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一個歷史人物,或者評論一起歷史事件,不能趁熱打鐵,現吃現賣,必須經歷漫長的歷史沉淀,“吹盡狂沙始到金”。
關于偉人時代的一個政治理念“政治掛帥”,在四十年前“解放思想”的大思潮中,幾乎成了人人攻擊的目標。很簡單,很現實的邏輯:民以食為天,“政治掛帥”能讓人民“吃飽飯”嗎?
時過境遷,現在人民群眾是“吃飽飯”了,不僅吃飽了,還能吃上肉,吃上水果,喝上了牛奶。但我們又面臨一個頭疼的疑惑:我們幸福嗎?
有人說,當官的人很幸福。其實則不盡然。當一個好官,憂國憂民,為百姓殫精竭慮,愁腸百結,自己還兩袖清風。更不用說,高處不勝寒,他們還會經受來自社會不良風氣的抹黑污蔑,來自貪腐人員的拉攏腐蝕,他們精神上時時經受著嚴酷的考驗和磨礪。他們活得不輕松,不瀟灑,甚至他們很多人會英年早逝。
有人說,有錢人很幸福。其實也不盡然。如果按照“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祖訓,他們發財的渠道和空間過于狹窄,凡事不善于茍且,往往就會和財富擦肩而過。即使是手里有了錢,他們還惦記著親人朋友,家鄉和社會。終其一生,最多他們能獲得一些心靈上的慰藉,更多的是滿身的傷痕。
貪官和奸商幸福嗎?也不盡然。他們鼠竊狗偷,蠅營狗茍,違法亂紀,時時刻刻得提防著大蓋帽的到來。事實上,他們很多人進了監獄,長期在那里踩縫紉機。僥幸能夠逃脫,也像喪家之犬,夾著尾巴,逃到國外,暫時得到一時的喘息,弄不好一紙“紅通令”,又會讓他鋃鐺入獄。
勞動階層幸福嗎?鐵飯碗沒有了,在一個圈子里混,老板的睚眥必報,同事的勾心斗角,業務的壓力,家庭的入不敷出。孩子的教育、就業、結婚生子,房貸車貸,甚至婚貸,能壓得你靈魂出竅。
說這么一大圈,就是想告訴人們一個現實: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壓力容器里,沒有人能夠逃脫,每個人,各色各樣的人,都活得不輕松。
再說四十年來,公知一直詬病的“大集體時代”,人們是吃的不好,很少吃肉,不僅沒有汽車,甚至連一輛自行車也是奢侈品。人們早出晚歸,整天一身汗,一雙布滿老繭的雙手。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的精神很充實,心里充滿了愉悅。
六十年代,“吃不飽飯”的林州人民,男女老少齊上陣,住著簡陋的窩棚,吃著窩窩頭,長年累月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石頭,他們沒有喊叫一聲“苦”,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吃苦,是為了子孫后代不吃苦。這就是“紅旗渠”精神。
“吃不飽”的時代,人民群眾戰天斗地,氣壯山河,開山辟路,修建了八萬多座水庫,整治了黃淮水患,植樹造林,改造土壤,讓貧瘠的土地變成肥田沃土。他們知道,自己這一代人吃了苦,子孫后代,世世代代都會享福的。他們不僅沒有怨恨,反而感覺自己生活在幸福中。
“吃不飽”時代的數百萬將士,沒有因為自己“吃不飽”而心懷怨言,而是把保衛國家安全當做自己最光榮的使命。朝鮮戰場上,他們一口炒面一口雪,但他們在與敵人血與火的廝殺中,一點也沒有輸給那些整天喝著牛奶,吃著面包,啃著牛排的美軍士兵。1962年,還是這支“吃不飽”的士兵,把那些備受美蘇兩大集團寵愛的,能吃得滿嘴流油的印度士兵打得望風而逃,一敗涂地。
在三年苦難時期,偉人日理萬機,常年為國事操勞,他大半年沒有吃過一口肉,也處于“吃不飽”狀態,但老人家依然笑傲全球:“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偉人時代的“吃不飽”,給人民留下的是沖天的豪情壯志,為子孫造福的希望和幸福。當今的“吃飽時代”給人留下的是精神上的頹廢,思想上的墮落,更多的是對前途的渺茫和失望。
人,活在世上,不是一個只為了吃的動物,而是一種能眾志成城,為了國家和民族,乃至人類共同走向幸福的精神化情感動物。
再拿“吃不飽”污蔑抹黑偉人時代,不僅無恥,而且卑鄙、邪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