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特朗普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停掉了以前固定打給英國BBC的每年幾千萬的費用,直接導致了BBC的暴力討薪事件,以每天十幾條的頻率狂發吹中國的新聞,其中最著名的一條是紀錄片《中國制造2025》。
雖然說的都是事實,但相比以前的BBC和其他所有的歐美媒體,這么闡述事實簡直就是把中國給吹上了天。
BBC暴力討薪的結果,現在已經出來了。
特朗普壓根沒搭理氣急敗壞的BBC,更沒有恢復給BBC的打款,而是再接再厲,把美國政府所有的公務員對BBC的報刊訂閱全部給取消了。
也不是刻意針對BBC,特朗普把美國政府所有的報刊訂閱基本都給取消了。
現在是電子信息化時代,紙質的報刊成本極高,價格極貴,確實早就該取消了,特朗普做的其實沒啥問題。但這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一筆很傳統的收入,不僅代表著很多錢,還代表著情懷和歷史。
尤其是BBC剛暴力討薪,結果不僅沒能要來錢,自家的報刊訂閱還被斷了。
BBC怒火攻心,只能氣急敗壞。
于是BBC的暴力討薪再上了一個新強度,力度大到了讓人目瞪口呆。
在之前的那一波暴力討薪里,BBC以一天十幾條新聞的頻率,已經把能夸中國的地方全給夸了,堪稱是無死角的夸。
一天十幾條連發十幾天,而且一條新聞比如說紀錄片《中國制造2025》里能夸十幾個角度,所有能正常夸中國的角度基本都已經被BBC夸完了,還能怎么上強度?還能怎么夸?
但BBC就是上了新強度。
首先就是對于中國的事情,從純夸經濟建設成果,變成了開始報道其他事情,但所有報道的角度都是沖著惡心美國去的,一個臺灣藝人不服兵役,直接上升到體制問題,你要知道臺灣的制度是在美國“指導”下一手搭建的,指責臺灣制度就是在指責美國制度。
順著這個角度,BBC又出了很多新聞報道。
其中比較離譜的一個新聞,BBC直接在標題上寫一艘價值130億美元的美國航母,可以在幾分鐘內被中國導彈擊沉。
確實有這么個事,但BBC把這個事這么寫在標題里,讓人看了之后的感受完全不同,畢竟這個幾分鐘擊沉有一個前提就是發現和鎖定,還要考慮護衛艦無腦彈幕意外之下攔截成功的可能性。
中國的最新導彈確實不弱,但沒那么強,美國的航母確實不強,但也沒那么弱。
只為了討薪就把事情真相扭曲成這樣,不至于。
這還沒完,還有更離譜的,BBC為中國新疆出了一部風景短片,狂吹中國新疆的美景。
就這用詞,就這短片封面,我說這是人民日報發的都沒任何問題,但事實上這是BBC發的。。。
這對于BBC來說屬于是上一個新臺階了,因為正常來說一家媒體絕不會推翻自己的歷史口徑,因為那代表著自己的價值觀。
哪怕是正常人都不會做自打嘴巴的事情,何況是一家注重聲譽的大媒體,除非有天崩地裂的大變故,大到自己聲譽都無所謂的那種變故,否則絕不會改歷史口徑。
過去幾年里BBC是怎么報道新疆的?
陰間濾鏡那是基本功,每條新聞必有,這幾年來所有的新疆問題基本都是BBC帶頭炒作起來的,可以說抹黑新疆就是BBC的價值觀所在。
我們的新聞發言人2021年在發布會上特地拿著一張照片來回應所謂的新疆棉花問題,和BBC的瘋狂炒作和新聞造假有直接因果關系。
在2019年香港問題和2020年疫情問題后,2021年開始炒作的新疆問題,BBC是急先鋒以及話題創造者。
炒作完新疆棉話題后,光一個捏造的,根本在這個地球上就不存在的所謂“再教育營”,BBC就能炒作一整年。
2023年BBC又換了個話題,開始炒作“跨國鎮壓”以及“監禁”、“監控”等。
為此中國邀請了很多國家的代表訪問新疆,澄清事實真相,如果不是BBC故意造謠抹黑根本不用這樣。
眼見為實,大量國家的代表在新疆自由走訪后,很輕易的就能識別出根本沒有BBC說的那回事,BBC是在徹頭徹尾的造謠抹黑。
前幾輪炒作的假新聞因為過于的聳人聽聞,被澄清后無法繼續炒作,隨后BBC又換了套路。
2024年12月2日,BBC又開始炒作所謂的“新疆強迫勞動”問題,這個是新疆棉的續集,但這次針對的是新疆的番茄,說新疆的番茄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呼吁歐美停止購買新疆產的番茄。
說實話這個腦洞開的真是大,造謠歸造謠,但能造謠到番茄存在強迫勞動問題也算創意了。其他歐美媒體都在中國新疆問題上跟風抹黑,但真沒見過哪家媒體的抹黑像BBC那么有創意,其他歐美媒體大多只是在BBC創造的話題后面跟風炒作。
就因為BBC憑空捏造了一個所謂的新疆番茄強迫勞動話題,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發言人又得出來辟謠澄清。
一直到2025年2月11日,我看到中國的官媒還在就中國新疆番茄的所謂“強迫勞動”問題進行辟謠。
但僅僅一個星期之后,在新疆番茄強迫勞動的謠言源頭BBC,你猜我們看到了什么?
我們看到了BBC在狂吹新疆的美景,不僅毫無陰間濾鏡還滿屏溢美之詞。
我們能理解為什么BBC這么發新聞,這就是為了氣美國而氣美國,報復心堪比被花心富二代剛甩掉的女友。
但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媒體,BBC這么干實在是太毫無節操了,之前第一輪暴力討薪時夸中國建設的各項成就,還可以解釋為報道一些以前沒報道過的事情,以前中國的優點不是不報道,只是忘了而已。
但在虛空捏造的新疆話題上這么搞兩極反轉,那就真的是連遮羞布都不要了。
BBC一直以客觀公正,絕不向政府壓力低頭來標榜自己。
不過我打開BBC的官網一看,雖然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客觀公正’四個字,但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頁縫里看出字來,滿頁都寫著兩個字是‘打錢’。
這應該已經是BBC暴力討薪的極限了吧,BBC應該想不出強度更大的討薪方式了。
BBC現在的行為就已經突破我們中國人的認知極限了,而人類無法想象自己認知以外的事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