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毛主席的誕辰,筆者決定談談20世紀法國毛主義運動。事先說明以下引用的文本皆出自,蔣洪升所著《法國的毛主義運動:五月風暴及其后》。
1.20世紀法國毛主義運動的起源
法國之所以會出現毛主義運動總的來說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當時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戰爭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而當時以法國共產黨為首的法國左翼卻支持法帝國主義的侵略,這使一部分左翼青年無法忍受。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蘇聯已經徹底成為了修正主義,受到此影響,法國出現了各種諸如“人道馬克思主義”等等的各種極端反動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阿爾都塞站出來同他們進行了論爭。他反對當時的蘇修,并且支持東大的群眾革命。這也影響了一批青年左翼,其中就有一位在法國毛主義運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被人們稱之為“巴黎高師的列寧”的羅貝爾·黎納。此人還在1967年應邀訪華。第三個原因是1964年中法建交,法國成為首個與東大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東大的思想文化產品得以較順利地進入法國(如《毛主席語錄》《毛澤東選集》《北京周報》等)。這也促進了毛主義在法國的傳播。從當時的新銳導演戈達爾1967年的電影《中國姑娘》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些舶來的東大元素,如紅寶書、《北京周報》、北京廣播電臺的廣播等。
2.法國毛主義組織的初創與五月風暴的試煉
法國毛主義組織的初創
“1960年代早期,法共黨內和由法共控制的青年學生組織——共產主義學生聯合會(UEC)中活躍著一批親中的所謂“毛主義分子”。在十年論爭和分裂的大環境下,親蘇的法共對黨內的這種“異端思想”毫不容忍。在這種態勢下,法共及其控制的群眾組織里的親中分子紛紛被開除。1966年12月10日,由共產主義學生聯合會中被清洗或即將被清洗的毛主義者建立了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
“黎納領導下的共青盟將自身定位為“同盟”,而不是合格的革命政黨,一個重要原因是共青盟的成員基本上都是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同盟”的成立,是為日后能取代修正主義化的法共,建立真正的革命黨。”
五月風暴的試煉
1968年5月,震驚中外的法國五月風暴社會運動爆發了。這是一場以大批抗爭學生為前導,以近千萬罷工工人為主力,以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相呼應為其鮮明特點,同時社會各階層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的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和反戴高樂主義的大規模社會運動。
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運動,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的人的態度是怎么樣的?
“共青盟一開始基本否定學生所掀起的五月風暴,其領導人黎納認為這是小資產階級性質的運動。黎納及其同志堅持認為只有工人階級才能領導一場真正的革命,沒有工人參與,對抗就是沒有意義的。同盟領導層甚至認為五月風暴是持改良主義理念的社會民主派人士的陰謀,起到了疏遠青年學生和工人階級的作用。”
事實確實如此,但是并不全面。這場運動確實是從學生開始的,可是到了中后期工人們已經成為了這個運動的主力。并且,他們也有把工人神圣化的問題。他們在運動初期沒有積極投入,而是冷眼旁觀,最后等到了工人們已經充分發動起來了之后,運動的領導權卻早已被那些反動派篡奪了。筆者認為這就是手工業融工路線導致的。他們在革命低潮時期開展的融工,沒有任何成效,工人們始終也沒有相信這些人,而到了革命可能會達到高潮的時期,他們卻退縮了。如果我們去看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歷史,就會發現列寧領導的先鋒隊不論是在革命低潮還是革命高潮時期,總是進退有度,并且最終贏得了勝利。這就完全暴露了一切泛左翼機會主義團體的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組織問題。