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理論產生的社會現實根源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毛主席講:“在一般情況下,人民內部的矛盾不是對抗性的。但是如果處理得不適當,或者失去警覺,麻痹大意,也可能發(fā)生對抗”(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這篇光輝著作,毛主席特別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勝利之后階級斗爭還存在的問題。后來,毛主席提出了兩個原創(chuàng)論斷——第一,正式建成社會主義也就是全面建成全民所有制之前,兩條道路的斗爭是社會主要矛盾;第二,建成社會主義之后,社會內部依然存在對抗性階級斗爭的根源。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如此重視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的反復辟的問題?毛主席開辟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預防社會主義注意社會變質道路的現實原因是什么?歷史唯物主義堅持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存在的前提,我們要從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社會經濟結構開始講起。
社會主義社會基礎結構,如毛主席所說:“我同丹麥首相談過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點馬列主義的書。”(毛澤東:《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在沒有實現按需分配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之中,還存在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的矛盾,還存在資本主義社會就存在的商品交換、貨幣關系、價值規(guī)律,存在社會管理者和勞動者、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簡單勞動者和復雜勞動者、工人階級和農民小生產者等等社會分工關系。個人利益和社會需求兩大因素的斗爭——這就是向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產生對抗性階級斗爭的根源。
?、偕鐣髁x內部干部和群眾之間的矛盾。
如果干部們受社會主義仍然存在的、和商品交換本質上相同作用的價值規(guī)律的腐蝕,從而成為了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資產階級法權思想俘虜,或者受其他舊上層建筑影響,走了腐化變質的道路,就不再是人民的干部,而是新的資產階級。
如果領導權被資產階級分子掌握,社會主義社會就有變質的危險。這就是毛主席認為“防修反修的重點是斗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原因。
主席精準指出:“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這也是官僚和封建東西。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系??h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忽‘左’忽右、形左實右,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干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么辦?有沒有制度管住他們?當然,像‘二十三條’講的,這里絕大多數干部包括黨的高級干部還是個認識問題、教育提高的問題。怎樣教育提高?”(馬社香:《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今天,我們重讀毛主席的名言,依然可以感受到毛主席認識的深遠。
?、诤唵蝿趧诱吆蛷碗s勞動者、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之間的矛盾。
中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并在一個多世紀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腐朽上層建筑殘余也比較多。而腦力勞動者在中國近代以來大多數使資產階級出身。如果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實踐中,腦力勞動者、復雜勞動者脫離群眾、蔑視簡單體力勞動者,就會成為社會上的資產階級分子。
在舊的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的上層建筑影響下,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勞動實踐中,鼓吹臭不可聞的“物質刺激”,忽視階級立場、忽視為無產階級利益而服務的根本方向,就會刺激出一大批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的資產階級分子。所以,毛主席極其重視處理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問題,極其重視關于“資產階級法權”的問題。一方面,毛主席堅持“抓革命,促生產”,以發(fā)展社會生產力解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問題;另一方面,毛主席堅決反對抽象的“唯生產力論”,堅持積極的改造資產階級腦力勞動者階層的世界觀,鼓勵、組織資產階級腦力勞動者轉變?yōu)橥まr群眾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所以,毛主席精準指出:“廣大的知識分子雖然已經有了進步,但是不應當因此自滿。為了充分適應新社會的需要,為了同工人農民團結一致,知識分子必須繼續(xù)改造自己,逐步地拋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而樹立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現在多數知識分子還不能說已經完成了這個轉變。我們希望我國的知識分子繼續(xù)前進,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逐步地學好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地同工人農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頓,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廴袼兄坪图w所有制,城市和鄉(xiāng)村,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的過程中,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還存在商品交換。農業(yè)產品和工業(yè)產品本身就存在價值差,如果長期農民只搞農業(yè)生產,就會擴大城鄉(xiāng)差距、激化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不利于鞏固工農聯盟。農民無法實現工人階級化,也是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特別是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時候,毛主席多次提到處理城鄉(xiāng)不同所有制之間矛盾、處理工人和農民之間矛盾的相關問題。所以,主席精準指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長期并存下去,總有一天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生活對農業(yè)生產越來越增長的需要,不能充分滿足工業(yè)對農業(yè)原料不斷增長的需要。而要滿足這種需要,就不能不解決兩種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體所有制轉變?yōu)槿袼兄?,不能不在全國單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來統一計劃全國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生產和分配。”(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批注和談話》)
?、苌鐣髁x制度建立之后,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腐朽上層建筑殘余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反作用
早在七屆二中全會,毛主席就敏銳指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武裝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及和平改造的方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后,舊社會的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上層建筑的殘余仍然存在,例如封建社會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特權思想,以及資本主義性質的“人性自私論”、私有制優(yōu)越性論、“物質刺激”論……都說可以腐蝕社會主義社會的腐朽意識形態(tài)上層建筑。
建國以后,毛主席極其重視預防腐朽的封建上層建筑、資本主義上層建筑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腐蝕,多次強調把握根本方向、注意階級斗爭、堅持經濟建設的“政治掛帥”。毛主席精準指出:“官氣多,政治少,所以出官僚主義。整風以來,就是整官氣,政治掛帥。爭等級、爭待遇就不多了。我看要打掉這個東西”,“沒有政治掛帥。沒有群眾運動,沒有全黨全民辦工、農、文,沒有幾個并舉,沒有整風和逐步破除資產階級法權的斗爭,斯大林的這三個條件(增加社會產品、全面建立全民所有制、提高德智體教育——引者注。),是不容易達到”(毛澤東:《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談話》)。
