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2萬噸支撐不了一個6萬萬民族! ——記“兩彈一星”功勛張蘊鈺

馮友 · 2025-02-0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馮友

  2025.2.2

  張蘊鈺(1917-2008),河北省贊皇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軍參謀長、兵團副參謀長、兵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中,張蘊鈺所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

  上甘嶺戰役,炮兵火力密度遠超于二戰中任何一場戰役的水平。接到命令的第十五軍,依舊拿出“勢如破竹”的氣勢,完成了這場載入史冊的“以劣勝優”的戰斗。擔任軍長的 秦基偉毫不客氣地說 :“我有兩個好參謀長,一個是谷正偉,另一個就是張蘊鈺。”

  第38軍在第二次戰役時打成了“萬歲軍”,第15軍打勝了更加艱險的上甘嶺,15軍將士認為至少要“九千歲”嘛!于是,第15軍是“九千歲軍”的美名便流傳開來。

  1955年,張蘊鈺被授予大校軍銜,1958年,他被任命為核武器試驗靶場基地主任(司令),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一. 第一任核司令

  1.重任在肩:

  1958年5月22日,在周恩來的全面部署下,就研制核彈問題專門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成立研制機構、建立核試驗場等工作隨之緊鑼密鼓地展開。當時擔任駐防大連的第三兵團參謀長張蘊鈺,經老首長陳賡大將推薦,擔負起了建設共和國核試驗基地第一任核司令的重任。

  2. 2萬噸支撐不了一個6萬萬民族!!!

  1958年10月2日,勘察大隊隊長常勇陪同張蘊鈺乘火車去了敦煌。到達駐地后,他詳細地看了蘇聯顧問對核試驗場的設計:試驗場可試爆2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提出的編制有靶場主任、學術秘書等,還有力學測量室、光測量室。所有這些就是蘇聯專家提供的有關建設核試驗場的全部知識和材料。

  張蘊鈺看了這些材料之后感到十分地震驚,他怎么也不理解:美國在比基尼島已經試驗了15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了,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試驗場為什么只能試驗2萬噸級的原子彈?

  張蘊鈺是個不甘心吃別人嚼過的饅頭的人,他要親身了解一下這個已定的選址,要親自核實一下已有的資料。到任不久,他便親自駕著汽車沒日沒夜地奔馳在已選定的試驗場區。塞外古地,曠古長風,雄關大漠,滾滾沙土,使這片原始荒漠展現出一幅幅雄渾奇麗的圖畫;千佛洞,烽火臺,鳴沙山,漢長城,在這里聚起了歷史的凝重。這里離敦煌只有120公里,太近了,敦煌的歷史古跡太多了。工程一旦上馬,這一切必然遭受嚴重的破壞和影響。另外,搞建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可唯一的堰塘水已快枯竭,只剩下一片片荒草無奈地在寒風中瑟瑟顫泣。

  "專家講這里能搞2萬噸的試驗……"隨行人員還想解釋下去,卻被張蘊鈺的吼聲剎往了:"一個擁有上千萬噸氫彈核大國(蘇聯)的建場專家,怎么會把一個新型核試驗場的試驗當量目標定在2萬噸之內?2萬噸和1000萬噸在一架天平的兩端永遠不會平衡!2萬噸支撐不了一個6萬萬民族!"

  3.大膽瞄向——羅布泊!

  張蘊鈺對敦煌場區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考察,并召開會議,科學而又理智地對它的各種弊端進行了全方位的權衡和分析。會議最后決定:否定現定場址。

  張蘊鈺詳細周密地論證了我國今后核試驗的發展也會以地下為主,但根據勘察資料表明,場區地下水流向為西東方向,流經甘肅、陜西,對地下水資源會造成很大危害;由于受到氣象、地理等條件限制,試驗當量只能在2萬噸左右,最大當量不能突破5萬噸級,整個試驗場區沒有大的發展前景。

  張蘊鈺專程來到北京,在陳賡大將召開的辦公會上,匯報了敦煌場區的情況,提出了重新建場的建議。經會議反復研究,最后同意了張蘊鈺轉場的建議,并把新場址初定在羅布泊地區。

  4."死亡之海"乃"風水寶地"!

