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陽和平的一段視頻,甚是感慨。
陽和平是國際友人陽早、寒春的長子。
陽早畢業于康奈爾大學農牧系,1946年9月以聯合國難民救助總署奶牛專家身份輾轉到了延安。寒春畢業于威斯康星大學,曾參與研制原子彈,是美國當時為數不多的核物理科學家之一,廣島、長崎十幾萬人的死亡使她放棄了科學家的夢想,于1948年來到延安。他們兩人在中國相識相愛,牽手生活、工作60余年,一心鉆研農牧技術改良、農業機具革新等,為中國的農業機械改良和奶牛飼養機械化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多位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被稱為“白求恩式國際共產主義戰士"。
陽和平1952年出生于北京。出生40天后,和母親一起回到陜西西安草灘農場。1966年隨父母調至北京;1969年被分配至北京市光華木材廠工作;1974年去美國定居,通過半工半讀獲得羅格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在父親去世、母親身體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回到北京生活,任教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在視頻中,陽和平講了這樣一番話:
"我最懷念的是在毛主席時代當工人那個經歷。在中國當工人,從學徒工到一級工二級工,從一個月16塊錢、18塊錢、33塊錢到38塊6角1分錢,折合美元相當于我在美國當電工一小時的工資,所以按工資沒法比,咱們不能按絕對生活水平來比,按絕對生活來比,你想想白毛女要是嫁給黃世仁,是不是不愁吃不愁穿,但她要是嫁給黃世仁,她丟掉了什么東西啊?她丟掉了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
我在毛主席時代當工人,雖然那個時候工資不高,但是我有地位啊。我不需要看干部的臉色干活,不怕領導,那時候不管什么領導來廠里,都沒人說哎喲大人物來了,趕快作秀。為什么沒有啊?因為我們那時候端的那是鐵飯碗,吃的是大鍋飯,端鐵飯碗吃大鍋飯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必要條件。那時同志之間、工友之間的那種熱情那種平等的地位,平等的關系,我特別懷念。我到美國那么多年,我經常做夢回到毛主席時代的工廠,我也懷念美國的工人,但是我從來沒有懷念過美國工廠的環境,這是個地位問題。"
一個美國人,一個經濟學博士,一個大學教授,不懷念美國生活,不懷念大學生涯,卻特別懷念在毛主席時代當工人的經歷,還經常做夢回到毛主席時代的工廠,為什么呀?
因為,毛主席時代人民地位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