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又聽到了很多人在抱怨沒有年味的話題,這個話題,在這幾十年可謂是老生常談了,尤其是在接受西方所謂市場經濟的理論越來越深之后,肉眼可見的是抱怨沒有年味的人越來越多。
很多抱怨的話題,也都是淺嘗輒止,僅僅從表面去浮皮潦草的說幾句,“現在過年沒有意思,一點年味都沒有了”,也就是只說現象,不思考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源,這也不奇怪,這幾十年來人們的思維都是逐漸的在只注重表面,而不在意內在。在我小時候父親給我說過一個笑話,說村子里有一個婦女好面子,在家門口的房梁上掛塊豬皮,每次出門前用豬皮先擦擦嘴,搞得滿嘴油汪汪的,出門后鄉親們看到她滿嘴油汪汪的,就以為他家日子過得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這個女的就覺得很得意很高興,后來有人看到了這女的只是在出門時用豬皮擦嘴后,大家都瞧不起她了,然而這個女子還不知道,還以為大家都在羨慕她呢,卻不知大家背地里都在把她當作一個笑話,因為她用豬皮擦嘴,到后來這女的說什么話都沒有人聽,都認為她是在撒謊,信譽也喪失了。
父親給我講這個故事,目的是教育我要實事求是,不實事求是最后欺騙的一定是自己。可是,這幾十年來,在中國社會中,實事求是是一個稀缺的品質,毋庸諱言,導致我們社會中實事求是變成一個稀缺品質的罪魁禍首,就是凡事都講市場經濟邏輯,以至于說假話妝假容成為了一些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假了一輩子!這樣的人,最終想上天堂,也一定是假的,老天爺都會嘲笑他。
有人說,是不是說跑題了,我沒有說跑題,今天很多人意識到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是因為我們身上的人味越來越淡了,人是什么?從社會學來說,人只能是社會的人,不圍繞這個思路去思考有關人的文化與制度,那就是反人類的!從生物學上來說,人是感情動物,人需要感情的滋潤,那樣才有可能是一個完整的人!可是今天我們的社會呢,只是在強調人的個體屬性,完全不去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另一方面又以西方的所謂市場經濟的邏輯來不斷侵蝕中國人的頭腦,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只注重利益的交換而非感情的交換,這種情況下,當然人味就越來越少了。而年味的構筑,是以人情味去構筑的,絕不是其他!
今天很多人感慨的所謂年味淡了,根本原因是基于感情的而非利益的交流談了,一個人越是崇尚所謂的個人自由,也就必然約會走向孤獨,這個無法拯救!
我們以往懷念的那種年味是什么?是家人相聚一堂,是親戚的來來往往,是比誰包的餃子更好看,是聽一聽老人那張家長李家短的八卦,是和孩子的嬉笑游戲,是趕花燈劃龍船的熙熙攘攘,是與鄰居們暗自較勁誰家鞭炮更響煙花更亮......這些表面上看是一種形式,實際上是在這個過程中與人的充分的感情交流,當你內心排斥這種交流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禁閉自己的內心情感,人需要與社會的融合,需要人與人感情的溝通。
我頂煩一點是現在的年輕人跟著西方人學的什么“隱私”觀念,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下大力氣灌輸這種所謂隱私觀念,其實目的就是在封閉人們的交流而已,所以讓現在很多人都像神經質一般,就連小屁孩動不動也煞有其是的“那是隱私不能隨便問”,好吧,一交流就碰到你隱私,那就別交流唄,大家在一起大眼瞪小眼,瞪一瞪自然也就乏味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強烈吐槽說什么親戚喜歡問收入多少,有沒有婚戀,介紹對象啥的,有人因為討厭這個所以走親戚也不走了,甚至過年回家也總想逃避,這種人當然會認為過年沒有年味了,我不知道親戚問問收入多少,怎么收入就會少了嗎?問問是否婚戀,怎么就低人一等了嗎?老人們就是從這樣的日子過來的,這又說起現在所謂的職場關系的那種危機,人與人之間就像防賊一樣,老人們那時拿工資都是透明的,大家工資條在一起,隨便看,偶爾有沒看到的,也隨便問,沒有人多想,都是心里坦蕩蕩的,這還有一個今天年輕人沒有意識到的好處,那就是領導不敢隨意克扣員工的工資,發現不對勁了,敢理直氣壯的質問領導,而同事甚至會一起幫著問,什么叫公平,這叫公平。現在的職場,發個工資領導像做賊,員工像做賊,偷偷摸摸的,累不累啊,這種現象,也就是起于西方要分裂員工的目的,打破員工的階級意識,而只有個體意識。
實際上,過年的年味,就是人多在一起交流的熱鬧味道,現在人們都逐漸習慣于用一個冰冷的外殼把自己的封閉起來,對于很多老人下意識的關心視為多管閑事,而從不會想到這是一種關心,年味是什么,就是你能感受到這種關心,當你討厭這種關心的時候,那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年味了。
還有的人,是因為在小時候喜歡過年,把那種歡喜的心情視作年味,到了過年,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有那么多大人給壓歲錢,還有開玩笑,大人哈哈樂,小孩嘎嘎笑,而現在長大了,那種感覺沒有了,其實,小時候的年味是你的父母給你帶來的,你有了年味的感覺高興了,父母也會因為你的高興而感受到了年味,而現在呢,很多年輕人不想挨著父母,也不想給自己孩子創造出一些年味出來,(或許很多人壓根也沒有孩子),所以在看到別人家合家歡樂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孤獨,轉而為自己沒有感受到年味而郁郁,還是那句話,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想去擁抱過年味,又怎么能感受到他呢?你買點肉餡搟點餃子皮,再找幾個鋼镚,領著孩子去父母家包上一頓錢餃子,吃完飯帶著父母孩子看春晚放鞭炮,第二天走走舅舅姑姑家問一聲過年好,當你感受到了那種老輩的驚喜的時候,年味就來了!
年味,其實就是敞開心門接受他人美好祝愿的感動,是看到別人高興自己也高興的共鳴,有了這個,也就有了年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