提供西方可能借鑒的成功“治民模式”。中國的特殊性在于,盡管中國文明也不可能撼動西方文明的根基,但中國文明卻向西方提供了一套非常成功的“治民模式”,這種“治民模式”正是美歐控世集團統治人類所需要的操作工具之一,尤其是歐洲體系的控世集團,對中國的“治民模式”佩服得五體投地,無不在暗中吸收,深入消化。當然,清朝滿人“以漢制漢”的莫大成功也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以華制華”的輝煌典范,美國控世集團對此精髓在握,知彼知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更高層次上的文明沖突和對決就無法避免,本世紀“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中國”就是美歐控世集團的最大戰略目標,全球私有化進程的主要戰術和節奏都要服從于這個最高戰略目標。
中國文明與歐洲文明在形成過程和發展歷程的各個方面都完全不同,兩者的思想話語體系和操作工具體系具有本質性的區別,屬于互為背反的兩種體系。用歐洲思想話語體系來考察、解讀和闡釋中國,不僅不著邊際,也會得出荒謬的文化判斷和思想話語瞎掰。同樣,用傳統的中國思想話語體系去考察、解讀和闡釋歐洲文明,也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馬克思的社會學說產生于歐洲,是基于對歐洲文明、尤其是對產業資本主義金權壟斷的深刻洞察而形成的非主流思想話語,用它來剖析和解說中國文明,專制霸道地將中華文明納入馬克思的社會學說體系,不僅斷然悖逆了中國文明的本質,也掩蓋了中國文明自身的思想痼疾和精神頑癥,恰恰反映了中華民族長期精神分裂中“餓不擇食、慌不擇路”的“心饑渴”狀態,是典型的“病急亂吃藥”,更是對現代中國思想話語體系斷層的非理性填充,既不能傳承歷史,也不能完成轉型,更不能延展未來,只能再次加深加重華夏民族的精神分裂癥。今天用美歐控世集團主導下的全球私有化思想話語來解說和指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同樣是徒勞枉然的,一時的經濟突飛猛進,絕不能醫治長期的思想精神分裂。
一個封字說盡中華文明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中國文明,這個字就是“封”。在甲骨文中,封字左邊是從土從木的象形結構,右邊是手持農具、兵器的表意結構,整體上是一個形意兼備的會意文字。“土”代表氏族邦國的疆土地域,“木”代表林木、莊稼、草原等農耕經濟,“寸”則象征著用農具來耕作或者用兵器來武裝守衛和暴力奪取。因此,封字的基本含義就是用武力奪取和固守氏族邦國等賴以生存延續的“土木共同體”,并且明顯表達了彼此封疆劃界、開拓墾殖、既相互承認和平共處、又相互斗爭競奪吞并的農耕文明共同體思想,高度概括了早期華夏文明的“土木”奪守封固特質。因此,封字也具有了
集權封裝、封授行權的思想,暴力奪取、武裝守衛乃是農耕經濟共同體的根本保障,從一開始就構成了農耕經濟的共同權力基礎,形成了自上而下、由近致遠的封權等級制度,也包括自下而上、由遠及近的領封固守體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封權授益的政治經濟體系。中國并未經歷歐洲式的奴隸社會,從脫離原始社會起,就具有完全不同于歐洲的原生態文明基因。在原始社會末期,華夏各族人民分別建立了以土地、林木、農田、草原等土木資源為自然經濟,以山川、江河、湖泊等地理文脈為地緣分野的部族城邦,墾荒經營,不斷融合,相互流通,彼此征伐,共同開發華夏大地,初步形成中央思想,中華文明步入統一進程,逐鹿中原、統領天下的中央朝廷迅速形成。封字的意義也更加完備,具有了“集中、整合、統領、封授、配置”天下土木權益的政權屬性,建立了由中央朝廷封權統配政治、經濟、文化等主要權益的社會體制,也就是井田制。所以,封字包括了政治等級、經濟權益、宗族家國、道德禮義、思想話語、倫理教化等幾乎所有文化內涵。
秦完成真正的中華大一統后,封權統配體系得到了空前加強和擴大,朝廷集中封固了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話語等所有大權,建立了逐級封授權益的官僚行政體制,形成了完備的封權統配體系,由中央朝廷逐級封授權力、統合配置利益,徹底排除了任何獨立自主的權力體系,將經濟權力牢牢封禁在官僚行政體系中。這與同時期的歐洲分權擴張體系是完全不同的,歐洲的經濟發展從未被政治徹底統合,一直具有獨立自主的運行空間。
封權統配體系
