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晚,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一級法官王佳佳,被自己主審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原告黨某某報復殺害。
2024年8月15日《人民網》刊文《被報復遇害,那個如春風般的女法官王佳佳走了》:參加工作13年來,王佳佳曾獲得“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十佳辦案能手”“個人三等功”“全區先進政法干警”等多項榮譽。還有報道稱2024年王佳佳法官生前已審結了271件案件。
2024年8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李成林、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胡道才、中國女法官協會秘書長冷芳芳到河南省漯河市參加王佳佳法官遺體告別儀式。
202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河南省委在河南鄭州聯合召開表彰大會。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凱主持會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俞家棟,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分別宣讀了追授王佳佳同志“全國模范法官”稱號及“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到會講話,并分別向王佳佳同志家屬頒發了“全國模范法官”證書和“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證書。
相較于官方的高規格紀念性文章、遺體告別儀式、表彰會,網上評論卻是冰火兩重天,負面評論的聲音甚至占了上風。這種貌似“對著干”的場面,令官方始料不及,很容易讓人想起《封神榜》。
在中國人傳統認知中,封神榜常被視為對為國捐軀的忠勇之士的褒獎,但細究姜子牙執掌的《封神榜》本質,發現這份榜單并非單純以功德論英雄,而是摻雜著利益分配、陣營斗爭與命運裹挾的復雜產物,更像是各方權力激烈博弈后的悲情棋子或者犧牲品名錄:既容納了剔骨還父的伐紂先鋒官哪吒、滿門忠烈的黃飛虎父子,囊括了對商朝忠心耿耿的賢臣比干、殫精竭慮的太師聞仲,同時也收編了野心勃勃的陰謀家申公豹、助紂為虐的魔家四將。
這份榜單還滲透著個人私欲與封神資格的錯位,部分上榜者實為私心驅使的投機者,申公豹因嫉妒姜子牙執掌封神大權,以“道友請留步”蠱惑截教門人參與戰爭,導致無數修道者身死上榜。曾經兩上天安門城樓、萬千榮耀集于一身的許家印又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申公豹”,充分暴露了官方封神標準與民間道德評判的割裂,這也可能是聞仲雖受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但卻拒跪受封的原因之所在。
回到現實中來,封神榜要想真正成為英雄的榮耀榜,而不是權力和利益再分配的契約,不能以權力為中心,或者說以上層意志或者“精英”們的意志為定盤星,而應以最廣大人民的意志為秤砣。
再回到致王佳佳法官遇害案,該案是一起小額金錢給付訴訟一審終審案件,即:無論此類案件是否啟動、何時啟動再審程序;當事人是否舉報或投訴均不影響原審裁決的執行。這類案件法庭一般由主審法官、陪審員、書記員3人組成,一審和再審,主審法官都擁有終極和絕對的自由裁量權,公眾至今仍有4個疑問待解:一是庭前王佳佳法官都做了哪些工作,還是只考慮審案數量和效率直接開庭就審就判?原告黨某某不服判決后,王佳佳法官又做了哪些工作?漯河市郾城區人民法院是否知道二人的“梁子”,若知道,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二是黨某某皮衣破損、電動車維修費、保險公司關于12000元屬于預估賠償而非談判結果聲明等等,在最初的通報里為什么都沒有提及,而是在網民質疑聲四起后,才陸續出現,更象是在被動地不斷查漏補缺。三是為什么不公布該案最原始的完整庭審錄相和全部證據,以釋公眾之疑。四是地方法院和保險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是否影響執法公正。如果這種戰略合作關系旨在破解“人難找、物難尋、執行難”問題,則是受害者之幸;而如果替保險公司“討價還價”成了交通事故案主審法官的KPI,那么王佳佳法官這樣的悲劇事件可能只是開端,而不是結尾。
不要一味地指責網民不懂法律程序,搞得好象網民都是法盲似的,只有“精英”和“公知”們才懂法似的,這是對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實施成效的高級紅低級黑;也不要一味地苛責黨某某不服判決后為什么不走舉報、投訴、再審等法律程序,卻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而應細究這樣的法律路徑現實是否暢通?呼格吉勒圖依法走完了所有的法律程序,最后還不是含冤被斃了嗎?“女神探”聶海芬承辦的張高平、張輝叔侄奸殺案,張氏叔侄不是也依法走完了所有的法律程序,最后還不是含冤鋃鐺入獄十年嗎?
神龕余燼,三千六百多年后,新版的影視劇重構了封神的荒誕:當楊戩的三尖兩刃刀劈開殷商城墻時,昆侖山頂傳來一陣陣輕笑:好一柄趁手的工具。
而姜子牙封神時的顫抖,此刻也有了新解:這位執榜者袖中藏著的不是打神鞭,而是自剜的半寸仙骨。每封一神,他就將骨屑撒向人間——那些飄落朝歌城的雪霰里,藏著未被天庭馴化的最后一點悲憫。
但愿《封神榜》上都是拯救蒼生的大英雄,濟世安民的社會賢達,造福桑梓、澤被后世的“紅頂商人”,而少一些或者沒有“申公豹”式的禍國殃民的大陰謀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