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2月11日報道:張核子的出名是在全民核酸時,這個神秘人物,曾號稱做過7億人次核酸檢測,那真是狂賺特賺,賺翻天了。
那個時候就算是傻瓜開一個做核酸的公司都賺大錢,可惜的是一般人沒有那個能力,主要是沒有那個過硬的關系能開核酸公司,更重要的是你就算是開了這樣的公司,也不會攬到做核酸的業務。
張核子則不一樣,張核子的核酸業務覆蓋了33個省市。截至2022年,張核子的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核酸檢測業務已經遍及全國33個省市,共計39個醫學檢驗公司,如北京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武漢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等。該公司稱,累計核酸檢測數量已經達到7億人次。
這些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核酸檢測,絕大部分都是以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直接100%控股的。很短的時間就占領了一大片省市的核酸業務。
說來也奇怪了,這么有錢的大老板,卻被法院限制消費了,而且才區區20萬元。
今年1月,核子基因、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已因此案被強執20.5萬余元。2月10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向核子基因和張核子發出了限制消費令。
第一財經此前報道,從2017年開始,核子基因的基因鑒定業務就被主管部門處罰。2020年以來,其核酸檢測業務,因謊報檢測結果、偽造醫學文書多次受到監管處罰。
2020年4月,由核子基因間接全資持股的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未將感染性醫療廢物置于專用包裝物內,被濟南市衛健委警告、罰款;2021年1月,濟南華曦檢驗實驗室在河北邢臺公布“全部陰性”結果后被發現為陽性樣本,被暫停業務并接受調查。
后來,因“張姍姍”關聯35家核酸檢測公司,又引起公眾關注,一時間,出現“全網尋找張姍姍”現象。“張姍姍是誰?”“她與張核子是什么關系?”等疑問充斥著網絡。
奇怪的是,這就像個別貪官一樣,卻能邊腐敗邊升官。
盡管核子公司多次受到處罰,但是,卻沒有阻止住核子基因加速擴張的步伐。該公司曾稱,累計核酸檢測數量已經達到7億人次。這得賺多少錢啊?2022年,核子基因又曾密集注冊了16家核酸檢測機構,引發公眾關注。
在疫情結束后,2023年張核子又曾經因為在經營范圍中增加非居住房地產租賃業務和成立農業公司短暫掀起輿論浪花。
2024年3月,張核子在抖音平臺發布一則辟謠進軍預制菜的視頻,稱此前成立的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究功能性大米的種子公司,而非預制菜公司。
有記者從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發稿時,深圳核子基因對外投資的66家公司中,有21家已經注銷。已注銷公司中,8家是在2022年以后注冊成立,其中西安華先達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成立,2024年3月便進行了注銷。
如果不是因為“限高”,人們幾乎都忘了張核子了,當年趁機打劫式的方式,幾乎壟斷核酸檢測的半壁江山,不知賺了多少錢?后來要上市時被曝光造假,徹底讓人們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如今以“限高”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正所謂,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