中國封權統配體系中,只存在“擁有權”的私享制,不存在歐洲式“所有權”的私有制,世襲土地無論如何被世襲,都不是諸侯世家所有的私產,而僅僅是由朝廷封授后擁有的專享私產,產權依然歸朝廷所有,朝廷有權剝奪任何被封授的諸侯權益(奪封)。同樣,在改朝換代的變局中,誰拿下江山,誰就擁有天下,前朝封授的一切私產自動廢除,被新朝擁有并重新封授,這叫“重抹桌子重上菜”。有句很流行的詞兒,叫“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就是對中國封統配體系“擁有制”的最好解說。毛澤東有句名言,叫“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對“封”字的奪守屬性的最深刻理解和最精辟表述。無論是暴力奪取,還是武裝守衛,“槍桿子”才是硬道理,“槍桿子”才能奪天下,“槍桿子”才能出王道,“槍桿子”才能守江山,也只有“槍桿子”才能御外寇。這就是封權統配體系中奪與守、封與領的對立統一辯證關系,是封權統配體系自我演化的內在邏輯。中國在封權統配體系中循環輪回,興衰無常,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反復折騰,進步不大。
兩個大鴨蛋
封權統配體系下的政治經濟關系正好與馬克思所分析的歐洲文明相反,政權是基礎、是核心、是根本,經濟不過是政權的附庸,不存在任何獨立于封權統配體系的自主自由。
歐洲呢?正好相反。歐洲文明是一種“分權擴張體系”。王權、神權、金權、民權四大主權體系分庭存在、相互制約,從未被整合封裝在一個統配體系中,即使在羅馬帝國最集權獨裁的專制時期,也不能將王權徹底封裝在神權體系中,市民社會的微弱民權也并沒有被完全封統。相反,這些分庭存續、相互制約的權力體系按照各自的內在訴求擴張演化,此消彼長,分權擴張就成了歐洲文明的永恒主題。歐洲便成了一個各種帝國不斷輪流坐莊的積木體系,最終誰也沒有力量來統一歐洲,至今依然是一個需要美國獅王統領看護的母獅群。在中國,政治不定是經濟,但經濟一定是政治;在歐美,經濟不定是政治,但政治一定是經濟。這就是從政治經濟關系的角度看,中國與歐美的最根本區別。因此,我們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資本主義,就不能從中國封權體系對待政治經濟關系的思想話語去看待資本主義體系,就像馬丁·雅克用資本主義思想話語體系來理解闡釋中國,得出“當中國統治世界”的“文化霸主”論一說一樣膚淺荒謬(順說兩句,我看完老馬同志的書以后,感覺此書實在太膚淺無知,怎么就被國內文化人吹上了天?用該書提供的數據正好能得出與老馬同志相反的結論:當世界統治中國——中國成為文化宿主。就像用聯合國用IPCC提供的數據圖表,正好能得出與其氣候報告完全相反的氣候結論一樣:是溫度上升釋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碳排放提升了溫度,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沒有任何關系)。
圖表7 相反不相成的中國、歐美政治經濟關系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圖,中國的大部分行為,無論是國家行為還是個人行為,無論是政治行為還是經濟行為,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價值取向,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對待傳統,無論是合作方式還是競爭方式,中國與歐美都是相反的,全部秘密就隱藏在這張構造了文明基因的丫蛋圖里。比如:歐美先制法后開放,中國先開放后制法,甚至亂開放不制法;歐美利益第一,和平第二,也就是說,和平是為利益服務的,利益是目的,和平是手段(戰爭也一樣),而中國的目的是和平,為了和平,可以不要利益,你就不明白要和平究竟是為了啥;歐美儲藏稀土,中國賤賣稀土;歐美嚴控資源,中國亂賣資源;歐美政治為經濟撐腰壯膽,中國經濟為政治涂脂抹粉;歐美嚴格控制金融體系,中國大放懷抱等你來玩;歐美永遠向面向未來擴張,中國有事沒事就鉆進歷史說事;歐美人設計規則玩人,中國人鄙規則玩物;美歐不斷制造理論學說,中國反復說教美歐理論,同時大力扼殺本族思想;歐美對內市場競爭,對外聯合壟斷,中國對內官場壟斷,對外相互慘殺,連合理競爭都談不上。此等文明背反行為不勝枚舉,證明中國的封權統配體系病情很重,華夏民族的長期精神分裂癥已到了必須刮骨療毒的治療階段。
鴛衾圖暖 恣情無限
因此,中國的經濟狀況完全取決于政治狀態,政治開明、寬松、自信或中落疲軟的時候,對經濟的封權統配功能就放開、弱化或者被撕裂,經濟就會大發展或者混亂不堪,但經濟的發展絕無可能改變和顛覆封權統配體系,形成脫胎換骨的新型政治上層建筑。因此,就一般的政治經濟關系而言,中國與歐美正好相反,猶如圖表7所示的兩個大丫蛋。