  1958年12月,張蘊鈺一行20余人經過3天的艱難跋涉,他們終于來到了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的黃羊大溝。在這一地區用了整整3天的時間,對地貌、水源、土質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這里北部有海拔5400多米的天山博格達峰和它的支脈海拔2000米的魯克山,南有海拔5000米的阿爾金山,南北兩山組成兩道高大的自然屏風;東部為丘陵,再南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并有羅布泊和孔雀河豐富的水源,正中部是一條南北寬60公里、東西長100多公里的原始戈壁,周圍300多公里內不僅沒有村落,也沒有可供開采價值的礦藏,有的只是海浪般連綿起伏的沙丘和寸草不生的礫石。古代的僧侶行至這里曾望漠悲嘆:"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唯以死人骷骨為標志耳。"西方的探險家稱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可眼前這塊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不正是張蘊鈺將軍刻意尋找的"風水寶地"嗎?

  1959年1月下旬,他陪同萬毅副部長、工程兵設計院院長唐凱對羅布泊選場區進行了空中考察,孔雀河到北山之間有60余公里,東西長100余公里,地勢平坦,海拔1000米,地質為沖積土,有些地面是戈壁,施工筑路可以就便取材,常年風向為西,下風方面至敦煌420多公里,其間無居民,無耕地,無牧場,未發現有價值的礦藏。"萬毅、唐凱聽后連連點頭稱好。

  1959年3月13日,國防部、總參謀部正式批準羅布泊為核試驗基地。作為核基地的司令員張蘊鈺也正式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二.艱苦卓絕:

  1.五萬建設大軍:

  1959年5月下旬,張蘊鈺率領剛剛組建的5萬建設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羅布泊。這是繼王震部隊之后,新中國史上軍隊又一次大規模開赴西北邊陲。不聞連天號角,沒有金戈鐵馬,從硝煙戰火中走來的軍人將在千百年前經歷過血與火澆鑄的古戰場上,靜靜地拉開鑄造核盾牌的序幕。

  首先面臨的便是生存問題。他們因地制宜地搭帳篷、挖地窯、蓋簡易營房,并在營房周圍壘起了一排排的麻黃草,扎成了一棵棵人造樹。這種因陋就簡的建筑方式,不僅節約了大量經費,解決了人畜的防暑防寒和設備器材的儲放問題,而且還給荒涼的羅布泊帶來了一個人造春天。

  2.司令失蹤:

  9月的戈壁灘正是噴火的季節,太陽像個碩大的火盆懸在頭頂,呼呼地向他們噴射火焰,最熱時地表溫度高達攝氏50多度。膠鞋底被燙得變了形,人被曬成了絳紫色,臉上卷起層層紅皮。成群結隊的毒蚊,更是使得人們寢食不安。茫茫荒野,溝坎縱橫,沙丘遍布,自古就沒有路,所有地形幾乎一個模樣,野外作業完全要靠自己識別方向,時刻都有迷路失蹤的危險。

  一天,張蘊鈺帶著張志善、史國華6人分乘兩輛小汽車外出勘察歸來。快到營地時,張蘊鈺見天色尚早,就獨自開車繼續在營地周圍勘察。可預想不到的是,狂暴的風沙突然降臨,就像綿密的帳幔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車轍淹沒了,視距不足30米,使得剛離開不久的張司令竟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天越來越黑,大風裹著砂石把車身打得"叭叭"作響,車在戈壁灘上來回地奔跑。到了下半夜,油耗盡了,還是沒有找到原路,他只好以不變應萬變,干脆把車停在沙丘邊的一棵枯樹下,關緊車門,靠在車座上閉目養神,可連日的勞累使他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由于張司令的失蹤,整個指揮部里的人徹夜未眠、憂心忡忡,出動了大批人員、車輛四處尋找。直到黎明時分,當他們終于在離營地還不到2公里遠的一個小沙丘后面找到自己的司令員時,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同志們緊緊圍著疲憊的司令員,有的人竟流下了淚水。

  3.你走你的,我干我的!

