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喜歡稱呼毛主席為“教員”,起初我也感覺這樣講沒什么,但是后來越仔細研究毛主席的生平和思想,我越感覺這個稱呼讀起來并不是很舒服,甚至還不如直接叫他響徹環球的全名——毛澤東。在對主席稱呼問題上,我很難和一些同齡人達成共識。不過這當然不影響我們在路線上是一致的。我不強迫同志們、同胞們以及一些前輩們不稱呼主席為“教員”,但是我保留我的個人意見,并在本文談一談我關于對毛主席稱呼問題的觀點。
不可否認,主席和他的老朋友斯諾講過,“四個偉大”都不要,只要一個“teacher”,“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其他的一概辭去。”(《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70年,七十七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席本人過于自謙甚至過于苛責自己的話講的太多了,例如即使大量歷史資料證明三年困難時期主席發現問題最及時而全面、解決問題最早最積極、提出的解決措施最豐富最具體,主席還非要說“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別人推卸責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責任,但是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六冊)》:《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本來正確最多錯誤最少的自己做了過于嚴苛的指責。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教條的理解主席關于“教員”的談話,而應該系統的、全面的、關聯的閱讀文獻、還原歷史,從而得出實事求是的公正結論。
我認為,主席的三個“第一”,是“教員”這一稱呼難以概括的。
毋庸置疑,主席是世界軍事第一人,不僅在于他是世界上唯一集軍事統帥、戰略家、戰役指揮家、軍事思想家、軍事理論家、軍事哲學家于一身的全能型軍事家,而且在于他指揮了迄今為止敵我差距最懸殊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最偉大戰爭,正如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袁德金所說:“毛澤東不僅把一生中最重要的年華貢獻給了中國革命戰爭,而且也創造了光輝的軍事業績和科學的軍事理論,在世界軍事史上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成為世界上集軍事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于一身的第一人。”(袁德金:《毛澤東:世界上最杰出而偉大的軍事家》)這無疑是“教員”一詞難以概括的。
毋庸置疑,主席是世界革命第一人,他親自領導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世界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領導中國人民首次貫徹了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的三個環節,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同一時代領導了兩次根本性社會變革的最偉大的革命家,正如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老師所說:“他組織和發動起了古今中外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人民群眾,引發了世界歷史上范圍最大、程度最深刻的社會大變動和社會結構大調整以及人的思想大轉換”(楊冬權:《遇見:毛澤東預見的歷史驗證》)這無疑也是“教員”一詞難以概括的。
毋庸置疑,主席是世界為人民服務第一人。毛澤東時代26年,中國人口就從5億飛速增長到了9億,人均壽命就從35歲增長到了65歲,人口基本生活還得到了保障——這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民生治理奇跡。正如李慎明老師所說:“人均預期壽命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一個根本性指標。毛澤東時代,在人口增加4億的情況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65歲,而印度1952年人均預期壽命41歲,直到2011年人均預期壽命才達到65歲,比我國整整晚了35年。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李慎明:《正確認識毛澤東領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艱辛探索和偉大成就——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即使第二個歷史決議也承認:“盡管人口增長過快,現在已近十億,我們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證了人民吃飯穿衣的需要。”(《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無疑,不論各路“風云人物”怎樣對那個艱辛探索的偉大時代過分的抹黑、數落、指責,毛澤東時代的新中國都創造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輝煌的民生治理奇跡。這一成就,無疑也是“教員”一詞難以概括的。
什么稱呼最能概括三個第一呢?我認為兩個詞最合適。第一個詞就是“毛主席”,也可以直接叫“主席”,這是和毛主席同時代的大多數人的習慣用語。我也最習慣、最喜歡直接叫“主席”。因為我認為主席從來沒有離開我們,而一直在我們身邊。還有就是直接叫他響徹全球的大名——毛澤東。人如其名——神矣、偉哉,澤被東方!這一鼎鼎大名也只有主席一人用起來最合適。所以,我在平時和大多數同志、朋友、前輩、熟人聊天以及做一些歷史或者理論的學術匯報的時候,提到毛主席他老人家,我就習慣直接叫“主席”,而我在給一些群眾做思想工作、普及真相的時候,我會直接說唯有主席本人最適合用的、令一切敵人聞而喪膽的鼎鼎大名毛澤東。
在本文的最后補充一個小故事:“為了慎重,華楠拿到胡喬木修改的講話稿后,又一次征求黃克誠的意見。黃克誠說:‘可以了。修改稿中把稱謂'毛主席’都改稱'毛澤東同志’,我不習慣,從感情上過不去,還是稱'毛主席’好!’華楠接受了他的意見。”(《黃克誠傳》,第595頁。當代中國出版社)我認為,稱“毛澤東同志”不僅是黃克誠老將軍不太習慣的,也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真正熱愛主席的人民不太習慣的。
主席在《矛盾論》講過,不同物質運動形式的本質區別在于其內部區分于其他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矛盾。毛主席的貢獻無疑是任何人都無法相比的,“主席”就是已經刻在多數人民基因之中的對毛主席老人家的專屬稱呼。甚至只講他老人家的名字“毛澤東”,都是歷史巨人獨一無二大名響徹寰球的感覺。非要在后面加上“同志”,我感覺是對他無可代替的歷史作用的一種不夠充分的強調。
不可否認,主席本人提到過:“建議:一律稱某某同志。例如:主席,稱毛澤東同志;總理,稱周恩來同志;林總,彭總,賀總,稱林彪同志,彭德懷同志賀龍同志。其他,以此類推。如同意請各組長在會上宣布一下。”(《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9年,六十六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堅持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和群眾見面也是主席本人一貫風格,稱呼他為同志在組織上和邏輯上也是沒有錯誤的,但是這一稱呼確實不如敬稱“主席”或直接喊出他的鼎鼎大名更能充分、實事求是的凸顯他獨一無二的特殊作用。所以“主席”是我稱呼毛主席最多、最習慣、最喜歡的一詞,而胡喬木改的那一版稱呼怎么看都讓人感覺還不如直接稱呼主席老人家的名字更舒服。
以上就是我關于對毛主席稱呼問題的個人觀點。總之,我最喜歡直接叫主席,其次喜歡叫他響徹環球、無可代替的鼎鼎大名,而對“教員”和胡喬木改的那一版稱呼總是感覺特別不舒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