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1971年9月13日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的“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一起乘坐的三叉戟飛機在蒙古國溫都爾汗墜毀身亡。后來中央發了文件,其中有個內容叫《“五七一”工程紀要》。據說,當時有人認為這個東西公布對毛主席不利,然而毛主席卻要照發。這個做法,唯有毛主席才有的,事實證明這個做法,連同背后的想法都是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道器變通。下面略作分析,請各位雅正!
第一,無私無畏,沒有什么東西能夠讓毛主席害怕。在毛主席眼里,那些攻擊他的言論,早已經司空見慣了,沒有什么可怕的,不值得藏著掖著。
第二,因為無私,所以毛主席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公,想到的是革命事業。在毛主席晚年,毛主席思考最多的不是個人的利害得失,而是如何讓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千秋萬代不斷地有接班人。
對于任何對毛主席不利的事情,毛主席始終相信群眾有鑒別力,能夠分清是非的。即使有一部分群眾受蒙蔽,那也得靠革命斗爭實踐才能得到鍛煉,從而提高覺悟和革命實踐的能力。
所以,《“五七一”工程紀要》,與赫魯曉夫攻擊斯大林的那個“秘密報告”,都是毛主席用來幫助群眾差亮眼睛的“反面教材”,這樣就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了。實際上,毛主席絕妙的做法,是他無敵于天下的絕招。
毛主席代表人民,人民信賴毛主席,人民永遠站在毛主席這邊。這就是毛主席的底氣、勇氣的依據。
毛主席道器變通之根基,無與倫比的牢靠,是不是?
01
毛主席的勇氣文化:獨樹一幟
(本節來自已經發表的:
毛主席無私才能,才會無畏。所謂無私,并不是說一個人沒有想到自己,無私是指他把自己想徹底了,也可以說他徹底的“自私了”。徹底的自私,意味著,他把自己和別人,和人民完全徹底地聯系在一起了。當然他把自己和國家、民族利益徹底聯系在一起了。因為國家民族都是屬于人民的。
毛主席把為人民就當作為自己,為自己也就是為人民。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勇氣。
是的,毛主席有一套自己的勇氣文化。在《為人民服務》里,我們看到他的說法,十分有意味。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里的“不怕”就是勇氣。關于“不怕”的原因,關于“不怕”的要求,老人家講的多清晰!
“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這是毛主席給出實現勇氣的兩種基本路徑——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這也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一說法的由來。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這是毛主席給出勇氣產生的具體方式。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就是毛主席給出使用勇氣的準確的,鮮明的,生動的做法。 正因為毛主席早就有這樣系統的,而不是零散的,堅定的,而不是飄忽的勇氣文化,所以,老人家才能夠始終如一地做到,雖然自己是個強者,但遇到弱者卻有勇氣不強,比如對待普通老百姓,他和他的隊伍怎么樣做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樣人民才能相信他,愛戴他,誠心誠意跟著他,當遇到強勁對手時,他才可能會更強。他才能在1970年代初期,面對那么大的不確定性,頂住那么大的風險,拿出如此大的勇氣,果斷地作出打開中美關系大門決策。從而產生如此深遠的歷史影響。
提起毛主席的勇氣,恐怕誰都會感到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英雄氣概。哪怕是對毛主席恨之入骨的人,也不會否論他干事情的魄力,哪怕是干“壞事”的勇氣,更不敢去和毛主席比試勇氣。 有很多人會對毛澤東的無私提出質疑,但他的無畏,確實毋庸置疑。
顯然,要想學習毛主席的勇氣文化,就是要掌握一種無畏之道,那就不能太自私,不能搞狹隘的自私,不能在弱者面前呈強,欺壓弱者——老百姓,那絕對不是有勇氣的強者,而是強盜。
要想具有毛主席那樣的勇氣,就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就必須學會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普通人不妨學學張思德、雷鋒,創業者不妨學學王進喜,醫生不妨學學白求恩,學者不妨學學華羅庚,領導不妨學學焦裕祿。
這樣,強者才會把你當對手,你才會成為強者。強者不可能隨便在弱者那里得到確認。如果你讓一個強勁的對手感到真是不好對付,那他就可能畏懼你,就像美國人畏懼毛主席一樣,你不就是強者了嗎?從而當你的對手要與你和解時,才不至于感到沒面子,因為他是和強者握手,那是強強聯合啊,就像當年尼克松來中國,和毛主席握手一樣。
那么毛主席勇氣文化告訴我們真正根本的東西,其實并不只是要有打敗對手,消滅對手的勇氣。毛主席要我們有比打敗對手,消滅對手更大的勇氣,那就首先要能夠有不強的勇氣,也就是遇到弱者,遇到人民敢于不強,人民就會和你融為一體,因而你的勇氣就戰勝你的最大敵人——你自己,你就不僅僅是你自己了,你也就有了比強者更強的實力。這就是說,你無私,才可能無畏。
這還不夠,一旦有機會,還要有勇氣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的勇氣。為什么要這樣?依然是為了那些弱者,也就是為了普通的老百姓少吃苦,少受累。這就是說,你只有為公,為天下百姓而去努力工作,那才是勇氣的真正用處,你的勇氣才會產生感化對手,瓦解敵人的神奇效果。
懂得了這些,我們是不是可以感悟到一點毛主席敢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勇氣來源!我們是不是會覺得毛主席在1944年說“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他的勇氣絕對不是毫無依據的。
你說這是怎樣的勇氣文化? 這種勇氣文化,對任何有智且有志者,都會有吸引力。這種勇氣文化當然也就把美國總統尼克松吸引到中國來了。
朋友你說,創立并且實踐了這種勇氣文化的人,是不是“慧眼膽略誰堪比,巍巍昆侖第一峰”呢?