  1960年,中國遇上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經濟十分困難,世界上一陣陣反華惡浪也接踵而至。赫魯曉夫單方面撕毀中蘇"10•15"協定,撤走援華的全部技術人員和專家,343項合同被中止,257個科學技術合作項目被取消,給核彈研制和羅布泊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制造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面對著極其嚴峻的挑戰和考驗,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走艱苦奮斗、自力更生之路。在這一精神的鼓舞下,張蘊鈺挺起腰桿,以一個革命軍人、一名共產黨員的膽略和氣魄,勇敢地迎接著無情的挑戰:你走你的,我干我的,"死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

  由于孔雀河瀕臨枯涸,為保證部隊用水,張蘊鈺作出"苛刻"的規定:"一、三、五洗臉,二、四、六刷牙,星期天干擦。"常常是一盆水,洗完臉后留著下班后洗手,晚上洗腳,澄清后再用來洗衣服。身為司令員的他,對自己要求更嚴,洗臉不用盆,一個小茶缸,先洗臉,再刷牙。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以至日后回到北京,他的這種"習慣"常使孩子們啼笑皆非。

  蘇聯專家撤走之后,張蘊鈺最大限度地挖掘國內專家、技術人員,鼓勵他們敢于探索、艱苦創業。他還經常深入科技人員中間,與他們嘮嗑、拉家常、交朋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親自批準兩位教授享受司令員的待遇。

  基地的生活很苦。主食是當地的面粉和小米。因用水困難,米很難淘凈,飯里含沙,人們硬是含沙而咽;新鮮蔬菜經過長途運輸,都變成了干菜和爛菜,主要蔬菜只能靠榨菜和蔥頭。很多人因營養不良生病,爛嘴爛舌流鼻血,夜盲癥像瘟疫一樣流行。張蘊鈺為此傷透了腦筋。后來,他托許多人說情,從蘭州買來一些魚肝油丸,發給科技人員和部隊,聊作補養。至于雞鴨魚肉,更是人們連想都不敢想的"禁區"。

  4.奮戰不息:

  由于經濟愈發困難和其它原因,基地又遇上了整頓"下馬風"。一些單位被撤銷,干部被調走,人們議論紛紛,擔心核試驗還能否搞下去。張蘊鈺一次次講中央領導對核武器試驗的重視,講周恩來總理在百忙之中10多次親自過問基地進展的情況。有一次周總理出訪亞非國家,途中在烏魯木齊作短暫停留,在和新疆自治區領導共進晚餐時,總理突然站起來說:"我們中央在新疆有個原子武器靶場,那里的條件艱苦,任務很艱巨,希望自治區領導能給予幫助和大力支持,我代表他們向大家干杯。"張蘊鈺說:"就憑這些,我哪也不去。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非要在這里搞成自己的原子彈試驗場!"

  在經濟困難、物資極端匱乏的情況下,民族的自尊心、歷史的使命感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張蘊鈺率領著他的部隊,繼續在羅布泊奮戰不息。

  就這樣,5萬大軍在張蘊鈺的帶領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于1963年12月底完成了核試驗場的所有建設。公路、機場、地下工事修筑齊全;指揮、通信、監控、檢測、觀察等設施均建成并測試完畢;102.438米高的鐵塔也莊嚴地矗立于戈壁之中,只等著與"神彈"擁抱。

  三. 大國重器:

  1. 重器先行:

  毛主席高瞻遠矚未雨綢繆,1949年春,經毛主席拍板決定,中央拿出5萬美元(總量的六分之一)的外匯,讓準備去巴黎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的一介書生錢三強,設法購買一批用于原子能研究的先進器材、書籍和實驗藥品。

  1950年5月19日,在朝鮮戰爭前夜經毛主席批準,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來稱為中國原子能研究院,所長為居里(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女婿)高徒錢三強博士,王淦昌和彭恒武為副所長。一批自歐美歸國的愛國學者朱光亞、陳能寬、程開甲、鄧稼先等人在錢三強的主持下,正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并由程開甲執筆完成了《國家第一種試驗性產品初步技術方案》,預定兩年內完成各項研制工作,最遲在1964年夏秋之際進行我國第一次核爆炸試驗。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不可一世的美國一直咄咄逼人地對中國進行核威脅,甚至囂張地將原子彈運到了停泊在朝鮮半島附近的航空母艦上,對中國進行核模擬襲擊,還將裝有原子彈的導彈運到日本沖繩島,叫囂著要用包括原子彈在內的所有武器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擊。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說“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廈門將是第二個廣島”。白骨精宋美齡積極煽動美國動用核武器打擊中朝聯軍。

