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佩服柏楊先生,是他的認真精神,但是,柏楊先生在一些人中間,名氣不大好。特別是他寫了那部《丑陋的中國人》,激怒了大陸不少讀者,說他是典型的奴才嘴臉,就是現在人們痛恨的漢奸那號人,但是,我卻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心中,還是肯定柏楊先生的一部分觀點的,更肯定他一生中所做出的貢獻的,特別是對中國人有一部分人,是丑陋的,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信,而柏楊說的太絕對,就把大部分人給得罪了,我們理解覺得要區別對待一下。
中國有一部分人不丑陋嗎?比如,從宋代以來,就是漢奸輩出的國家,北宋末年,宋徽宋后,就大多任用漢奸,秦檜、蔡京、高俅、楊戩之類能夠重用,不是皇帝瞎了眼嗎?皇帝丑陋不?到了高宗趙構時代,更是丑陋,自己的親爹被擄,要不要救?不要救。岳飛直搗黃龍寺,肯定能救出兩個皇帝的。可是,趙構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了,你說丑陋不丑陋?明朝的崇楨皇帝殺袁崇煥,疑神疑鬼,最后讓清康熙平反,丑陋否?清朝的割地賠款,丑陋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屠殺共產黨人,屠殺愛國人士,屠殺異已,丑陋否?多了去了。說中國人民不丑陋,那是中國人民有個良好的愿望,就是盼穩定,盼發財,盼清官,盼太平,這種勤勞純樸,是應該尊敬的,但絕不能因為有人丑陋卻掩蓋著,那樣不利于識別真善美和對糟粕的批判與揚棄。所以,柏楊先生能夠為后人提示,小心丑陋的中國人,正是他的貢獻,我是一直用辨證的態度看的,并反對將他一棍子打死。
我對柏楊的尊重,遠遠不止于這些,是柏楊先生一生中著書立說,著作等身,更多的是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他的《中國人史綱》就是一本大眾書籍,再則,他的《資治通鑒》白話文本,就是一本好書,把艱澀難懂的文章給通俗化了,大眾都能辯別,都能讀懂,至于他的某些觀點,還得人們鑒別,各抒已見,在這方面,他又是一個貢獻。現在,中國大陸那么多人,寫出什么來著?除了解放初期的一些文學作品以外,沒有了,都在掙錢,可是柏楊錢也掙了,但知識也推廣了,還坐了幾次牢,堅韌不拔,而大陸人,別說坐牢,就是批評一下,也想不出新點子寫出新東西來,再就是作痛苦狀,說誰迫害他,現在誰也沒迫害誰,為何總無傳世之作?像曹雪芹那個時候,文字獄那么嚴重,還不是寫了《紅樓夢》嗎?現在寫出點以天下蒼生為念的文章就要命了?所以,大陸文人不僅墮落,而且忌妒心極強,養成個很不好的習慣,自己做不來,人家做了一點事,就挑三揀四,我就覺得又是一種丑陋。
我佩服柏楊先生的還有,他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他的筆尖直指中國歷史弊端,在浩瀚的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他博古通今,寫下了大批歷史研究的宏篇巨著。比如,中國到底有多少皇帝?他統計的比較清楚,到底有多少皇后,他也找出來了,這些皇帝是些什么貨色,他的評價也是中肯的,這些皇帝之死,是怎么死的,他寫的很清楚;皇后之死,是怎么死的,也研究的非常的透徹,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宮廷秘史,宮廷政變史。試問,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有誰動了這么大的勁下了這么多功夫寫了這么動人的著作,做了這么多的研究,而且誰有柏楊先生那么驚人的記憶力,能夠把大量的資料如此詳實地記下來?特別是有人說柏楊是洋奴,但是,柏楊臨終的時候,因不滿陳水扁的臺獨活動,八十多歲高齡,以絕食相抗,直到最后斷氣,他沒有看到現在的現象而去了,攻擊他于心不忍。
