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本身是個技術問題,但其設計理念及其規劃確實是哲學和戰略問題。戰略就是哲學。
一
昨天寫了兩篇評論deepseek現象的思考,這兩篇文字側重于唯物論即人民性,今天寫這篇則側重于辯證法。看了跟帖,想到我在《戰略學札記》說過的話:
知古者新,知止者遠。
知靜者動,知亂者安。
搞科學要先懂哲學,懂哲學的科學家才叫戰略科學家。老子曰:“常有欲以觀其徼”,徼,就是欲望的邊界,過了邊界就走向反面。過錯,過了就錯。知道邊界的欲望才是可持續的。老子這句話可用于deepseek規劃未來的戰略哲學。
二
高提祖印當機用,
利物應知語帶悲。
此兩句出自禪宗典籍《人天眼目》(宋人智昭編撰)。“祖印”,“祖師心印”的簡稱,又稱“祖宗心印”,是禪宗祖師通過心心相印之方式傳承的禪法。尚之煜釋讀:“佛性法印如能當機照用,則應感知諸佛大悲心愿。” 機,指事物性質轉化的關鍵,如“相機行事”。筆者理解,第一句講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道理,即使佛說的話,也不能教條理解,要因時因地地領會和運用。是故王勃有言:“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第二句的意思也很深刻,即表達利好的事情當從困難處開始,描述喜事當從悲處開篇。“慈”是通過“悲”來認識和推動的,故曰“慈悲為懷”。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黑格爾說的歷史是“惡動力”,與“利物應知語帶悲”也是同一個意思。
上引佛語的第一句deepseek的發明者做到了,看到我們中國人的杰出成績,我們觀察者和研究者要有第二句告訴我們的智慧。
智慧都是辯證法。
三
以上我這里談的是有限性,許多人談的是意義,意義我們不僅不否定,而且還高度肯定。只是說不能夸大,說得沒邊沒沿。在戰略層面,任何技術它是有限的。不能夸到沒有邊界,甚至超過人的創造性思維。不能把馬、恩、列、斯、毛就等于DS了,再出現抗戰,就不要寫《論持久戰》了,只要deepseek 就可以了。這是不可能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