  2.重器驚世:

  1964年10月14日,碩大的原子彈被穩穩當當地吊升到爆心鐵塔的頂端,靜靜地等待著施展雄風的時刻。當天下午,國家首屆核試驗委員會在試驗場指揮所召開全體會議,總指揮張愛萍代表中央軍委、國防部莊重地宣布:10月15日15時核爆炸試驗準時進行,因飛機彈射裝置故障未能如期發射成功。

  10月16日清晨,高擎著原子彈的鐵塔周圍數公里范圍內萬籟俱寂,各部隊、各參試單位均已撤至安全地帶。孤獨的風嗚嗚地纏繞于飛機、坦克、火炮等效應物陣地,茫茫戈壁似乎又一次在感受著戰前的寧靜。當天上午,張蘊鈺帶領原子彈研究所所長李覺、核試驗委員會副主任朱卿云和安裝技術人員一起,完成了原子彈引爆裝置的最后安裝,并最后一個撤離爆心危險區。

  12時前,各種指揮、控制、監測等設施完成了最后一次嚴格、周密的調試。各個崗位均進入了一級待命狀態。

  15時整,一道強烈的閃電劃破天空,緊接著滾來一陣雷鳴般的巨響。當騰空而起的巨大火球映入張蘊鈺的眼簾時,防護墨鏡后的雙眼涌出了兩行積蓄已久的熱淚。

  張蘊鈺默默地看著狂歡的人群,望著一堆堆由高大鐵塔和效應坦克等裝備熔成的赤色毛鐵,他似乎看到了共和國的未來,看到了祖國已崛起在世界強國之林。是的,雖然建場工作多多少少帶有一種突擊性,但試驗場區的整體布局、工程設施、工程質量等方面都是從長遠宏觀的角度來建構的。從中國核試驗發展的前景來看,一個永久性大氣層核試驗場已是初具規模了。羅布泊不再是"死亡之海",而是共和國的新生土地,中國人民在這里樹起了一座嶄新的國防尖端技術的里程碑。

  興奮之余,張蘊鈺將軍文思泉涌,脫口而出兩句詩:

  光巨明,聲巨隆,無垠戈壁騰巨龍,飛笑融山崩。

  呼成功,歡成功,一劑量知數年功,敲響五更鐘!

  3.重器雙雄:

  國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核武器,都是指威力更大的氫彈,氫彈成為新中國核彈家族

  亟待補充的重要一員。在研究氫彈時中國科學家一開始就提出要用空投方式將氫彈投擲到新疆的羅布泊上空。

  美國人于1954年在比基尼島試驗場爆炸了地面上的實驗性氫彈裝置。直到1956年才首次由轟炸機運載在比基尼島上空空投下一顆氫彈。

  中國科學家提出一次到位試驗氫彈的勇氣和信心至今仍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為實現這一目標,科技工作者們為此付出的艱辛是后人難以想象的。在探索的道路上克服種種困難,當時大部分計算工作還要依靠我國唯一一臺最大容量的上海J50計算機,有關研究人員編完計算程序就往上海跑,計算完了回北京再編下一個計算程序。來來往往直到把氫彈的計算數據

  準確地算出為止,此臺計算機在我國研制核武器方面立下了不小功勞,當時中國擁有的轟炸機的最大載重量小于10噸,所以氫彈的設計總重量也必須小于10噸,執行空投氫彈這個任務,轟炸機需要改裝,必須保證人員和飛機在投擲氫彈以后,絕對不受到放射性污染在核試驗現場。

  1967年6月17日早晨7時左右,聶榮臻元帥等各部門領導人,在核試驗基地司令員張蘊鈺的陪同下提前來到了核試驗場戰壕。

  1967年6月17日,一架戰機在新疆羅布泊上空,投下了一個降落傘,大漠上空同時升起兩個太陽,蘑菇云隨之升騰而起一時間,舉國沸騰那天我們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今天,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在中國的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

  中國有了氫彈的消息震驚世界!