比如,盛唐時期,政治上開明自信,對經濟的管制封禁大大放松,社會就開放,經濟就繁榮。宋朝時期,“杯酒釋兵權”的結果是嚴防家賊篡權謀反、政治疲軟、國防虛弱,但經濟權益被“開封”下放,封授給了各等“功狗”,只要你不謀反篡權,你愛干啥干啥,放開手腳干。為了防止“功狗”們威脅奪取趙家江山,不得不鼓勵潛在的“偷天者”去“廣置良田、多納美女”,享受美宅美色,老死在溫柔鄉里。政治以外的各種社會權益也跟隨經濟權益的下放而在民間活躍起來,最終造就了經濟興旺、技術發達、文化繁榮、思想活套、話語大膽、道德淪喪、精神墮落、性欲狂放(完全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性解放)、妓女產業世界第一的所謂“大宋盛世”。但國防萎靡、軍隊萎縮(縱使有百個岳飛也無濟于事,照樣被“趙構、秦檜”們弄成含冤黃泉的“莫須有”)、邊關虛弱、山河破碎,從未完成國家統一,任由北方草原民族不斷南下,燒殺奸掠,先后被西夏、遼、金(滿人的祖宗)區區幾萬金戈鐵馬打得門堂洞開、皇帝被虜、賠款送財、潰逃西湖茍延殘喘,最后被乘機做大的蒙古人判為最下等子民,服苦役90年。宋朝流行的幾個典型段子很形象地說明了大宋的虛肥奢靡腐敗沒落。當官不成成淫棍、死后被良家妓女送終的柳永的黃段子:“欲掩香幃論繾綣,先斂雙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鴛衾圖暖。須臾放了殘針線,脫羅裳、恣情無限。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菊花新》);試圖驚醒大宋于淫樂殘夢的憂患宰相范仲淹的良苦“紅色短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報國無門、欲哭無淚的失意小吏林升的無奈鐵色段子:“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宋朝是一個典型的娛樂復合體,一如今日之糜腐官場。林升的鐵色段子沒流行幾天,宋朝便在皇帝嫖娼、官僚宿幼的風花雪月中被草原狼煙所吞沒。
盜了西王母的女兒
在封權統配體系下,經濟“一放就活就亂,一收就死就僵”的惡性循環一直持續到今天,兩千年來從未改變官場婢女的角色。宋朝在經濟權松綁下方的同時,民間商業資本也日益活躍,貨幣信用隨之產生。北宋時的成都地區率先創設了便于流轉結算的交子紙幣業務,但不久即被官府上收封權,成為官辦“銀行”的官鈔,被官場濫用,朝廷國府狂印紙鈔,地方政府無度舉債,投機官商瘋狂盤剝掠奪,導致大規模土地兼并,“進城打工”的失地農民頓成洶涌的流民潮水,紙幣泛濫成災,通貨惡性膨脹,經濟衰退蕭條,民生凋敝貧弱,貧苦暴民、逃兵、不得志官吏以及各路江湖“豪杰”紛紛占山為王,聚眾造反,對抗朝廷。宋朝經濟的空前大發展并沒有給中國社會帶來任何政治上的重大進步和思想話語上的開拓創新,有的也僅僅是流氓無賴思想話語的反叛和顛覆,最經典的莫過于破落地主暴發戶西門慶的精彩語錄:“咱聞那西天佛祖,也不過要黃金鋪地;陰司十殿,也要些楮鏹營求。咱只消盡這家私廣為善事,就使強奸了嫦娥,和奸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富貴!”(明《金瓶梅》)這里表達的純粹是中國式金錢暴發戶勢力對丑惡官場權勢的反叛和反動,與歐洲式資本主義和金權力量的社會作用毫不相干,談不上什么社會進步意義。中國社會從未產生過任何類似于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只盛產中國式的官商權錢流氓享樂主義。這是中國封權統配體系的經濟本性,用馬克思的學說來闡釋解讀中國社會,簡直就是開星際玩笑。
事實上,“封”不僅囊括了封土、封國、封侯、封官、封疆、封禪、封妻、封賞等政治經濟權益,也包括禮義道德、思想話語、文化學術等精神權益。在中國封權統合體系中,權威只有一個,而且包羅萬象,完全排斥中央朝廷以外的任何思想話語,無論是民間自生的思想話語,還是化外輸入的思想話語,沒有王朝的封授和封認,再好的思想話語也成不了權威。“封”字還被賦予了思想封禁的含義,只有朝廷的最高代表才是思想話語的權威,只有朝廷的思想話語才是王道正統,其它思想話語都是旁門左道、異端邪說,均在排斥打擊之例,必要時堅決封殺專政,直至從肉體上消滅。只有中央“開封”了(按現在的話說,就是“解放思想”),或者認可封授了(古代叫西天取經,現在叫學習西方先進思想),民間和化外的思想話語才能傍上朝廷“大款”,得到社會認可。因此,封字的實際意義就是包羅一切的文化現象,而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權益。在正常情況下,朝廷封權體系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堅決排斥、打擊和鎮壓任何以個人為基礎的私權現象。在自上而下封授、自下而上封守的封權統配等級體制中,既沒有歐洲私有制意義上以個人為基礎的私權體系,也不存在現代意義上以國民公權為基礎的公權體系,最后只剩下“公家”和“私家”兩個相對的權益主體和受體,而所謂的“公家”不過是可以封權統配天下“私家”的朝廷,它不僅是天下最大的私家,也自封和壟斷了一切思想話語權威。
昆侖神鷹2010年10月21日于青海西寧
交流:QQ464887811 [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