這些團體的內部不實行工業化的分工,而是實行手工業的分工,而民主集中制在他們那里也成為了空泛的大民主,完全做不到統一集中。這就決定了他們無論在革命的低潮還是高潮都不能夠準確把握時機,不能夠把工人充分的組織起來,而只能是在那里像一群無頭蒼蠅一樣,亂沖亂撞。一個合格的職業革命家組織是什么樣的?毫無疑問,其內部必然是需要實行工業化的,并且是需要貫徹列寧所指出的民主集中制的,也就是討論自由,但行動必須是一致的。這樣才能在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實現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1968年6月12日,也就是在共青盟17歲的高中生盟員托坦被法國憲兵在弗蘭地區溺斃后兩天,索肖標致汽車工廠的工人皮埃爾·貝洛和亨利·布拉謝為法國防暴警察共和國保安隊殺害后一天,法國內政部長雷蒙·馬賽蘭發布禁令取締11個左派組織,其中就包括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
這就是合法斗爭的一個結局,另一個結局是什么呢?就是變成黃色工會,幫助資本家剝削和壓迫工人階級。在革命初期先鋒隊的實力肯定是不如掌握領導權并高度組織化的資產階級的,如果有人一開始就像通過合法斗爭來進行革命,那么他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革命,而是政治投機。所以,要想實現真正的革命,那么就必須要從一開始就是地下的,并且通過嚴格的組織紀律和民主集中制的建設,鍛煉出一個個久經考驗的革命家,這樣才能讓先鋒隊高度組織化,并為派出代辦員去組織工人做好準備。
“由從法共開除出去的士克洛德·博利厄于1965年成立、堅持議會路線的法國馬列主義中心,由于曾在選舉中支持過戴高樂政權,也由于在五月風暴中作壁上觀,成為沒有被戴高樂政府解散的一個法國毛主義組織。”
最后我們在插入一個“改良主義”運動。我們的修養先生的路線果然在資本主義社會開花結果了。
3.五月風暴后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的內部論爭
被法國政府取締后,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轉入了地下。之后他們內部就因為路線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最后他們分裂成了多數派和少數派。我們先來說一下少數派,他們被多數派視為列寧在《怎么辦?》中所批判過的、推崇純粹自發性運動的“自發主義者”也就是機會主義者。可以說他們是“堅定的”執行先前的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的路線的。現在再來說一下多數派,多數派已經認識到了這種路線的錯誤,所以他們開始主張成立一個先鋒隊。可是不幸的是,他們卻轉入了另一個泥潭,書齋學習。他們一開始就沒有從最重要的關鍵步驟著手,也就是沒從組織建設著手,而是去讀什么書,我們相信,無產階級的導師們寫出他們的著作的目的不是想讓我們像資產階級的學術專家一樣,搞什么繁瑣的研究,而是要讓他們變成武器,直擊資本主義社會!
“多數派和少數派的論爭從1968年6月一直持續到1969年2月。論爭的結果是轉入地下的共青盟的實質解體,多數派的一些人退出現實世界的斗爭,轉入理論研究,或加入更正統、更重視紀律的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黨,少數派在邦尼·萊維領導下,在1968年9月成立新的毛主義組織“無產階級左派”。”
這樣的結局毫不奇怪,機會主義者的歸宿只能是機會主義的泥潭,或者也可以說,他們從來就沒有出來過。
4.法國自發毛主義的興衰
無產階級左派可以說是法國毛主義運動這個困獸的最后一聲怒吼。可是這一聲怒吼確是沒有任何力量的,因為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它既然是法國馬列主義共產青年同盟中的少數派,即迷戀自發運動,繼續實行手工業融工的機會主義者,那么他們的結局早已注定,就是陷入機會主義的泥潭無法自拔。
“1972年2月的皮埃爾·奧維內事件是“無產階級左派”,乃至五月風暴后整個法國革命左派發展的一個轉捩點。時年23歲的奧維內是前雷諾汽車公司的毛主義工人、“無產階級左派”成員。他因參與政治活動而被雷諾公司開除。2月25日,奧維內返回到雷諾公司門口散發“無產階級左派”的政治宣傳品,被該公司的一個保安當場開槍打死,史稱“二月槍殺案”。3月4日,綿延長達7公里,由20萬人組成的隊伍舉著旗幟在沉默中為奧維內送葬,其中包括思想界領袖薩特、波伏瓦和福柯。然而法共和法國總工會的人卻沒有來;對于奧維內的被殺,法國工人也沒有起來罷工抗議。奧維內葬禮那天,阿爾都塞不停地對周圍的人說:“今天我們埋葬的不是奧維內,而是左派政治。”奧維內的死亡也象征了五月風暴所引發的工人、學生和知識分子團結的終結。面對毛主義同志被慘殺這一悲劇性事件,“無產階級左派”的準軍事部門“新人民抵抗”決定報復,于3月8日綁架了雷諾公司的一位人事干部。