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界如此,國內亦如此。最近,達利歐有一個說法:重要的不是關稅,是舊秩序的崩潰。他指出推動當前局勢變化的五大根本力量,它們分別是:1.貨幣秩序的崩潰;2.政治秩序的動蕩;3.地緣秩序的重塑;4.技術變革;5.自然災害。反正本蟲還是那句話,世界巨輪正在轉向,可能攪起滔天的水花,提醒大家坐穩扶好。所謂關稅戰,是水花,而不是巨輪,更不是推動巨輪轉向的海底潛流。
若論話語與意見紛爭,國外國內,網上網下,其實都一樣;只不過在虛擬世界,人們顧忌少、人情薄、膽子肥,于是更敢扯著脖子懟而已。鑒于一些朋友對各類言論總有點霧里看花、盲人摸象的意思,本文不揣冒昧,借花獻佛,向大家介紹下當今話語江湖八大門派。(聲明:1.一切分類法都是對真實狀態的人為割裂,粗略歸納,而且每一派里又有各種意見分支,所以肯定錯謬百出,只能作為參照,千萬別生搬硬套。2.有的人可能同屬好幾個門派,有的人可能無門無派,這都很正常,武俠小說里不都是如此嘛。3.各派之間也有聯合,有分裂,有滲透,有嫁接,有背離,有利用,沒法細說,越說越復雜。4.本文主旨絕無他意,只是想和各位朋友一起走馬觀花,提高一點分辨力和洞察力。)
一、主流派
改革開放半個世紀,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因此塑造了強大的主流思想陣營和自主話語體系。在此過程中,鄧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他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特別是1992年“南方談話”以后,競爭觀念、自由觀念、平等觀念、法治觀念和追求私人財富的精神在大陸迅速崛起。可以說,我們今天的主流話語依然處于他的思想的延長線上。
記得我上學時,“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背得入心入腦,朗朗上口。雖然國家后來又有許多新的提法,但也是在此基礎上的繼承發揚,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二、老左派
有人說老左派一般年齡比較偏大,這個我不太同意。原因沒別的,我又看不見人家長啥樣。這一派給我的印象是:1.堅決捍衛偉大領袖,凡是他老人家說的都是絕對真理,不容任何反駁和懷疑;2.深切懷念上世紀五十年代,認為那才是理想世界和金光大道,甚至有人主張搞第二次WG。3.反對市場經濟,主張什么事都要問一個姓“社”還是姓“資”,姓“公”還是姓“私”。4.反對貧富差距、貪污腐敗以及各種道德淪喪、社會失范,并且覺得目前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于改革開放造成的。5.情緒往往激動,喜歡用“!”增強語氣,有時用兩個“!”,有時用仨。但用四個的我還沒看見,不知道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規矩。
這一派吧,懟我懟得最多,但有時候我挺同情他們的。因為我覺得他們中一部分人是真信仰,而不是投機撈錢。一部分在這些年被時代甩在后面,感到了巨大的焦慮和沮喪,所以懷念舊時光。還有的人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偏聽偏信,對那個年代加了濾鏡,存在一種浪漫主義的想像。當然,也有一些人可就不好說了。這一派的總體特征是想以一種倒退的方式走向新時代。
三、新左派
這是一群有知識的人,思想資源主要受西方當代新左派的影響。像法蘭克福學派,英美新左派喬姆斯基、詹姆遜,以及一些第三世界新左派阿明、薩伊德等。如果你在網上看見一些理論高深、大引西典、同時帶有某種后現代主義風格的左派宏論,那可能就是這一派的人物。
主要觀點:1.中國已經卷進了全球化,資本主義在中國已經泛濫成災、主要的抵制對象應該是外來的資本主義跨國公司入侵;2.現在的社會弊病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中已經出現過的,是“西方病”、“市場病”,中國不能重演。3.近代歷史上以法國革命為代表的群眾性大民主沒有錯,甚至“wg”中的一些做法也沒有錯,應該挖掘其中的“制度創新”,撥轉中國進入全球化的錯誤態勢。4.近年來,某些新左派人物從主張民主轉為否定和批判民主。比如說各種民主形式中,選舉是最差的一種。那怎么辦呢?于是提出響應式民主。就是老百姓有要求,政府吸收這個意見,按照這個做,這就叫響應式民主。
新左派提出貧富分化、腐敗問題非常嚴重,這個觀察是比較理性的,提出的一些問題也是對的。當然也有學者指出來新左派本身就是一個病,不是藥方,對中國來說是不合適的。
四、自由派
思想淵源可追溯到嚴復,他譯著《群己權界論》,提出“人生而自由,可以做他任何愿意做的事,但必須以不妨礙他人自由為界限”。我個人感覺,不一定準啊,后期被冠以“公知”頭銜的,大多是這一派。
