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23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說:“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1986年3月28日,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時,鄧小平又說“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后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
1986年8月19日至21日,在天津聽取匯報和視察過程中,鄧小平強調:“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
那么經過40多年的“做蛋糕”和“分蛋糕”,究竟哪部分人先富起來了?
一是國有企業中,自愿放棄體制內的“鐵飯碗”,果斷“下海”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二是依托專業優勢,憑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在相關領域弄潮并大顯身手的人。
三是頭腦靈活、思想激進、意識超前,利用沿海和內地商品和價格差異,從小本買賣開始,逐漸做大做強的人。
四是適應市場經濟多樣化需求,突破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創辦特色經濟,利用雙手勤勞致富的農民。
五是鉆“雙軌制”體制和機制不完善的空子,利用手中職權,通過審批、倒買倒賣計劃內指標牟利的“官倒”。
六是假借改革改制之名,閃展騰挪、做空國有企業,化公為私的“窮廟富方丈”們。
七是依托“保護傘”,家族壟斷、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為害一方、富得流油的黑惡勢力。
八是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或充當“保護傘”,或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或雁過拔毛,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或甘愿被“圍獵”,或貪污受賄的“老虎”和“蒼蠅”。
九是利用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瘋狂割老百姓“韭菜”的“許皮帶”們。
十是利用網絡、電訊、經濟邪教組織等形式坑蒙拐騙者。
那么,究竟應該先讓哪部分人富起來呢?開國上將楊得志將軍以實際行動給出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的正確答案。
20世紀80年代初,很多人開始下海經商,取得了第一桶金,成為那個時代的致富先鋒,也讓無數人羨慕不已。
當時,楊得志將軍的幾個孩子都在部隊里,拿的都是死工資,待遇也不是很好,于是就有人想要從部隊轉業,跟別人一起經商致富。
但是,楊得志將軍嚴厲制止了孩子們的這個想法,為此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他對孩子們說:“你們穿上了這身軍裝,就有責任保家衛國,不能看見別人發財了就眼紅,只要不是組織安排你們轉業,就誰也不能提出轉業!”
三女兒楊秋華說:“中央不是提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嗎?我們為什么不能響應政策先富起來?”
這話一出,楊得志將軍火了,大聲說:“那是讓人民群眾先富起來,不是你們這些干部子弟!”
這就是楊得志將軍的解釋,也是那一代革命家的共同心聲,因為共產黨人的目標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讓權力階層與民爭利。
然而,過了幾年后,楊得志將軍又主動要求孩子們轉業,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從1985年下半年開始,全軍開始百萬大裁軍,而且有消息說,裁軍后,部隊的待遇會有很大的提高,還要進行大授銜,因此很多人都不想轉業。
當時,楊秋華所在的單位就在轉業的范圍之內,不過,她以前的一位老領導找到她說,可以把她調回原來的單位,這樣就不用轉業了。
楊秋華很高興,回家后就告訴了父親,還說:“這不是我自己提出來的,是領導主動找的我,說要把我調回去。”
但是,楊得志將軍問了一句:“你們單位那么多人,為什么領導只把你調回去?”
楊秋華語塞,楊得志將軍接著說:“他們還不是看我楊得志的面子?如果你父親不是楊得志,領導還會找你嗎?”
楊秋華不服氣,說:“我在部隊里干得很出色,就是以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留在部隊,為什么你一定要我轉業呢?”
楊得志將軍說:“現在全軍都在大裁軍,我又是總參謀長,如果我的女兒都不轉業,別人會怎么看?部隊的工作還怎么做?”
楊秋華心里雖然還是不痛快,但是在父親的勸導下,也只好接受了這個安排,轉業到了地方工作。
直到多年后,楊秋華才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說:“我時常想起父親的話,共產黨員就應該對自己‘沒得什么好事’,有了好事也不能去爭,這是父親一生都在堅守的原則,也是我們子女秉承的理念,這是父親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應該是讓那些敢于創新、積極開拓、勇攀科學高峰的人先富起來,讓那些刻苦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引領民族企業殺出重圍、屹立世界潮頭的人先富起來,讓那些“科學之父”和“大國工匠”們先富起來,讓那些深耕基層、效益卓著的實干家先富起來,讓那些依靠誠實勞動、守法經營、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物質財富與合格精神產品創造者們先富起來。
南街村黨委書記王洪斌說:“群眾不富我不富,民窮我富是恥辱”。他強調黨員干部不能先富起來,而是要讓群眾先富起來,否則就是違背黨性,濫用職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