所以,毛主席用建國以來二十多年的時間探索著思想上靈魂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全社會思想上靈魂上的社會主義革命,是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在世界首次進行的。毛主席親自領導的中國大革命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完整貫徹了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⑤國際原因——帝國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威脅。
1956年,約翰·杜勒斯宣稱——美國的政策是推動社會主義國家和平蛻變?yōu)橘Y產階級自由化的國家。毛主席高度警惕美帝國主義的這一陰謀。
1959年11月12日,毛主席明確提出防止“和平演變”的問題。毛主席指出:“和平轉變誰呢?就是轉變我們這些國家,搞顛覆活動,內部轉到合乎他的那個思想”,“就是說,他那個秩序要維持,不要動,要動我們,用和平轉變,腐蝕我們。”(《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9年,六十六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此后,毛主席多次講要警惕和防止“和平演變”,他反復強調,杜勒斯搞“和平演變”,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是有其一定社會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被“和平演變”的危險。
可見毛主席能提出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思想,是有國內外社會現實依據的。
二、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理論提出之前毛主席防修反修的實踐基礎
毛主席在提出防修反修思想之前,在社會主義社會還沒有建立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就有過相關領域的相當多、相當深刻的預防黨和政權腐化變質和打擊剝削階級思想的實踐。這些實踐,為毛主席提出防修反修的理論提供了雄厚的基礎。
?、倜飨_處理干部和群眾、干部內部上下級之間矛盾的理論和實踐。
三灣改編,毛主席就建立了士兵監(jiān)督指揮員的“士兵委員會“制度;古田會議,毛主席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發(fā)動地方黨對紅軍黨的批評和群眾政權機關對紅軍的批評,以影響紅軍的黨和紅軍的官兵”(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央蘇區(qū)時期,毛主席領導了群眾揭發(fā)干部的檢舉運動。
延安整風時,毛主席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深刻提出了調動下級檢查上級、調動群眾檢查干部的重要性;即將進京,毛主席高呼“我們不做李自成”,并在七屆二中全會深刻提出了預防干部驕傲和腐化的“兩個務必”;“三反”、“五反”斗爭,毛主席積極發(fā)動群眾,和黨一起同心協力打擊貪官、打擊奸商……毛主席預防領導集體變質、反對腐化的堅決態(tài)度,是他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就一以貫之的。
?、诿飨驌襞f的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腐朽上層建筑和極力解決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實踐。
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主席就極其重視處理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問題,以及打擊封建主義化資產階級腐朽上層建筑的斗爭,反對腦力勞動者的核自以為是、致力于打擊腐朽的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上層建筑。為了打擊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脫離群眾的思想,毛主席做了不懈努力。
打擊封建主義脫離群眾的思想方面,毛主席強調——“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的”(毛澤東:《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主席還講:“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毛澤東:《〈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后來,毛主席精準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打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腐朽思想方面,毛主席教育資產階級為主要出身的青年知識分子階層說:“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這體現了他的嚴厲反對資產階級錯誤價值觀;在以改造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思想為重要目標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談話中,毛主席提出:“我們應該尊重專門家,專門家對于我們的事業(yè)是很可寶貴的。但是我們應該告訴他們說,一切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只有聯系群眾,表現群眾,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他們的工作才有意義。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頭上的貴族,那末,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眾所不需要的,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前途的。”(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談話》)可見毛主席堅定不移的人民立場!
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以來,毛主席多次號召干部和知識分子、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參加生產勞動、密切聯系群眾。所以在后來,毛主席更是以最徹底的革命精神,開展思想靈魂上層建筑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空前徹底、全面貫徹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
?、勖飨幚砉と穗A級和農民階級、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之間矛盾的實踐。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建立之后,如何解決城鄉(xiāng)差距呢?毛主席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鄉(xiāng)村工業(yè)化的思想——集中鄉(xiāng)村的人力物力財力,擴大鄉(xiāng)村的工業(yè)化再生產,發(fā)展鄉(xiāng)村自主工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生產力,解決城鄉(xiāng)差距問題,逐漸解決城鄉(xiāng)差距。這是毛主席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創(chuàng)貢獻。
毛主席說:“在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過程中,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農業(yè)人口會減少。如果讓減少下來的農業(yè)人口,都擁到城市里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有了公社,這個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每個公社將來都要有經濟中心,要按照統一計劃,大辦工業(yè),使農民就地成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學校,培養(yǎng)自己所需要的高級知識分子。做到了這一些,農村的人口就不會再向城市盲目流動。”(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批注和談話》)在毛澤東時代,人民公社辦的農村工業(yè)大力發(fā)展,比較充分的縮小了城鄉(xiāng)差距。
小結:
綜上所述,毛主席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的理論,有充分的社會現實依據,完全符合歷史唯物主義思想。
毛主席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理論之前,已經有了極其豐富的預防黨和政權腐化變質、打擊剝削階級思想的大量正確實踐,為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理論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比較扎實的基礎。所以,說毛主席的防修反修理論不符合實際,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無惜身碎,不畏“王侯”;舜堯九億,斗私批修,主席忠貞為民酬!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