主要觀點:1.中國并沒有進入后現代,也沒有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階段,遠遠沒有卷入全球化,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不是外來的資本主義、跨國公司,而是內在的陳舊體制與意識形態,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2.當下的中國社會弊病,不能簡單比附為外來的“西方病”、“市場病”,而是陳舊的權力機制與市場機制并存,前者寄生于后者、扭曲后者,甚至壓制后者所產生的“中國病”、“權力病”。3.從法國革命起源的近代左派政治文化,經過俄國流播進中國,這是一條歷史的岔道,岔道里犧牲最多的恰恰是最初被動員的社會底層民眾。改革引進市場機制,是向著世界主流文明艱難回歸。4.只有把市場機制改革延伸到政治體制改革,在制度層面建設種種權力監督機制,憲政治國,才能既解決好社會公正,又盡可能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五、新儒派
海外新儒家有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等人,一是提倡心性之學,成圣成德;二是提倡民主自由觀念與儒家思想相融合。按照任劍濤的觀點,在大陸這一派有“紅儒”和“原儒”之分,“紅儒”還有深紅儒、淺紅儒、粉紅儒之分,這自然是一種比喻性的概念。總之,此派奉儒學為中國思想正宗,并進行現代闡釋發揮。主要觀點:1.有的主張在全國各地建立儒學機構,公務員考試考六經,最主要的是《易經》、《尚書》、《詩經》,脫離開六經的中國就不是中國人的中國。2.有的反對民主的一人一票。覺得孔子和小偷在參加選擇時的票數是一樣的,這是多么不合理啊!所以不能采取,那采取什么?要采取等級制。3.有的認為自由民主和人權是從每個人心中滋生出來的東西,新儒家如果不能正視這一點,就不能復興中華民族。所以肯定自由民主,但同時要建立儒教。4.有的認為中國古代社會就有憲政。秦始皇之前和秦始皇之后的中國都有憲政,孔子建立了公民社會,儒家知識分子構成了憲政力量。
我就曾經遇見一位此派中人,他告訴我中國三代之前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真正實現了萬民安樂、天下大同,只不過后來都失落了,所以也無從稽考。但只要按他說的做,就能再造輝煌。
六、社民派
此派在中國一直是個冷門兒。一是20世紀60年代“九評”蘇修,根子挖到了伯恩施坦、考茨基。二是90年代蘇東劇變后,社民派東歐抬頭,引起大家高度警惕。其理論來源很多,有馬克思主義,也有啟蒙思想、人道主義思想、自由主義、甚至基督教思想。
此派主張不通過暴力革命,不推翻私有制,而是通過改革和擴大民主的途徑來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比如縮短勞動工時,提高工資,保障婦女權利,擴大選舉等等手段。它的核心理念是:既反對暴力革命,也反對純粹放任的資本主義。一方面致力于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努力通過國家干預將社會主義理念中的平等和福利付諸實踐,建立福利國家體系。它主張政治多元化,主張混合經濟,它的社會政策尤其為人稱道,不過現在遇到問題了,就是福利保障好像難以為繼。
七、民族派
早期,讓民族主義話題點燃大眾意識的有一本書,叫《中國可以說不》。《中國不高興》可看作《中國可以說不》的續作。就國內的民族主義來看,一個是精英民族主義,局限于上層知識分子圈子小范圍討論,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再一個是大眾民族主義崛起,現在網上可以看見許多這類觀點網友。
主要觀點:1.仇恨西方。比如說西方是世界的病灶,西方就代表著侵略、掠存、奴役、謠言、不平等。說美國媒體對中國的所有報道都是妖魔化中國。2.批判主張西化的歷史人物,比如胡適。說他們主張西化,給他們戴上了賣國賊的帽子,總之比較情緒化。3.反對全球化。主張中國在經濟上光榮孤立。4.軍事冒險。提出戰爭崛起論,戰爭也是中國的機遇,要打仗,在戰爭中和美國爭奪世界。5.壓制個人自由和權力,主張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沒有國家,你什么都不是。”
八、民粹派
民粹主義這一譯名其實有欠準確,它的英、 俄原詞都以“人民”為詞根,應譯為“人民主義”或“平民主義”。歷史上的民粹派其實不但不反對權威,而且甚至可以說是極端的權威崇拜者。他們不僅容不得反對派,甚至容不得“旁觀者”。俄國民粹派當年有句名言:“誰不和我們在一起,誰就是反對我們;誰反對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而對敵人就應該用一切手段加以消滅。”
主要觀點:1.仇官仇富,以窮人的是非為是非。2.反對程序民主,反對代議制民主,主張直接大民主。3.反市場,反競爭,在經濟上主張均貧富,要求結果平等。4.主張革命道德至上,革命道德高于法律,只要是革命行動,殺人放火也可以。5.熱衷于街頭運動,熱衷于暴力,熱衷于“大翻個”,不耐煩改革。
就說這么多吧,越說越頭暈。此刻,我正在華北平原等待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風過境。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就像這個亂糟糟的世界一樣,一些東西將被卷起,飛升云端;另一些將被埋進沙土里,從地面消失。
股市這幾天也是急劇動蕩。小部分人坐收漁利,大部分人被情緒裹挾,或眼冒金星——他們有一個專用名詞:流動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