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中國春節習俗概述與講究

關中草民 · 2010-02-0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春節習俗概述與講究

       春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隆重的節日,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愿?;顒迂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些活動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走親訪友,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具體習慣講究有:祭灶、掃塵、貼春聯,換門神,剪窗花,掛年畫,吃年夜飯,守歲迎年,燃放爆竹,拜天地,祭祖先,迎喜神,給壓歲錢,拜年,迎財神,以及眾多娛樂嬉戲等迎春活動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此期間民間有很多講究和活動,現整理如下:

      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也就是過小年,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舉行祭灶。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風俗。
      每年臘月二十四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之講究,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稱“年肉”。
     臘月二十七 [洗浴][宰雞趕大集] 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按民俗,這兩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臘月二十九 [小除夕][上供請祖]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這一天上墳請祖儀式格外鄭重。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每年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它以雅俗共賞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愛。有人曾這樣概括春聯:“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貼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返炔噬戤?,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又稱團圓夜,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國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在中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每年除夕守歲踩歲,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
時刻?!俺笔恰叭ァ钡囊馑?,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肴,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故除夕夜放炮燃花,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初一到初六大拜年。拜年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愿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后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在家一天不出門。初二、初三拜岳家。初五開始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說,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后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初二開始出門走親訪友,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初三不但是“羊日”也是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但是有些地方,還講究姑娘回娘家,不能看到旺火架子。所以要收拾整理、清掃院落,干干凈凈歡迎姑爺上門拜年。今天已不象歷史上那樣嚴格遵守這些講究了。而且從臘月一連十幾天的忙碌,到了正月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到是很科學的。

          正月初四:從這天開始,走親戚就沒有多少講究了,可以隨意“亂走”了。初四晚踏入子時(晚上十一點)就要開始接財神,按傳統習俗可在陽臺或神臺供奉魚和羊肉,供羊有“吉祥”之意,供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古人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今日是傳統上“羊”的節日,屬羊的朋友是人見人愛,至于財神愛不愛你就要看你夠不夠誠心了。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向財神表示歡迎。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正月初六早上大家都放鞭炮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唐詩人姚合還寫有詩《晦日送窮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泵耖g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開始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正月七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初八有“放生”活動,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疤旃本褪恰坝窕蚀蟮邸保筇旃n福。

     正月初十,“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民間傳說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等。過了正月初十日,則可以開封使用,無所講究了。石頭節,應該與原始人類的大山及石頭崇拜有著源流關系。這一天可以舉家登山,賞山石。親近自然,感受大地的開闊和博大。

       正月十一:十一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屬猴的人會得到青睞。

     正月十二:十二日稱為“女兒歸寧日”,外嫁女兒今天可以再回外家一趟。民間的扮玩燈會,也從這天開始了。

     正月十三:年十三有“稀飯配芥菜”之說,即吃過了多日的大魚大肉,依傳統習俗,這天要吃較清淡的稀飯配芥菜。扮玩燈會進入一個小高潮。

      正月十四:甲申猴日,忌諱屬虎的。屬虎人要謹慎從事。民俗上認為日值月破,大事不宜。但民間的扮玩燈會卻紅紅火火,值得扶老攜幼去湊熱鬧。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所謂“年初望”。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燈節期間,也是男女青年相會的時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猜謎語、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3. 再說掩耳盜鈴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6. 劉繼明|隨想錄(20)
  7.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8.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9.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10.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午夜三级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