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是實用主義,傳播很廣。
這句話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有規劃地去試錯,當然是好的。
但實用主義也就意味著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環境不同,多數情況就不適用了。
這句話在當下的局勢,如何辯證地看待?
繼續踐行此理論者應回答三個問題:
作為一名領導者,需不需要具有前瞻性?
有深水區,還要繼續摸著石頭走過河嗎?
已明白對岸事物,還要模仿人家過河嗎?
一、戰略前瞻性
第一個問題,戰略科學家錢學森在《創建系統學》說:“我們常說‘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預見性很差。我曾經說笑話,我們放人造衛星,如果也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早就打飛了,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沒有理論怎么行得通呢?”
偉大的戰略家毛主席則是這樣說的:“領導就是預見。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你要做領導,就必須具有戰略前瞻性。
毛主席因為具有戰略前瞻性,所以才能洞察出別人看不透的本質:抗日戰爭急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朝鮮戰爭退不得。
毛主席這戰略前瞻性,最終讓中國人站起來,解決了華夏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由于毛主席比他的戰友更具有前瞻性,很多時候他的戰友是跟不上他的思想。特別在他的晚年,他沒有被私心遮蔽智慧,加上本身的洞察力,沒有一個戰友比他看得透歷史的趨勢。在戰爭年代,輸贏容易檢驗,所以他雖然遭受多次排擠,但湘江戰役后又不得不請他出山解決危機。可在和平年代,有些事沒那么容易看出“輸贏”,所以又有很多人不理解他。
要具有戰略前瞻性,至少有三個要求:
其一是不能私心太重,否則人就會短視,受干擾因素多,私欲會蒙蔽人的智慧。
其二是需要系統地調查研究,了解事物的固有矛盾,從固有矛盾推出歷史的趨勢。如果只會打牌、看武俠小說、打臺球,沒有經常到一線去了解事物,那看到的多是片面和感性。
其三是知識面廣,特別是要了解歷史,正如毛主席說的“如果要看前途,就得看歷史”。比如毛主席熟讀《資治通鑒》《二十四史》,非常了解特權和階級固化導致歷史周期律,如古代的家族門閥、文官集團、東林黨人和江浙財團,它們必然會與皇權合作剝削人民。如果懶得看書,對歷史了解不透,制定的策略只有短期性,還容易異化,最后依賴性地寄托后人智慧來解決,則達不到“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的境界。
所以領導要有預見性,不能什么都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永遠地摸著別人的路走。
二、遇到深水區
水淺,我們當然可以摸著石頭走過河。
但世界不是單一運行,而是錯綜復雜。
不是普適性的策略,局限性更加明顯。
到了深水區,下河就具有極大的危險性,真的要下河也要先學會游泳吧?
普通人能摸著石頭走過河,可孩子呢,殘疾人呢,這情況單靠下河走過去行不通。
有大量的貨物呢,單靠人力背著走下河過去,那效率太低,太重還抗不過去。
所以最好還是造船和建橋,共同努力,集體受益,安全性更高,效率也更快。
還是毛主席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說得好:“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這才是“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的偉大思想。
當下“改開”遇到的“深水區”,還下河嗎?
我們先來理解何為“深水區”?
就是策略的時效性與觸動既得利益集團。
策略方面:
有的只做到一半,如“兩只手抓,兩只手都要硬”,但只有一只手硬一點,因觸動既得利益集團,另一只手自然而然偏弱。
有的發生了異化,比如高考問題和擴招問題,出現了教育市場化,出現穿著長衫的孔乙己,出現學歷貶值,出現階層固化。
有的發生了惡化,如貓論本應該強調靈活性和務實,但有人逐漸放棄倫理、法理和天理,瘋狂地試探底線,不擇手段賺錢。
有的走到了反向,如“先帶后,共同富”,但最后貧富差距拉大,先上車就關門。
觸動到既得利益集團方面:
進行產業升級,觸碰外國資本利益集團。
大力反腐,這與一些特權階級有沖突。
強調自信,觸碰到公知文人團體利益。
側重自主研究,觸碰到買辦商人利益。
這兩大問題造成的“深水區”,需要造船建橋才行,也就是需要談階級和分配問題。
三、永遠做模仿者嗎?
我們曾摸著蘇聯過河,內部出現一批依附性太強的人,很快被毛主席調整了策略。
“春天”后,我們摸著美國過河,很多人過河的對岸也是美國,出現崇美恐美的人。
但華夏民族要永遠跟在別人后面模仿嗎?
四渡赤水,靠摸石頭走過河嗎?
巧渡金沙江,靠摸石頭走過河嗎?
飛奪瀘定橋,靠摸石頭走過河嗎?
打過長江去,靠摸石頭走過河嗎?
跨過鴨綠江,靠摸石頭走過河嗎?
模仿需要的,但不能老停留在模仿階段。
毛主席的創新精神需要我們學習。
寫到這,吐槽幾句古代腐儒和當代公知。
也就是一幫從事文科理論工作者,他們老說美國人有創新精神,馬斯克的各種探索和實驗,即使失敗也是英雄。但他們又喜歡談過河要摸著石頭走才行,對毛主席的創新和探索精神閉口不談。人民公社為了人民利益而創新探索,他們卻各種抹黑;對于古代士大夫那種為了大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崇拜得不得了,可毛主席晚年不就是為了人民當家做主,為了跳出歷史周期律而踐行這種精神嗎?可他們又是各種攻擊。
這說明了知識分子,虛偽的人太多了。
因為毛主席這精神觸碰到他們的利益,正所謂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
要有創新精神,就不能一直模仿歐美國家,但公知們就希望中國走歐美之路。
幸好國家明確要走中國式現代化!
獨立創新,才有了第六代戰斗機。
獨立創新,才有了TikTok。
獨立創新,才有了DeepSeek。
大世之爭,“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當然,最后不是學,而應該是引領。
重塑燈塔,應回頭看毛主席的獨立創新。
不能讓小道理顛覆大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