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句話在網上很流行,大概的意思是說:跟著美國混都富起來了。
美帝國主義從剝削別國的壞形象怎么一下子變為帶動別國富裕的好形象呢?
這彎也轉得太大和太快了吧。
聽說還是一個大人物說的。
后來很多公知也跟著提這句話,面對美國各種打壓時,他們小心翼翼和低三下四。
質疑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行、制度不行、人種不行,認為上帝手藝比女媧好,可悲。
從此很多人對美國低頭彎腰。
很多人對越南自大稱別人是小朋友。
新加坡作為小國,但因為有美國支持,又對它各種拍馬屁,有點“媚上者必欺下”。
針對這個論調,我的觀點很明確:
這句話是非常片面的。
這句話是缺乏正確的實踐調查而來。
這句話是十足的崇洋媚外。
這句話很短視看不清帝國本質。
我反問這些人的五個問題:
1.美國本身是整體富還是精英階層富?
2.跟美國混的國家是富多還是不富的多?
3.跟美國混富起來的國家是靠狼狽為奸剝削第三世界而富還是靠一起努力而富?
4.跟美國混富起來的國家有什么代價?
5.大國要富裕起來是靠低頭跟美國混還是依靠自己人民然后平等與美國交往?
對于第一個問題,中美網友前段時間在小紅書的“對賬”已經說明問題,美國雖然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強大的國家,依然存在不少的底層是貧窮的,甚至要靠賣血生存。美國有這些現象,跟美國混而富裕起來的國家同樣如此。
對于第二個問題,蘇聯解體后,全球基本都跟美國混,但截止至2023年,世界197個國家,公認的發達國家有37個,而且很多都是小國,確實可以靠美國在產業鏈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可以富起來,但還有160個國家沒富裕起來,甚至很貧窮。像巴西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還是糧食出口大國,但他們國內很多人在溫飽方面都還沒解決,更別說像海地那樣的國家。
對于第三個問題,跟美國混富裕起來的國家,有影響力的主要還是百年前的那幫列強,他們依靠殖民掠奪有了原始積累,有先發優勢,美國還依靠發戰爭橫財,依靠金融殖民而富。
對于第四個問題,你喜歡把自己的安全和生存權利寄托非我族類么?你喜歡一直卑微跪著仰視別人而活么?你喜歡為了一時發展而長期被當做炮灰么?我想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都不喜歡,國家的生存和發展權肯定要掌握在自己的人民手里,要有國家的尊嚴,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像依附美國的烏克蘭那樣的結果。
對于第五個問題,俄羅斯作為大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蘇聯解體了,歐美會真正接納俄羅斯嗎?沒有,處處提防,北約一直東擴,俄烏戰爭就離不開他們在背后的推波助瀾。像中國作為大國,我們放棄第三世界領袖之位,放棄意識形態輸出,花錢買美債,讓合資企業賺了大量的錢,甚至對美國的挑釁一讓再讓,我們想進一步發展進行產業升級,立刻發起貿易戰,大國沒資格也應該依附別人而活,不應該學宋江,投降的結局是很慘的。
如果還要信這種論調,多看看例子:
國民黨信了美國,最后被趕到小島去了。
蘇聯擁抱美國,最后解體了。
俄羅斯討好美國,被欺騙了。
烏克蘭跟美國混,失去了國土,欠了五千億美元的債,少了近一半的人口。
菲律賓跟美國混,經濟水平比江西還差。
韓國跟美國混,成了隨便拿捏的附庸。
日本跟美國混,乖乖簽下廣場協議。
加拿大跟美國混,貿易戰時跳得最歡,現在被瘋狂地加稅,還威脅要被吞并。
還是人家基辛格說得好:“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別以為美國一時跟我們合作講理,就忘乎所以,那是靠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贏了美國才出現的結果,不能因果顛倒。
毛主席說:“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有些人看不透帝國本質,也不知平等對待為何物,還理解不了不自大并不等于要自卑。得出那片面感性的論調,因為并不是從人民的立場出發,并沒能做出正確的實踐調查,并不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去分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