  因為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零三個月,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而中國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速度之快讓許多國家認為這是個奇跡。(54年前的今天,中國震動世界!第一顆氫彈爆炸成 中國青年網  2021-06-17 )

  四.再立新功:

  1978年,已經升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兼司令部參謀長的他,仍然堅持在核試驗第一線坐鎮指揮,主抓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及通信衛星等試驗任務。

  1964—1996年,羅布泊共進行過45次核試驗,其中23次是大氣核試驗。

  張蘊鈺直接參與指揮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次“兩彈結合”、第一顆氫彈和多次空爆、地下平洞核試驗等試驗任務,推動了我國第一顆洲際導彈、第一顆潛地導彈、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的試驗任務。

  隨著一個又一個試驗的成功,我國在國際上的軍事地位也不斷提高,軍隊也因此更加系統地步入到了現代化、革命化和正規化的進程之中。

  五.暫停核爆:

  1996年7月29日,將成為后世史學家研究世界和平史時不可或缺的一頁,這一天,中國政府向世界鄭重宣布:從1996年7月30日起,中國暫停核試驗。

  從毛澤東時代起,中國制造原子武器就是打破核壟斷核威脅,維護中國和平、亞洲和平、世界和平。從毛主席主席到核司令張蘊鈺,企盼世界和平,中國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強有力的盾牌,和平不能祈求帝國主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作為中國核試驗基地的第一任司令員,張蘊鈺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激動不已,賦詞一首:

  光天化日,原子彈,電閃地震雷鳴。

  寰球世界,佇立聽,中國音響聲明。

  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日寇如狼虎。

  百年忍辱,天安門獅吼。

  備而不用持衡,防止核戰爭,保住和平。

  世人皆望。好環境,生產發展興隆。

  諸國共識,原子彈無用,消此災星。

  鞠躬盡瘁,凈化大地晴空。云淡風輕

  當1964年的10月16日張蘊鈺在羅布泊畔托舉原子彈的百米高塔上,手握那啟動核爆炸的金鑰匙的時候,心里想的就是:總有一天全世界能夠全面禁止核試驗并徹底銷毀核武器。

  回憶往昔的歲月,偉大的歷史事件,壯闊的人生旅程,在張蘊鈺簡潔的話語中都變得像一縷煙,像一片云,那樣輕淡,那樣自然。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披著社會主義外衣,走向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2. 李克勤|常跟毛主席江青李訥一起合影的小男生是誰?
  3. 李克勤|陳永貴算不算無產階級革命家?
  4. 趙磊:鈍評DeepSeek
  5. 劍云撥霧|年味越來越淡,憑什么唯物價飛漲理直氣壯呢?
  6. 國民黨軍的南京軍事檢討會議,算是白開了
  7. 偉人去世后,從人民利益到逐利之路
  8. 徹底粉碎小粉紅們對《魔童鬧海》的神像化、庸俗化、無害化
  9. 去美國的潤人們,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10. 《唐探1900》:我們誰都靠不住
  1. 沉痛悼念蘇炳彥同志
  2. 披著社會主義外衣,走向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3. 李克勤|常跟毛主席江青李訥一起合影的小男生是誰?
  4. 李克勤|陳永貴算不算無產階級革命家?
  5. 趙磊:鈍評DeepSeek
  6. 劍云撥霧|年味越來越淡,憑什么唯物價飛漲理直氣壯呢?
  7. 國民黨軍的南京軍事檢討會議,算是白開了
  8. 偉人去世后,從人民利益到逐利之路
  9. 徹底粉碎小粉紅們對《魔童鬧海》的神像化、庸俗化、無害化
  10. 去美國的潤人們,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1. 既然不如他,憑什么三七開?
  2. 毛主席的晚年更加偉大!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5. 毛主席的晚年絕不是錯誤,而是新的飛躍!
  6. 是誰讓那幫坑蒙拐騙男盜女娼的公知站上高位的?!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9.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10. 此時爆出陳永貴的“漢奸”黑料,某些人意欲何為?
  1. 秦明|那個蛇年他在蛇山喊出“人民萬歲”
  2. 劍云撥霧|年味越來越淡,憑什么唯物價飛漲理直氣壯呢?
  3. 披著社會主義外衣,走向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4. 徹底粉碎小粉紅們對《魔童鬧海》的神像化、庸俗化、無害化
  5. 沉痛悼念蘇炳彥同志
  6. 劍云撥霧|年味越來越淡,憑什么唯物價飛漲理直氣壯呢?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日韩少妇AV在线不卡中文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