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詮釋之九
【原文】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薄犊嫡a》曰:“作新民?!薄对姟吩唬骸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笔枪示訜o所不用其極。
【釋詮】 商湯《盤銘》箴言:“假使清楚了一個道理,我們的人格品質就上升了一個階梯,那么連續不間斷地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人類的文明生活不就會天天樂觀向上了嗎!”《康誥》訓:“要做一個有高尚品質,人格健全的好公民?!薄对娊洝犯桧灒骸爸艹m然還是商朝的舊版圖,但卻讓我們過上了新生活。”
所以,有所作為的人對任何事物都會追蹤溯源,找到其能夠自在、自發的根本,以達到使人類社會順其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 ?/p>
【把握】 極:事物源頭,整體,基礎范疇?! ?/p>
注意《大學》的形而上性,我們在詮釋章句時,才能不被形而下的器物感知所拘,從而降低原文的科學性(即系統知識),鈍化矮化原生的思維邏輯。也就如朱熹所說:說的是一個物,但并不單指一個物。實質在于大道哲學范疇的類本質關系。而對于確實為例子的,則回到生活實錄就是了。這樣才能既講清道理,而又使道理落到實處,不至成為教條?! ?/p>
更為重要的,也是文人們自覺不自覺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用“時代”的一些流行觀點、語言望文生義地去“翻譯”古文。
這里就需要對時代進步、歷史進步、科學發展做出理論上的澄清。
第一.無機物的質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說機械自然的規律是永恒的。否則,世界就會因為物質基礎的不穩固,而不會有有機的生命物質體誕生,更惘顧人類社會?! ?/p>
第二.無論微生物、植物、還是動物的有機世界,所謂的歷史發展是品種的增多,或單一品種的量的增加。但是,就一個品種的類本質來說是不變的,只是一種個體新舊更替的循環過程。而且,在新品種誕生的同時,也有舊的品種滅絕的現象。
第三.人類社會的發展,包涵著類本質機體的誕生史、族群的文化形成史和國家社會形式的文明發展史等幾個方面。世界之所以有今天的結果,其所造成的因素有很多:廣的方面是宇宙演化史、太陽系的更新史、地月系的變遷史;大的方面是人類與自然界弱肉強食法則的矛盾斗爭史;深的方面是人類文明發展史。廣,說的是背景支撐;大,說的是人類種性的存續;深,說的是知識的復雜性。尤為麻煩的問題在于,所有這些方面是互相滲透、相互糾纏的。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的科技能力僅對上面所粗列的范疇,就不能做出絕對肯定的細致明確的結論。人類目前的主流知識體系,說輕嘍,是無根,缺乏必然性支撐;說重嘍,其實是混亂不堪,其傾向對人類文明來講甚至是負罪的。因為在技術能力已經足可使全體人類活得很自在的情況下,居然為了少數人的貪婪欲望,而使大多數人深陷于困苦掙扎的生活苦海。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純粹更改技術上的知識有著相對于歷史的優越性之外,關于社會、人生、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究竟哪一個更合理、更符合于自然是真正的文明所屬,并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所以,以為今天指導著我們生活的哲學政治理論是比以往歷史上的哲學政治理論更高級、更文明、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謬論。而若再以類似這樣的觀點、方法、去分析、解讀、詮釋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也就只能是無知妄說,只能遺患無窮了?! ?/p>
西方文藝復興,給西方歐洲的社會帶來了思想解放,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就從反面證明了西方中世紀的“時代文化”相對于古希臘,不是發展了,而是倒退了。
第四.中華民族復興的目的目標是什么?是帝國輝煌業績的偉大傳說?古籍文本的玄妙虛解?地下文物的價值連城?是漢族霸權的天下朝綱獨攬?還是人類文明生活的理論模式?口號如同雷聲山響。政府的報告很重視,民間的努力很刻苦。但是多方卻都感受不到陽光的雨露滋潤,反倒是“百年魔怪舞蹁躚”?,F代化思維的政府行政不知圣人為何那樣做的目的,因而就借不上古人能力;有所發現的民間學者因與主流學術觀念的沖突而得不到政府的關懷支持;海外說要解救人類的前途命運只能向2500年前的孔子學習智慧,陸內卻講與時俱進,堅定地對外開放;我們不可能倒退歷史,向被“打倒”了的“封建”學習。這一切,是演戲作秀,還是虛應故事?
第五.邏輯、邏輯、還是邏輯第一。開放是必須的,沒有向東方的開放學習,歐洲的500年代、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就只不過是撕下蒙在女性教徒臉上那塊封建的面紗,回歸羅馬帝國淫蕩肉體的糜爛生活及發揮火藥的殖民動力。是東方的文明教養和哲學智慧,才開啟了他們的工業創造力。所以,我們真正的開放不是學習黑格爾拜占庭式狹隘帝國心理對東方文化貶抑的理念辯證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倒是應當好好借鑒一下孟德斯鳩的求真務實:“法,就是出于事物本性的必然關系?!薄白杂删褪怯袡嗳プ龇伤试S的事?!薄叭藗兊膭趧雍土己梅煽梢愿脑熳匀弧⒃旄H祟??!敝皇腔氖?,搞哲學、精通邏輯的黑格爾信奉的是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而研討自然法之《法的精神》的孟德斯鳩卻基本上說出了西方邏輯的本質。也許這源于他對中國的認識:“中國的古代帝王并不是征服者。他們為了使自己偉大而做出的第一件事,是最能證明他們的圣明的。我們看到從水底下出現了帝國的最美麗的省份;它們是由人力造成的。中國的江蘇、安徽、浙江無法形容的豐饒,使歐洲人得到了這個遼闊的國度幸福繁榮的觀念。但是要保證帝國中這樣大的一部分不致廢墮,勢必要經常小心調護,這就要求人民有智慧的美俗,而無放蕩的惡習,君主有合法的權力,而無專制的暴政。”
也就是說,求真務實與實事求是的不同就在于,我們不單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究竟事物本性,更且必須要清楚了解“事物本性”之間的“必然關系”,即邏輯、規律和道(德)?! ?/p>
西方學術一再強調邏輯第一,在形式邏輯被批判后,黑格爾《邏輯學》卻到現在也沒有整出科學模式。后來的數理邏輯等等分支,用于“自然科學”尚可,一遇到社會問題,就都跳不出悖論的“死亡”陷阱,和對于人類前途恍惚渺茫的悲哀嘆息。
中國傳統文化的至高所在是道德體系,而這一體系的本質正是形而上學的整生邏輯。整生邏輯不僅是語言的、物理科學的,也是社會自然生活的。它就是睿智善良的東西方學者所夢寐以求的人類文明生活的理論模式的自然邏輯始基。
它存在于《周易》,它例示于儒學,普及于《老子》?! ?/p>
所以,對中華古代典籍的詮釋,不是以哪個主義為指導,從而偷梁換柱,為強權做嫁衣,而是必須找回它原本的思維式法,邏輯模式,理論涵義,并盡量運用“時代”的科學術語或通俗的常識語言整體轉換之?! ?/p>
所以,真正優秀的“翻譯”方式,不是繪就了多少美麗的彩圖,采用了什么千克厚度銅版的塑紙,運用了什么特異科技手段的印刷水準,或新奇的文學筆法引起的陣陣訝夷。而是一老樸實原原本本地轉錄了其全部狀態就該如此表達的那種哲學文本。
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本來意義。
這也是復興后到底這個世界是偉大了,還是渺小了的根本標識?! ?/p>
不是為了復興而復興,是為了全世界人民明天都能過上的美好日子?!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