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席誕辰前,終于完成了“當代魯迅劉繼明”漢白文印的刻制,算做對老人家的紀念。
為什么是用這樣有些另類的方式?
摘抄一段自己記于12月15日“隨筆”(一種存在手機記事簿中,記錄自己所思所感類似日記的文字,不是按日記而是隨想隨記)略做說明:
“……于是有讀人境網劉繼明老師最新《隨想錄》(第二十一篇),于是有猛然覺得自己成天糾結于一些個人的芝麻綠豆,實是無聊(指因故與老婆起爭吵后躲去圖書館一事)。向劉老師學習投身于斗爭中,那些煩惱還值得縈懷嗎?于是有峰回路轉后豁然開朗洗新革面之暢。這真有拜劉于繼明老師人格思想文字具有的巨大感染力所賜。”
“讀劉繼明老師(小說,隨筆,政論),真的非常敬重、喜愛、佩服他和他的文字與思想。個人認為,冠以“當代魯迅”實不為過(想及此,自己小有習篆刻之好,難覓良文久矣,多時未有奏刀,遂技癢欲制“當代魯迅劉繼明”白文印一枚)……”。
“……今天周日,于是用去整半天時,將老師發在人境網上的《隨想錄》從第一篇到第二十一篇(2024年12月15日最新一篇)全部復制下來存在了手機的記事簿“政論”題下,以備日后便于反復學習,常學常新。整理完畢后頓覺與老師思想上更加貼近,也更加對自己原來常常糾結于區區的個人煩惱而深感無當與慚愧,于是對原來以為引得過多過熟而致“過俗”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似有了深一層的體悟,這還是多年來未曾有過的新一種的快慰經驗,比起那些教員“老三篇”里的崇高者,我們固然是渺小的,卻不能失了對崇高者和崇高本身的向往的心與奔赴。……”
主席與魯迅心之相通,是主席自己親口講,作為與劉繼明老師同樣熱愛主席的自己,才最終刻完成“當代魯迅劉繼明”一印,來紀念主席誕辰,也略表對劉老師的敬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