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各執(zhí)一端的與調和折中的禮義(3)

沙黑 · 2010-10-08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我們在前面第一章“《論語》說禮義”中,是以《論語》中的前五篇來作為考察對象的,覺得已經能夠窺其大概;那么,在這一章中,我們以《孟子》的前一半左右,來考察孟子如何說禮義,想來大致上也是可以的。  

粗覽半部《孟子》,覺得孟子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他的王道論或仁政論,還有他的民本論,他的君子論,他的返本復古論,這些,在他是一爐而熔、渾然一體的,有他的思想特色和風格。茲將這幾個主要方面羅列如下:  

   

1,王道論或仁政論  

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  

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賦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梁惠王章句上》)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王請無好小勇……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之勇也,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梁惠王章句下》)  

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必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丑章句上》)  

   

2,仁政祖述堯舜、先王與孔子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章句上》)  

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公孫丑章句下》)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曰,……“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于天下矣。  

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于孔子者也。(《離婁章句上》)  

   

3,民本論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百姓者,獨何與?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梁惠王章句上》)  

與民同樂。……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章句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離婁章句上》)  

   

4,返本復古論  

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章句上》)  

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馀夫二十五畝。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離婁章句上》)  

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梁王章句下》)  

   

5,君子論  

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公孫丑章句下》)  

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滕文公章句上》)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  

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夫氣,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則餒也。  

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公孫丑章句上》)  

問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鉆穴隙之類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圣人之徒也。(《滕文公章句下》)  

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未免為鄉(xiāng)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離婁章句下》)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馀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公孫丑章句下》)  

   

綜觀上列,則可知孟子是持禮義之學的一端者,哪一端?“禮治”的這一端,而一般說,這就是“禮義”,似乎是把“法治”內容排斥在外的。但孟子言禮義少,言仁義、仁政、仁者多,而這一切其實都源于禮義、歸于禮義。他獨創(chuàng)就獨創(chuàng)在突出一個“仁”字,這是從禮義寶庫里找出了一個最閃光的東西,于是圍繞這個來展開他的禮義觀。而最高級別的意識也是上升于“道”,叫做“王道”,這個詞雖用得不算多,卻顯然是最高的存在。“王道”區(qū)別于霸道。據《公孫丑章句下》篇記載,孟子雖然欣賞管仲能使齊桓公“不勞而霸”,但他是“不為管仲”的,他要為“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那么大的王者之佐,而不是為區(qū)區(qū)霸者之佐。  

荀子正面鋪開對禮義學說的闡述,是堂堂之陣、渾然之勢;而孟子是選擇一點,突破進去,逐次展開,有機靈之妙、凌厲之氣。  

他們本是同根生,卻是不同枝。  

從物質基礎的一點上說,孟子主張恢復井田制,要在這樣基礎上,重建仁政,重立王道,實現(xiàn)上下同樂(王者與民眾,君子與野人),為此他充滿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他靠的就是這個了。總之,他是充滿舊氣息而又理想化的“仁學”的代表,但雖然主張向井田制倒退,同時卻又反對更遠的倒退,這體現(xiàn)在他以社會進化論批判了“為神農氏之言者許行”(《滕文公章句上》)。  

而荀子主張“輕田野之稅”(《富國》篇),反映著時代進到戰(zhàn)國末期,現(xiàn)實已經完全免談井田制了,只是在討論田稅咋收為合理的問題。荀子拿來傳統(tǒng)禮義學說,疏理、改造,煥然一新,在他的“有限物質論”和“人性惡論”的理論支持下,確立新的等級制與平等觀,給“后王”以思想的武裝和自信,而孟子似還不可能有這樣的創(chuàng)新,他不但顯得只是重申和強調傳統(tǒng)“仁義”之說,并且還要以此匡時制弊,傾向上是面對天下兼并的戰(zhàn)國潮流而反對之的,雖然他在闡釋其“仁學”時隨處迸發(fā)出人道的和激進的精彩的火花,而成了“孟子的名言”,他確實“好辯”,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人。  

荀子在其《非十二子》篇中,對孟子的批評很不客氣:“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tǒng),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博雜……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還是司馬遷說得更明白:  

孟軻,騶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于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記》這段文字,恢弘有味,讀來真能下酒。  

程子說,“孟子有些英氣。才有英氣,便有圭角。英氣甚害事。如顏子,便渾厚不同。顏子去圣人,只毫發(fā)間。孟子大賢,亞圣之次也。”按此語,則孟子不是亞圣,顏回才是亞圣,孟子比顏回在圣的程度上要低一級。  

說到“英氣”是什么樣,程子說,“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見。且如冰與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無許多光耀也。”  

宋代這位大儒程子,對孟子的“浩然之氣”很不欣賞,認為要收斂起來才好,所謂“頭上長角”這話似乃出于此。魯迅所言“宋以道學替金元治心”,程子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注腳。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tǒng)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怡红院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中文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亚洲中文日韩乱码AV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