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有一個比較少見的特征,就是顛覆掉舊世界之后的新中國,各方面遠遠超過革命前。無論是絕對意義上的,還是相對意義上的;無論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無論是經濟軍事指標,還是工程科學指標。
有人可能會說“革命后當然要比革命前強啊,這不是很正常的嗎,不然為什么要推翻舊世界?”
然而,從古今中外的例子看,“顛覆舊政權”之后,往往接下來的不是一飛沖天,而更多地是原地打轉,甚至是墜入地獄。那些“稍有起色”的,就已經算是值得稱道的了。
原因在于:相比于“消滅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要難得多。
建構比解構困難百倍。
解構相當于在氣球的任意一點找準了扎下去,都能讓氣球撒氣。而建構則是要建立起一個充氣氣球,每一個點上都不能有足夠大的洞,否則氣球就要撒氣。
這也是為什么毛主席在1949年全國革命即將勝利之前說的那兩句話如此有含金量:
“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一定要考個好成績,決不當李自成。”
“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建設一個新世界”呢?這需要行事以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
因為唯物主義能提供一個現實的“錨點”,用來為你的決策提供負反饋,從而不斷動態(tài)修正優(yōu)化,最后達到一個相對較高的平衡點。
比如說,唯物主義思維下,如果某個政策推得不好,黨就會分析看看:為什么推不動?是政策整體有問題,還是局部有問題?是設計有問題,還是實施有問題?能否改進?如果有問題,這個問題是否是在現有條件下難以解決的?如果確實暫時無法解決,應該推出什么樣的補丁來降低負面影響?如果能解決,那么應該怎么調整實施?如何舉一反三,盡量避免下次少出現這類問題?
如果是唯心主義思維呢?畫風就是這樣的了:你們居然不跟著我走,居然不認可我的經文?好啊,那你們就活該!垃圾!思想配得上苦難!思想配得上苦難!這個民族沒救了!劣等!都該殺!我要詛咒你們!你們很快就要吃不上飯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世界都毀滅吧!啊啊啊啊啊啊人間不值得!!豆鯊了豆鯊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唯物主義:程序沒通過編譯,肯定是我程序寫的不對,我要根據提示信息檢查下。
唯心主義:編譯器錯了,鏈接器錯了,IDE錯了,操作系統(tǒng)錯了,CPU被宇宙輻射影響了。總之我的經文是不可能錯的,那是從美國/日本/蘇聯(lián)/北歐……請過來的,是文明世界的象征,怎么可能錯?
即使是有了唯物主義的指導思想,建設新世界的過程也會非常困難。農業(yè)、工業(yè)、軍事,先發(fā)展哪個后發(fā)展哪個,如何平衡十大關系,就這么一點錢和資源,該怎么搞。這些都是需要非凡的戰(zhàn)略眼光的。
在我看來,一場“顛覆”之后,可以有如下幾個級別:
A+級:新世界大幅超過舊世界,甚至是跨越了技術時代。
A級:新世界明顯比舊世界要好。
B級:新世界和舊世界整體大致相當,局部互有進退。
C級:新世界明顯不如舊世界。
D級:舊世界崩潰之后,沒有能建立新世界。
古往今來的“革命”,能達到A級的,都是可以上史書大寫特寫了。
至于現代那堆“顏革”、“阿拉伯之春”之類的東西,能爭取個B級的就算燒高香了,更可能是C級或者D級。
因為很多所謂“革命”,初衷就不是改造和造福人類社會,而是統(tǒng)治集團的改朝換代,甚至是別有用心的顛覆,或者是被形勢所迫的順流而下。亂哄哄之后,留下一地雞毛。
而中國革命太過成功,反而給現代人一種簡化的印象。似乎最重要的是“抗爭”,“抗爭”成功了,接下來就好了。但這只適用于已經建立起一個高標準的有序社會的前提下,在一個好的社會里面,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你“抗爭”了,觸發(fā)了社會改變的機制,修復了bug,這是可能的,但這里的建構工作是由已經存在且運轉相對良好的社會機器去做的,前提是先有一個運轉良好治理能力強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現代政府(即使如此,它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而后者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非常奢侈和罕見的。正如同美國很少有人會奢望到政府大門口舉橫幅和上訪來真的實現訴求的解決。
1840年以來,很多人都在尋找解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方案,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中國社會不斷動蕩、翻燒餅,翻來翻去,越來越糟糕(從歷史層面看,客觀上也起到了試錯作用)。最終是具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且能把馬列哲學轉化為中國社會條件下的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案,具有超強動員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的團隊解決了問題。
這個結果對于現代人來說,是具有深遠啟示和指導意義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