我尊重柏楊,是因為,讀柏楊的書,可以以史為鏡,知道更替的原因,終于使我看到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東西,因為我看到了這些皇帝的形形色色貨色,打破了以前我對皇權的神秘感,所以,我不再對皇帝看得那么神圣,那么高深,那么了不起,研究皇帝,是件很有趣的事兒,很能幫助人們思考問題。在這些已故中,使我看到,皇帝,除了那么開國的幾個,或者中興的幾個,都是草包,飯袋,可憐蟲,特別是從深宮大院里培養出來的皇帝,大多都是獻帝號人物,基本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類,哪個朝代沒有?就是唐玄宗之子李亨也不是被張良娣,李甫國挾持么?不過是漢獻帝這個人,人們都認為他是被挾的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是曹操說的,只是他做的,被當年的時評家說破罷了,后來的挾持,不再說了,因為情況又有不同,所以也就不提。
那么,皇帝是個什么東西呢?就本人認為,是人類社會,在一個范圍內,組織一個國家,是這個國家里的一個主兒。就是我們漢字里顯示的,劃個圈,圈中有玉,玉就是有寶貝的地方,這寶貝就是資源吧。也就是說,一個民族或多個民族的活動空間。在這個活動空間里,大家要生存,但生存的資料又不是那么充足,更多的說,是私有制在作怪,私有制起源以后,都想把這些人類的勞動果實化為已有,怎么辦呢?就得有一個頭頭來維持這個公平,但這個公平是相對的。比如,皇帝可以視為天下都為已有,可以搞更多的女人,可以有至高無上的待遇。趙匡胤當皇帝很節約費用,坐的轎子是舊的,皇后要他打坐金的,他說,我富有天下,打坐金轎子有什么難的?但是,得以蒼生為念。天下太平,才是真正的富有。所以,世世代代就得有這樣的頭頭來著。然而,不管怎么說,這個公平在社會運動中,早晚會打破的,一旦公平打破了,就得要產生另一個能夠維護公平的人,天下再穩定。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事兒。
那么皇帝應該是個什么東西呢?從柏楊的書中,我看到有這么幾個作用,一個是帶頭人。比如,在社會出現一片混亂的時候,社會平衡徹底打破,不可復原的時候,必須得有這個明智的人物挺身而出,領導那些次一點的明智人物,再讓那些想得到利益的人物,跟原來的那個群體,就是現在說的舊政體,拼死一戰。這個拼一死戰的人,不但有勇氣,而且富有煽動性,特別地能鼓舞人去為這個理想而奮斗,從前, 沒有什么理論,就是天命,這就是奉天承運,吉壽永昌。而成功后,當了這個主兒,就得事事做主,立下規矩,處處循規蹈矩。這樣的人,最具影響力,最具號召力,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
皇帝應該是什么東西呢?還應該是個裁判,這個裁判,就是對自己的跟班們怎么做樣子,怎么處事,處事不公如何辦。這需要皇帝,即這個國家的主兒當機立斷,毫不含糊。然而,開國皇帝打下江山,總有個顧慮,這個顧慮就是,擔心跟班中有人越過他的才華,就搞宮廷政變,這是中國歷史上常出的事。所以,天下太平后,盡量削掉他的權力,讓那些資金歷淺些的人來干。這就是殲殺功臣的問題,干的最漂亮的是趙匡胤,他用一杯酒就解決掉了。再一個就是朱元璋,他以反腐敗為由,把一些人給處理掉。現在我們看到皇帝的殘忍,但是,事實證明,不得不為之,有的是一些功臣倚老賣老,很容易造成主兒大權旁落,一旁落,跟班的就會有人不服氣,就也想試試,所以,跟班的不明智,只有付出如此慘重代代價了,而當好這個裁判,是相當的不容易的,要平衡各自的關系,要分配所得的利益,這個關系就不大好處理了,所以,這個裁判是個很了不起的裁判,特別是中興皇帝,更不好當,能中興的,也得有跟班付出代價的。所以,當人們不了解這里的問題,用什么獨裁專制去攻擊,只是沒在其位,不了解其政,本來就是個你死我活的問題,心慈手軟只能自取滅亡,最后只能害自己,害百姓,又亂了。
