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指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全心全意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神圣職責”。
5月1日,是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節日。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舉行了約35萬工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5月3日開始,美國政府出動警察開槍鎮壓,造成嚴重流血沖突,并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目前,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紀念這一光輝節日。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地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勞動人民揚眉吐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國家主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成為一個時代的良好風貌。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勤勞和奉獻精神,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著。
但是,毋庸諱言。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中國工人階級和普通勞動者的地位和合法權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難困境。 一個時期以來,在改革開放中我國工人階級和普通勞動群眾的利益被嚴重忽視。在分配制度上,片面強調“效力優先“,忽視甚至蔑視公平,嚴重忽視勞動的價值,勞動者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致使我國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越來越突出。來自中國社科院的資料表明,我國基尼系數高達0.496,遠遠超過世界公認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0.4警戒線。黨和國家提出的“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加城鄉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主張,遠遠沒有得到落實,甚至被一些歪嘴和尚打著“發展是硬道理”的幌子,繼續肆無忌憚地加大著這種差距。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胡佛研究院和民生銀行的最新數據:中國超級富豪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超過5億資產的17000人,資產合計達到31萬億人民幣,恰好是中國2014年GDP的一半。等于0.001%的人占中國50%的財富。這些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嚴重影響人們對改革共識和信心。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并存。分配問題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把握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正確處理收入分配關系的依據。現在的問題是,多種分配形式必須要有一個度,否則,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就會與“以公有制為主體”一樣成為一句空話。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嘴里喊著“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但私下里卻大搞私有化;一些人嘴里喊著“縮小貧富差距”,而實際上貧富差距卻在持續地拉大著,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在市場化轉軌中幾乎被全盤顛覆。
在原國營企業被大量合資、股份或私有化改制后,收入最高的除了那些“按資分配”的股東,就是那些高管人員,昔日企業的主人——廣大工人變成了商品的一部分,他們的勞動所得少的可憐,甚至數千萬工人因所謂改制而被迫下崗失業,連勞動的基本權利都失去了;在城市的“農民工”,他們是現代化建設的主力,干著最苦最累的活,卻拿著城市里最低廉的報酬,企業主們想給他們多少就給多少,有的連糊口都很困難。有的至今也沒有享受到120多年前工人階級爭取的八小時工作時和法定節假日休息的權利。就是這樣,辛苦數月、一年下來還不一定能討到工錢,甚至為了拿到自己的血汗錢而不得不采取“跳江”、“跳樓”、“跳腳手架”來喚起企業主的良知或勞動監督部門的重視。即使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里,勞動者也被分為三六九等,什么正式工、聘用工、合同工、N年制合同工、臨時工等等。新就業人員包括大學生在內,他們與別人干同樣的活甚至干的更好,但他們拿到的工資與所謂正式工有天壤之別。以八零后群體為典型代表,大批新勞動就業群體,尤其是在私有企業工作的勞動者,不僅工資低廉,而且社會福利、社會保障殘缺不全。最近在社會上熱炒的退休金入不敷出、延長退休年齡問題,其背后其實是社會保障覆蓋面嚴重不足的問題。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宋曉梧曾在《經濟參考報》撰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劇,兩極分化問題突出,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之一。近20年來,我國企業普通職工的實際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我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1990年為53.4%,到2007年僅為39.74%。7年間,勞動報酬占比下降了11.66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勞動報酬占比為55.81%,英國為54.5%,瑞士為62.4%,德國為48.8%,南非為68.25%,韓國、俄羅斯、巴西等國也均高于中國。此外,工資總額是勞動報酬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職工工資總額占GDP比重由1995年的13.32%下降到2008年的11.21%,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勞動報酬占GDP比重也由1995年的13.6%下降到2008年的11.7%。宋曉梧列舉的事實說明,我國普通職工在財富初次分配中被剝奪嚴重。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我們一定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別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普通勞動者根本利益”。要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習總書記的講話,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體現了廣大工人階級和普通勞動者的心聲。有一首《祝你平安》的歌里唱到:“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哪樣多嗎?生活的路總有一些不平事,灑脫一些過得好。”但是,如果這種“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的現象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司空見慣的長期現象,甚至成為社會規則,那么這個社會就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歷史的經驗教訓證明,一個社會要穩定健康地發展,必須把握好收入分配的平衡,必須注重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公平正義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講話中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讓全體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會文明的標志。而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和制度保障,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持續繁榮和社會穩定,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