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言國之“七患”
《墨子五—七患章》:子墨子曰,“國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溝池不可守而治宮室,一患也;邊國至境,四鄰莫救,二患也;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賞賜無用之人,民力盡于無用,財寶虛于待客,三患也;侍者持祿,游者愛狡,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為圣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強而無守備,四鄰謀之而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種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
以七患居國,必無社稷;以七患守城,敵至國傾。七患之所當,國必有殃。
注釋:
“城郭溝池不可守而治宮室,”國家的第一大患是在國防脆弱的情況下發展奢侈腐化的經濟,縱觀當前世界上的強國無一不是國防發達。
“邊國至境,四鄰莫救”,沒有穩固的國際和周邊戰略同盟,遇到戰爭爆發孤立無援,這是第二大患。
“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賞賜無用之人,民力盡于無用,財寶虛于待客,三患也”,國家上下浪費資源濫用財力,這是第三大患。該用錢的地方沒錢,不該用錢的地方瞎花錢,有財力虛擲的行為后,就更不能集中一切資源用于國家最急的地方,更能加劇國家的危機。
“侍者持祿,游者愛狡,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四患也”,政治上君臣上下沒有正直的風氣,這是第四大患。大臣都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做官,不能為了國家的利益反對君主的不當決策,這樣就不能明辨國家大事的是非,很容易形成重大決策的失誤。明朝末年崇禎年間,滿朝大臣人人自私,對清不敢言和,皇帝也不敢自己獨自決定言和,都恐怕被視為賣國,結果對滿清和李自成兩面用兵,長期消耗導致國家滅亡。
“君自以為圣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強而無守備,四鄰謀之而不知戒,五患也”,君主自以為高明不問政治,自以為穩定不治軍事,鄰國虎視卻不知戒備,這是第五大患。
“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信任的人并不忠誠,忠誠的人不被信任,這是第六大患。
“畜種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國家存糧不足,大臣做事能力不足,獎賞不能讓人滿意,而嚴法不能讓人恐懼,這是國家第七大患。
“以七患居國,必無社稷;以七患守城,敵至國傾。七患之所當,國必有殃”,這七種災患同時存在的時候,國家必然行將滅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