皇帝是什么東西?我覺得皇帝還應該是個好老師。這好老師就得有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的能力。皇帝雖然富甲天下,享盡人間所有的榮華富貴,這是無人能與相比的,但是,皇帝的最主要的任務,并不在于打下一個天下,能夠坐天下,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后備力量,也就是他們的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問題,就是那個有趣的秦始皇想的那樣,千秋萬代,永遠是他的天下。可是,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好,人心難測,社會運動在不斷地撞擊著各個角落,實際上,一旦坐下這天下,就意味著早晚一天要被人更替,就跟有生必有死一樣,必須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誠惶誠恐地對待著你的地位,要想江山永立不敗之地,必須培養大批事業的接班人,所以,選拔培養人才十分的重要。在閱讀大量的歷史中,發現唐朝這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較好。唐太宗且不論,特別是在太宗后的武則天時代,以狄仁杰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不僅自己以天下為已任,而且選拔了大批賢能,使這座大廈,歷經各種變數后,但仍能保持著相當長時間的社會的穩定,并出現了少有的數代丞相如張柬之,姚崇,張說,宋景等皆英杰的現象。這與武則天的權衡各種關系,選賢任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而這些,在中國社會,有哪個皇帝老兒能夠做到,能夠做的如此的好呢?
皇帝是什么東西?就是政治的經營者。不僅打天下的皇帝善于經營政治,而且坐天下的皇帝更應該善于經營政治。縱觀中國歷史,凡懂經營政治的朝代,都離不開主兒、優秀的裁判,老師這角,老師,就是有著戰略思想的深謀遠慮的社會設計者。這種設計者,能夠把政權交給最忠實可靠,而且有能力,能夠當好主兒,當好裁判的下一任。在這一點,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從古到今,沒有人能做的更好,從古到今,也難找出幾個有作為的皇帝,窩囊廢太多,不過有時好一點罷了。政治的經營者,如果不是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就會是政客,政客的下場就會是獻帝,哀帝,廢帝的結局了,結果他們的下場很慘,日子過的戰戰兢兢,所行之事完全被人協迫,甚至沒有一點人身自由,這樣的皇帝多了去了。而漢獻帝,則是最好的證明。清朝光緒皇帝更是被囚禁瀛臺,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有道是明崇楨皇帝殺自己骨肉,嘆息不該生在帝王之家,自己也縊死在煤山腳下。在中國的末代皇帝中,秦二世身首異處,王莽被碎尸萬段,隋煬帝被勒死揚州,北宋徽、欽二帝被囚死,南宋幼帝投江而死,下場最好的要數蜀漢后主劉禪,也落得一代代笑話他樂不思蜀,獻帝尚有陵墓,末代皇帝溥儀尚感得善終,想想看,這些皇帝又與平民有何區別?
皇帝是什么東西?當的好萬人景仰,當的不好,萬人唾罵,百姓揭桿而起,成為階下囚,歷史的罪人。所以,皇帝是責任,是魄力,是領導藝術,是運籌帷幄,不是動聽的話,不是空頭支票,沒完沒了的許諾,皇帝,沒有自由,沒有任何偷閑自得,沒有任何的神經放松,任何時候都要從容面對國內的事兒,國際的事兒,百姓的事兒,官僚們互相的事兒。皇帝,承擔的風險最大,時刻承擔著大廈傾覆的可怕結局,時刻都有著清醒的政治頭腦,誠惶誠恐對待國家利益百姓利益與民族利益,成天就覺得是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謹慎處事,時刻用他的威嚴昭示天下,影響著人們的行動,皇帝手中的權力不是玩具,不是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皇帝是什么東西?什么東西都不是,但什么東西都是,包羅萬象。如果認真讀一下柏楊有關皇帝的書,估計會對皇帝是什么東西,有些理解,甚至是會悟出一點什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