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社會道德本身是作為反映社會生產關系而存在的,社會道德不可能脫離生產關系而獨立存在。
-------------------------------------------------------------------
首先,劣者認為 xulin123123網友在對社會現象的認知上和我有不同的看法;
xulin123123網友的一切出發點是‘中國人什么也不缺,就是缺德’‘你說道德是好的,可是今天的中國人卻沒人喜歡它,因為如今的中國人都爭著搶著做缺德的事,當缺德成為一種時尚,’
劣者認為,xulin123123網友在這里把一個問題搞混了,就是把今天的中國人普遍的缺乏誠信的社會道德,擴大為缺乏一切道德。
第2個對社會現象的認知不同點在于,劣者認為xulin123123網友沒有認識到‘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為任而罰不勝,遠其涂而誅不至?!拇蟓h境,所以把‘民知力竭,則以偽繼之。日出多偽,士民安得不偽!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默F象簡單歸結到‘老百姓呢,跟著學唄,誰先學誰得利益,’。就是說xulin123123網友只提到了‘誰先學誰得利益’,然而并沒有提到‘誰不學誰遭殃’的一面。所以也就沒有能得出‘忠正者必遭其禍,奸邪者必受其?!母羁痰纳鐣F象。
xulin123123網友只從不道德者得利的一面分析,得出‘今天的中國人卻沒人喜歡它’。
而劣者認為,今天的中國人幾乎人人在渴望道德的回歸。因為我們固然得出忠正者必遭其禍的結論,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成為不道德者也不能得利的局面。為何呢?因為這些不道德者處江湖之遠,而不居廟堂之高。不道德或可以減輕和轉移其受到的剝削和壓迫,但如果就此得出不道德者因此對間接迫使他們安得不偽和直接壓迫他們的根源完全認同的結論的話,就簡直不可思議了。
關于什么是傳統道德,劣者不想多談,僅指出先哲對孔學的幾點看法;
‘封建社會重階級名分,君權國家重一尊威權:老子主無名無為,不利于干涉;墨家創兼愛,重平等,尚賢任能,尤不便于專制。惟獨孔學,嚴等差,貴秩序,與人民言服從,與君主言仁政,以宗法為維系社會之手段,而達鞏固君權之目的,此對當時現實社會,最為合拍;帝王馭民之策,殆莫善于此,狡猾者遂竊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綱常之教的重心在乎三綱,即所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亦即君權、父權、夫權的確認。從表面上看,只有君臣的關系是有關政治的,而父子、夫婦關系則是有關家族的。但中國綱常教義的真正精神,卻正好在于它們之間的政治聯系。中國一般讀書人都很記得“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格言,把表現的方式換一下,就是“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為什么一般人也有這大的政治作為呢?我們的“圣人”是這樣注釋得明白的:在積極一方面講,“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君”(《孝經》廣揚名)。在消極一方面講,“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所以,孔子答復一個說他不肯從事政治工作的人說:在家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有政治作用,就等于從政,何必一定要立在政治舞臺上?(“推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政?”——《論語》為政)這在一方面說,是家族政治化,在另一方面說,又是國家家族化,倫理政治的神髓就在此。但我們應當明了,這種政治的目的不在使全國的人都變成一家人一樣的互相親愛,而在使全國被支配的人民都變成奴隸一般的馴順。’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結局無非是要加強“君為臣綱”的統治作用。把防止“犯上作亂”的責任,通過家庭,通過族姓關系,叫為人父的,為人夫的,為人族長、家長的去分別承擔。在社會上,父子夫婦的關系是到處存在的,亦就因此之故,政治統治的功用,就無形滲透進了社會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間的毛細孔。而且,家族政治有一種聯帶責任:在有所勸的場合,就是“一人成佛,雞犬皆仙”,“滿門有慶”;在有所懲的場合,就是一人犯法,九族株連;其結果,父勸其子,妻勵其夫,無非是要大家安于現狀,在現狀中求“長進”,求安富尊榮。而天下就因此“太平”了。’
‘孔子曾有這樣七階段的發展:“封建貴族的固定身份制度的實踐倫理學說,一變為自由地主階級向殘余貴族爭取統治的民本政治學說與集團國家理論;再變為取得社會統治地位地主階級之帝王之學,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孔子遂由此成了神化的偉大人格;三變而擁抱道教佛教,孔子又變為真人至人及菩薩;四變而道士化;五變而禪學化;六變而孔學之經世濟民的探討失敗,所留存者,偉大的孔子,為地主階級與士大夫集團之保護神??鬃拥搅说谄叽伟l展或轉變的時期了,孔子三民主義化?!薄诱哒J為孔子八變化,即毛主義化估計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后,劣者實在不能認同的就是xulin123123網友對重建社會道德的假設了。我們不必談xulin123123網友一些認知上的矛盾之處,直指主題吧;
以下3點是xulin123123網友的幾個觀點;
1 有人說,我們沒有道德,有法律。我想問:“難道法律是萬能的嗎”?
2道德是在人類與自然的斗爭中,在以“公”為主體的社會中成型的。但是在當前以私有制為主題的社會,重建以公為基礎的道德價值觀,具有很強的挑戰性。
3道德重建的關鍵是:統治階級自覺向善,自覺用道德要求自己,讓權利的運用合乎道德的尺度。
劣者以為,當在以私為主題的社會中,并且要用以私為主題的法律來要求人們做符合以“公”為主體的社會中成型的道德的行為,那么這個法律豈止不是萬能的,根本是萬萬不能的。這且不必講他,最后竟然把道德重建的關鍵任務丟給了統治階級,并希望他們自覺向善。只能說,xulin123123網友的思想活動乃至他的整個人生觀,都拘囚錮蔽在官僚政治所設定的樊籠中。只知道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始終在宣揚著“明君、賢臣、順民”結合成的政治理想圖案,似乎全然不知道何為德先生何為塞先生。
用先哲的話來說;
這是典型的中國士大夫階層的政治思想的結晶;
這是中國官僚政治支配下的必然產物;
這說明中國士大夫輩對于專制的官僚的統治中毒之深,所以“陷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
結論,xulin123123網友既不能認識到人民對道德的渴求(相反把統治階級對道德的拋棄表述為人民對道德的拋棄),也不能提出任何正義的方法解決道德問題,無奈之下竟然演出了一幕‘人民賢達跪安圖’的滑稽劇。。。。。。。。。
‘如其說,這些簡易而廉價的戲劇,對于中國官僚政治帶來的道德現象有什么幫助的話,那就是,把那類戲劇看完了、看膩了、看到太沒有出息了,到頭將會逼著大家,甚至尚有心肝、有血氣的官僚自身,改變一個想法,改變一個做法,而恍然悟到二十一世紀,不是一個可以耍政治魔術的時代,而是一個科學的、人民的時代!
一句話;社會道德本身是作為反映社會生產關系而存在的。必得在作為其社會基礎的體制清除了,必得在作為其它與民對立的社會身分關系洗脫了,從而必得讓人民,讓一般工農大眾,普遍地自覺自動起來,參加并主導著政治革新運動了,這才是我們所說的共產主義的社會道德真正到來的時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