02
1964年7月毛主席在審閱《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時正式提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個條件:
【具備什么條件,才能夠充當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呢?
他們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而不是象赫魯曉夫那樣的掛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招牌的修正主義者。
他們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
他們必須是能夠團結絕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無產階級政治家......
他們必須是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執行者......
他們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富于自我批評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1973年8月28日在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黨章》“總綱”里有這么一段:
【中國共產黨是在反對右和“左”的機會主義路線的斗爭中,鞏固和發展起來的。全黨同志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堅持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的原則,要于正確區別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要培養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以保證黨的事業永遠沿著馬克思主義路線前進。】
這樣的說法,寓意深遠。
和陳永貴同時期的來自人民公社的勞動模范呂玉蘭有個著名說法:
【為什么我不怕得罪人?
要說在村里當干部得罪人,得看得罪什么人,得罪階級敵人是應該的。對于自己人,盡量不傷害感情,少得罪人,怎樣才能少得罪人呢?我的體會是:
越怕得罪人,得罪的人越多
辦事情就要顧一頭,一邊倒。顧社會主義這一頭,往貧農下中農這邊倒。為人民干革命,不會人人都叫好,月亮那么明,做賊的還反對呢!怕得罪人,說什么“為一個人一條路,得罪一個人一堵墻”,“出頭的椽子先爛”,是個人主義思想,我是為公得罪人,不是為私得罪人,所以我不怕。
在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的時候,向黨向國家說實話,就得罪資本主義思想嚴重的人;不得罪他們,就害黨害國家,得罪了人民;在集體里,對損害集體利益的事不管,就會得罪廣大貧農下中農。】
呂玉蘭這樣的來自基層的勞模深諳毛主席勇氣之道的人,無疑也是武昌街革命事業接班人之一。
03
堅持研究毛澤東文化:
在毛主席那里有我們的希望
李克勤后記:林彪這個人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他在戰爭年代立過戰功,很大的戰功,赫赫有名,這是毋庸置疑的。新中國成立后他也做過很多有益的事情,這也是現實的存在,這都可以從器層面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上得到確認。不過,他的悲慘結局,也是客觀存在,這也是怨不得別人的。
有位高人講過這個意思,一個人的成就那是別人幫助的結果,而一個的失敗,那只能怪自己——是自己造成的。
或者換一種說法,一個人要有所成就,沒有別人幫助就行不通。
一個人要失敗,只要自己不留神,一個小失誤就能慘敗。
論一個人的成敗,可以用道器變通理論來解釋。
道為道器變通之根,這是無形的,如果不悟道,或者悟道不徹底,那么在道層面的偏差,就能導致完敗。
器為道器變通之基,這是看得見的部分,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變為道器變通之源,不動,安于現狀,固步自封,永遠不可能有進步。
通為道器變通之魂,一個人的想法不僅自己想得通,而且要通過自己的說法、做法,讓別人想得通,在別人那里說得通,這樣才能最終讓自己和別人一同行得通,那才能道器變通——就像毛主席那樣,就像毛主席培養的雷鋒、王進喜、陳永貴、呂玉蘭、楊貴,以及吳仁寶、王宏斌等等,毛澤東文化哺育的英雄模范那樣。
歷史,是公道的。
人民群眾是公道的。
天下為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