然而這一綁架行動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強烈反彈,總統蓬皮杜對此也加以譴責。“無產階級左派”希望有條件釋放被綁架者的企圖被政府斷然拒絕。“新人民抵抗”的行動也在“無產階級左派”內部引起了激烈爭議。如果為了報復而無限期扣押或傷害這位人事官員,“無產階級左派”必將招致政府更大力度的鎮壓;如果將其無條件釋放,對奧維內被殺事件不做任何報復,這對于很多毛主義革命者而言,無異于宣告向政權舉手投降,也等于宣告“無產階級左派”一直鼓吹“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號召以暴力反抗“新法西斯主義”政權之宣傳的徹底破產。兩天后,“無產階級左派”不得不無條件釋放了雷諾公司這位干部。可以說,奧維內事件是“無產階級左派”乃至因五月風暴而興起的整個法國革命左派運動的最后終結。”
“1973年發生的兩個事件使得“無產階級左派”的領導層找到了解散本組織的借口:1973年黎浦的貝尚松手表廠工人在奪取工廠后實現了工廠自治,這是法國工人階級斗爭的一次巨大勝利。然而令“無產階級左派”尷尬的是,這一勝利卻不是由當時執革命之牛耳的“無產階級左派”主導的。同時,在拉丁美洲的智利,社會主義者阿連德領導的民選政府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的右翼力量推翻,阿連德總統本人被殺。貝尚松手表廠工人的成功奪權使得“無產階級左派”的領導層相信,工人斗爭已經成熟,能夠實行自治的法國工人已不再需要“無產階級左派”去領導了。而智利政變使得他們相信,受到中產階級強力支持的反動力量過于強大,無產階級革命短時期內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這兩件事情從正反兩方面,使得“無產階級左派”的領袖們確信,他們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是該結束的時候了。于是邦尼·萊維等資深干部在1973年底宣布解散組織,同時停止出版《人民事業報》。”
到這里,法國毛主義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們的嘴臉就已經暴露無疑了。無論是誰都能看出他們的這個“解釋”的荒謬,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機會主義者就是如此不堪。或許我們時代的機會主義者們還會跟著罵兩句,可是先生們,這其實就是你們的結局。
5.結論
回顧法國的毛主義運動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場運動自始至終都在實行機會主義路線,而它能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它錯的足夠典型,足夠豐富。法國毛主義運動留給了我們,新時代的革命者非常珍貴的經驗。法國毛主義運動的失敗我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最后我們再說一下我們,現在的我們應該怎樣取得革命的勝利。可以說我們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可是我們現在能跟他們硬碰硬嗎?答案顯然是不能。因為資產階級有著紀律嚴明高度組織化的組織,我們現在在他們面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那么無產階級想要取得勝利,也就必須要組織起來,那么無產階級是怎么組織起來的呢?首先,我們需要預先建設一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有著鐵的紀律和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職業革命家組織,之后革命家組織派出代辦員進入工廠,代辦員在進入工廠之后按照秘密性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把工人組織起來(也就是要建立一個個地上暴力組織),然后等工人們被充分組織起來之后,我們就要進行奪場斗爭,建立一個個革命根據地,等到全世界的工人階級都被充分組織起來之后,我們就可以實現我們的最終的目標,即推翻資本主義在社會。
文章的最后筆者想緬懷一下毛主席。毛澤東,這位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在131年前來到了我們的深藍色的星球。他的偉大,我們就算用多少文字也說不清,他的影響,已經如鮮紅的太陽照亮了這個骯臟,丑惡的資本主義世界!雖然革命現在還處在低潮期,可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路線,共產主義的太陽必將再次升起!
有您來過,飄揚紅旗。
承您遺志,革命到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