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從綜合素質上講,一般的人很難超越毛主席,不過將來不一定就沒有毛主席這樣的人出現。評價毛主席,說前無古人,說得通,但能否說后無來者呢?恐怕不能,那不符合唯物辯證法,是不是?我們應該相信未來,我們應該寄希望于未來的年輕人,是不是?這里主要說一說,如何學習毛主席,如何由器而道,由道而器地學習毛主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過去想不通,現在想得通。現在想不通,將來可能想得通,也可能想不通。一般而言,這應該說得通。
但對主席,總的趨勢是,通遠多于不通。這是實踐得出的結論。
1965年1月9日,毛主席和斯諾談過一次。
斯諾問:客觀條件使革命變成不可避免的,現在沒有這種條件了。現在中國條件不同了,下一代將怎樣?
毛主席回答:“我也不知道,那是下一代的事。誰知道下一代干些什么事,無非是幾種可能:一是把革命繼續發展;一是否定革命,干壞事,跟帝國主義講和,把蔣介石接到大陸上來,同國內百分之幾的反革命站在一起,這就叫反革命。你問我的意見,我當然不希望出現反革命。將來的事由將來的人決定。從長遠來看,將來的人要比我們聰明,如同資本主義時代的人比封建時代的人要聰明、要好一樣。美國沒有封建主義,可是歐洲是有的。”
毛主席的觀點,是否可以理解為將來的人會進化,但要防止退化、蛻化?
01
—
由器而道: 從實踐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有形到無形
主席逝世后,對他的一生所進行的審視,古今中外罕見。
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老百姓新中有桿秤。
如果沒有對這桿秤,有所意識,那就無法從道層面對主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有所感悟。
02
—
由道而器:從理論到實踐,從抽象到具體,從無形到有形
毛主席的立場是絕大多數老百姓的立場。站在這個立場上學習毛主席的思想、理論,才可能學懂弄通。從而靈活運用毛主席的觀點分析世界的事物,解釋世界現象,逐步領悟并掌握毛主席的方法論,使得我們自己的三法--想法說法做法,更多地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三通,繼而道器變通。
李克勤后記:偉人之所以是偉人,不完全因為偉人的天賦,而是他由器而道,由道而器的實踐過程,比一般人更有超前意義,也就更艱辛,更特別,那里面有過人的膽識,超強的意志,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否則無法道器變通。
這才是學習偉人之真諦。
學習毛主席要“從他的歷史發展來學習”,“決不要把毛澤東看成一個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無法學習的領袖”,這是周總理的觀點,可參考。
如此的學習,比過去學習毛主席著作,難度更大,因為要求更高,那需要讀出字里行間言外之意。
這是考驗每一個學習者的綜合素質,真正考驗自主、自律、自信、自強等品質的,是不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