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9日,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美國已恢復了服務。
在被禁用的這段時間,大量美國用戶改用我國的小紅書作為短視頻app的替代品。相信很多人也和筆者一樣在小紅書主頁刷到了這些國際友人。
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一件喜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此刻用著對方分享著彼此家鄉的真實狀況,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壘。畢竟,國家是由具體的人組成的,要了解一個國家真實的情況,要看在那里生活的人民群眾如何評價,而不能只看媒體的宣傳。
更令筆者感動的是,上一次中美兩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人民團結一致地拿起小紅書,還是在五六十年前了。
上世紀60年代,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為冷戰陰霾下資本主義陣營以及“第三世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帶來了一種新的關于社會發展的可能性。而在與之相伴的,當時中國的一部“小紅書”——《毛主席語錄》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提起美國的黑人運動,可能會有很多人想到馬丁·路德·金和他那篇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與馬丁·路德·金同時期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爾科姆·X。他生前曾激烈批評馬丁·路德·金的路線,強調美國的黑人不應該尋求融入白人主導的美國社會,而應當改造、變革美國社會——而為此,槍支比選票對黑人民眾來說更加重要。后來他甚至表現出了親近共產主義的傾向,認為共產主義有可能解放黑人。最終他本人于1965年在演講前遭遇刺殺——事后曝光的種種證據表明背后有FBI的參與。
馬爾科姆·X(1925~1965)
如果說馬爾科姆·X還具有民族主義與宗教色彩(他本人是穆斯林),那么在他的影響下于1966年成立的非裔美國人自衛組織黑豹黨則更加徹底地走向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性質的斗爭路線。其創始人之一修伊·牛頓曾說:
“當我為了更多地了解中國革命而閱讀了四卷本的毛澤東著作后,我的轉變就完成了……切·格瓦拉和毛澤東是人民戰爭的 “老手”,他們找到了解放人民的成功策略。我們讀他們的著作,是因為我們把他們看作同胞兄弟。那些控制他們的壓迫者,也直接和間接地控制著我們。我們相信,要想獲得我們的自由,有必要知道他們是如何獲得他們的自由的。不過,我們并不想只是 '進口'觀念和戰略,我們必須把我們學到的轉化成處在困境中的兄弟們能夠接受的原則和方法。”
小紅書上推薦黑豹黨相關書籍的美國博主
在黑豹黨的組織下,黑人社區有了自己的武裝,用于對抗美國警察;在黑人社區內部,醫療、教育等各項社會福利也都逐步建立了起來。
那時的黑人住宅區里幾乎人手一部《毛主席語錄》。
美國黑豹黨
其實不止美國,在那個年代,“小紅書”是全世界人民的頂流。
在法國,有反抗大學教育體制、階級分化以及越南戰爭的“五月風暴”運動。
在日本,“安保斗爭”中的學生們勇敢地走上街頭,反對美國在日本擴張軍事力量的野心。
而這些,都與那部“小紅書”密切相關。因為共產主義是不分國界的,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被壓迫者。而追求解放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就是我們最大的文化自信。
法國“五月風暴”運動(1968年)
日本安保斗爭,第一次發生于1959~1960,第二次發生于1970年
筆者寫這些也不是要大家多懷念過去——事實上,這些運動最終都失敗了。就比如美國黑豹黨,在FBI的滲透、警察的圍剿下,最終于1982年解散。
美蘇冷戰早已結束,革命的集體主義敘也因此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退潮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市場下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想再像當年一樣舉起《毛主席語錄》高呼著社會變革自然難以實現,事實上我們也沒必要把那部“小紅書”的語錄奉為教條、真理。
但是,當我們面對著經濟下行與社會壓力,或許我們可以從第一本“小紅書”背后的“世界人民大團結”的理念中找到另一種選擇,我們可以重新不論對方的種族、語言地站在一起。
總結經驗教訓,向前看,這才是共產主義者對歷史與未來的態度。
現在的小紅書app可以被稱為“第二個小紅書”。它本身其實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上面往往充斥著消費主義、極端女權等言論。但是,就像馬克思曾說過的那樣:工業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創造出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而這也為無產階級的聯合提供了便利。也就是說:資本主義本身就蘊含著消滅自身的因素。
那么,今天的這些社交平臺,是否可以帶來和當年資產階級建造的道路一樣的效果呢?
利用第二個小紅書的形式,回歸第一個“小紅書”的理念——這就是筆者想發出的倡議。
本文的主要參考資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